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舉辦“2013年終國際形勢分析與展望研討會”

    2013123,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在我院113會議室舉辦“2013年終國際形勢分析與展望研討會。中國前駐法大使、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理事會主席吳建民出席會議并講話,會議由上海社科院副院長、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主任黃仁偉研究員主持。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以及本院等高校、研究機構的十余位國際問題專家學者在會上就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及展望作了專題發言。

    吳建民大使在講話時將當前的國際形勢概括為一條主線、兩大潮流和三個中心,并就此對國際形勢的未來走向作了分析。黃仁偉副院長認為中國當前正處于戰略突破的醞釀階段,分析了地緣戰略突破、大國關系突破、治理機制突破和內外戰略結合突破等戰略突破的基本趨向與主要特征。

    與會專家認為,2013年,總的國際局勢進入盤整期:國際經濟尚未走出危機,復蘇乏力;國際政治力量對比關系、地區合作均處于磨合期;包括伊核問題在內的一些國際熱點問題出現重新調整。當前,總的形勢對中國有利,但中國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不少,中國下一步外交政策應有戰略思考。

    2013年,中美關系穩中有進,中美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矛盾。在亞太地區,中美日均在進行調整,美國希望掌握主動權,安倍政府政策咄咄逼人,以刺激民族主義為安全支撐,其基本目標是振興日本經濟,并借力美國,圖謀恢復正常國家地位。

    美國自身仍面臨全方位的挑戰:不但尚未完全走出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帶來的戰略困境;復蘇乏力也讓其面對經濟挑戰;同時,政府關門事件,再次凸顯了華盛頓的政治困局;而斯諾登事件的不斷發酵,則嚴重削弱了美國的全球軟實力。這些挑戰和困局,來自于美國經濟和政治制度上的結構性問題。有學者認為,2014年,美國可能進入又一個外交內向期,在國際事務上可能更多有選擇介入

    有關專家還對世界經濟形勢進行了分析,認為世界經濟復蘇比較緩慢。目前看來,危機的成因多元無解,且調節無效;多邊體系碎片化,美國欲圖主導新的國際規則制定;產業革命前景仍未明朗,新一輪增長趨勢不明顯。與此同時,投資超過貿易成為全球化最重要的特點,沖擊著各國的制度而非市場。有學者判斷,世界經濟發展將長期低迷,但新興經濟體正在與發達國家脫鉤,加強了相互間貿易增長,顯示出其自身的增長潛能。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