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沖突如何收場,還需進一步觀察。
在中東迎來和解潮之際,巴以局勢卻出現了新變化。據新華社報道,巴勒斯坦加沙地帶衛生部門7日說,以色列軍隊當天襲擊加沙地帶,已造成232人死亡,另有1697人送醫治療。另據以色列醫療部門7日說,巴以新一輪沖突已造成200多名以色列人死亡、1400多人受傷。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7日宣布對以色列發動軍事行動,不僅發射數千枚火箭彈,其武裝人員還進入以色列境內與以軍發生沖突。以軍則對加沙地帶展開多輪空襲作為回應。巴以局勢為何陡然升級?巴以的未來又將往何處去?
哈馬斯發射數千枚火箭彈
7日清晨,火箭彈呼嘯而過的聲響打破了加沙地帶原本的寧靜。
當日,哈馬斯宣布,對以色列展開新一輪名為“阿克薩洪水”的軍事行動,并呼吁各地巴勒斯坦人加入戰斗。
哈馬斯軍事組織伊茲丁·卡桑旅稱,軍事行動開始頭20分鐘,共向以色列境內發射了5000多枚火箭彈。這是哈馬斯近年來從加沙地帶向以色列發起的最大規模火箭彈襲擊。
以色列境內被火箭彈襲擊。圖源:CNN
隨即,以色列南部和中部響起警報聲。有記者看到,以軍在耶路撒冷攔截多枚火箭彈,當地響起三年來最密集的警報聲。
在火箭彈“洶涌”襲來的同時,一些巴勒斯坦武裝人員也潛入以色列境內。社交媒體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巴方武裝人員乘坐數輛吉普車在以色列鄉間行駛,一些城鎮街頭發生交火。
哈馬斯下屬武裝派別卡桑旅也公布了巴方武裝人員在加沙地帶附近的以色列城鎮抓獲了一些以色列人的視頻。對此,以色列軍方發言人稍早前曾拒絕發表評論。
最新消息稱,哈馬斯在一次被認為是“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行動中俘獲了以色列少將尼姆羅德·阿洛尼及其他多名以色列軍人。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表示,巴勒斯坦人民有權捍衛自己,反對“定居者和占領軍的恐怖行為”。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上海猶太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震認為,盡管此次沖突的直接原因尚不清楚,但從哈馬斯發動軍事行動的特征來看,這是一次深思熟慮、精心準備的武裝襲擊。
首先,哈馬斯此次行動的時間經過了精心選擇,即選擇在以色列紀念1973年戰爭50周年的第二天。其次,此次行動的手段和能力也經過了精心準備,畢竟,在加沙地區長期面臨封鎖的情況下,囤積如此多箭彈需要時間。
王震表示,哈馬斯此次展開軍事行動基于兩大背景:一是以色列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之間的和解,讓巴勒斯坦問題進一步邊緣化,巴勒斯坦因此失去更多與以色列博弈的籌碼;二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運動(法塔赫)主張的與以色列合作的政策并未改善巴勒斯坦人的地位和處境,這一方面造成法塔赫的地位和影響力持續下降,另一方面也導致巴勒斯坦人的反抗一直不斷,在巴勒斯坦社會,對以色列的不滿和反抗有很大的社會基礎。
以色列宣布進入戰爭狀態
面對來自巴勒斯坦方面的攻勢,以色列迅速做出反應。
以色列國防軍7日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對加沙地帶哈馬斯目標發起代號“鐵劍”的行動,數十架以軍戰機正在轟炸加沙地帶的哈馬斯陣地,“哈馬斯將付出沉重代價”。
以色列對加沙城發動空襲后,一座住宅樓冒出滾滾濃煙。圖源:CNN
以軍證實“一些恐怖分子從加沙地帶進入以色列”,加沙邊境地帶的以色列居民已被通知待在家中。在加沙城,巴方民眾匆忙上街采購物資。在加沙地帶東北部,數百人帶著毯子和食物逃離家園。
另據以色列總理府消息,以色列國防部長約亞夫·加蘭特已下令征召數萬名預備役人員。據報道,7日,以色列前總理納夫塔利·貝內特已入伍成為預備役軍人,并穿上軍裝。
8日凌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稱,以軍將出動全部軍事力量摧毀哈馬斯。
截至目前,巴以新一輪沖突已造成雙方逾400人死亡。
在王震看來,這場沖突如何收場,還需進一步觀察。
“考慮到內塔尼亞胡最近的國內政治處境,他很大可能會利用這次機會,對哈馬斯進行猛烈報復,重新凝聚人心,恢復國內團結。”王震說,“但以色列在加沙問題上的選項是有限的,無論是進一步加強空中軍事打擊、強化地面封鎖,乃至重新占領加沙,都難以達到根除哈馬斯的目標。如果以色列的報復過于強烈,并因此造成巨大的連帶性傷亡和人道主義災難,這不但可能會引起國際社會的指責,更可能會讓擬議中的沙特和以色列和解告一段落。如果重新占領加沙,以色列或將面臨更大的長期難題,包括國際社會的指責、未來以色列境內的人口失衡等。這些都是內塔尼亞胡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王震指出,外部因素也可能影響巴以局勢的未來走向。目前,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都對哈馬斯表示了指責。但如果以色列的報復行動太出格,一些歐洲國家或許會修改立場。在伊斯蘭世界,伊朗和敘利亞對哈馬斯的行為表示了支持,但沙特等海灣國家目前還非常謹慎,這些國家的表態和立場也會對這場沖突產生一定的間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