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觀新聞,2023年10月17日
作者:羅愛玲,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隨著哈以沖突持續,加沙地帶,成了全世界注目的焦點。
隨著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與以色列的沖突持續,為報復哈馬斯的突襲,據稱以色列正在醞釀對加沙地帶采取大規模地面進攻。一時間,加沙地帶,成了全世界注目的焦點。它,到底是個怎樣的地方?
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加沙地帶占地面積365平方公里,是位于巴勒斯坦西南部、毗鄰埃及西奈半島東北部、沿地中海的一片狹長區域,處于埃及和以色列之間。與埃及的邊界線為11公里,雙方通過陸路的拉法口岸相連。與以色列接壤的邊界約51公里,與地中海的海岸線約40公里。其主要包括加沙、北加沙、代爾拜萊赫、汗尤尼斯和拉法五個省級行政單位,加沙則為加沙省的首府。
雖然加沙地帶僅占整個巴勒斯坦控制地區面積的6%,但人口卻占到50%。截至2022年底,加沙地帶人口已達237萬,其中有一半為少年兒童,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為5900人/平方公里。據統計,2017年,加沙城內的常住人口就已近60萬,人口密度高達9982.69人/平方公里,已超新加坡。擁擠的人口、狹小的面積,使得加沙的街道都很狹窄,房屋間距極小。
匱乏的水資源
加沙地帶屬于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旱,雨水稀少,每年降雨量約390毫升,常年均氣溫在18-33度之間,1/3的土地為沙丘,土地肥沃適合農耕。雖約1/3的地區有灌溉水,但南部的瓦迪加扎河在夏天幾乎無水,僅冬天有少量的水。大部分水資源常常被上游的以色列用光,據統計,目前加沙和約旦河西岸80%以上的水資源被以色列占有,水資源相對豐富的約旦河西岸有三個天然的地下蓄水池,以色列占用了兩個,導致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和巴勒斯坦政府所在的約旦河西岸地區所擁有的水資源只相當于以色列的1/5。加沙地帶10%左右的水資源依賴以色列供應。
地表水資源的匱乏導致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只能依賴地下水。由于長期過度抽取地下水,加沙地帶的蓄水層常常發生海水倒灌、水質惡化等問題,超過97%的水已不適合飲用,導致加沙地帶的飲用水不得不依靠海水凈化和生活污水再循環利用。
瀕危的經濟
據聯合國統計,加沙地帶超過70%的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因農業無法滿足糧食的基本需要,需常年依靠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來維持生活。雖瀕臨地中海,但以色列規定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人只能在5公里范圍內的海岸線附近開展捕魚活動,使得加沙地帶的漁業經濟無法發展。工商業很蕭條,幾乎沒有重要的特色工業,主要是小型家庭企業,生產的多為紡織品、肥皂、橄欖樹木雕刻和旅游紀念品等手工業產品。農產品以橄欖、檸檬、蔬菜、牛肉和奶制品為主。
據巴勒斯坦中央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22年,巴勒斯坦的全部GDP為191.12億美元,其中約旦河西岸地區158.32億美元,加沙地帶僅為32.80億美元;人均GDP方面,約旦河西岸地區5477美元,加沙地帶只有1514美元,僅為約旦河西岸地區的28%左右。2020年加沙地帶的失業率接近43%,也遠高于約旦河西岸地區的15%。
人為的孤島
2005年8月以色列從加沙地帶全部撤軍后,為應對哈馬斯的襲擊,以色列在加沙所有的陸地邊境都修建了隔離墻,同時切斷加沙的陸上對外交通,封鎖臨近海域,加上2001年就已將加沙機場摧毀,使得加沙地區所有人員和貨物的進出都只能通過陸路,且必須經過以色列軍隊的安全檢查后方可通行。海陸空均被以色列封鎖的加沙成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島,醫療物資和救援人員無法正常進入。由于加沙地帶2/3的電力依賴以色列供應,為報復哈馬斯的突襲,以色列于10月11日起對加沙地帶斷水斷電后,加沙醫院無法正常運作,人道主義危機更為嚴重。
對于哈馬斯無差別綁架和殺害以色列平民的暴行,我們要堅決譴責,但也要認識到,雙方沖突的升級只會使民眾深陷本不該陷入的痛苦境地。
(作者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