•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亞信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院舉行

    今年5月中旬,第四屆亞信會議領導人峰會將在上海舉行。為了配合上海亞信峰會舉行,47,在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處以及哈薩克斯坦駐上海總領事館協助和支持下,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協同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聯合舉辦了《亞信會議與區域合作:現狀與前景》國際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學術機構專家學者、亞信秘書處官員、駐滬領館外交官員以及媒體記者約30余人出席了會議。

    上海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潘世偉為研討會開幕致辭,他強調,在亞信峰會即將在上海舉行前夕,上海社會科學院舉辦這次研討會很有意義,將為亞信峰會提供良好的學術支持,發揮智庫積極作用。

    研討會圍繞亞洲安全與地區合作機制、亞信合作機制的作用及其轉型、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區域合作前景等議題展開了深入探討。與會學者一致認為,亞信機制在促進合作和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該機制是亞洲地區唯一的泛亞多邊安全機制,能夠把整個亞洲國家集合起來。另一方面,該機制不是由大國主導,是解決安全問題的重要出路。作為越來越發展和開放的大國,中國比以往更加需要通過國際組織和機制來發揮作用,而亞信機制給中國提供了非常好的平臺。中國應該充分利用擔任主席國的機會,推動亞信機制的進一步發展。

    會上,中外學者分別強調,亞信應該在區域經濟合作上發揮有效作用。中方學者指出,中方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設想主要立足于亞洲,其最大受益者是中亞國家。中方應就該構想盡快制定詳細的計劃,對其中的一些理念、內容、方式和影響進行明確闡釋,打消中亞國家關于該構想的一些憂慮。中亞學者認為,由于目前幾個主要大國都提出了中亞一體化進程的倡議,使得中亞國家不得不面臨各種地緣政治選擇,外部的壓力加大,內部局勢也更加復雜。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為中亞各國提供了一種有益的選擇方案。

    與會者一致認為,有必要加強亞信機制下的學術交流。為此,可以借鑒上海合作組織的做法,在秘書處的領導下建立專家委員會、學術研究中心和信息分析中心,促進學者交流機制化,為亞信進程提供智力支持。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