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胡麗燕:《“一帶一路”國別研究報告·捷克卷》




    “一帶一路”國別研究報告·捷克卷

    作者:胡麗燕  等著

    ISBN:978-7-5227-2258-0

    出版時間:2023年10月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PART 01

    作者簡介

    胡麗燕,上海社會科學院維謝格拉德(V4)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后,捷克查理大學國際政治學博士,國際政治經濟學碩士。主要學術領域是中東歐研究、中歐關系研究、歐洲移民研究、地緣政治與科技研究;主持并參與多項相關課題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幾十篇。

    PART 02

    本卷序言

          捷克在哪里?波希米亞是什么?許多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諸如比馬丁路德還早的宗教改革“胡斯運動”“三十年戰爭”“十字軍東征的戰場”“慕尼黑條約”“蘇臺德地區”等等為何與其相關,捷克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度呢?也許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鼴鼠的故事》,但不知其故鄉是捷克。很多人對捷克知之甚少,卻對其首都布拉格耳熟能詳。一個原因源于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以及改變的電影《布拉格之戀》,或是一首蔡依林的《布拉格廣場》流行勁曲,或一部網紅韓劇《布拉格戀人》,亦或是才女徐靜蕾導演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的電影。然而捷克的內涵與美比布拉格更具韻味。

          翻閱十六世紀的手繪歐洲地圖,猶如欣賞一幅女神畫,“波希米亞”恰恰是這位女神的“心臟”。當今“捷克共和國”的疆域與歷史上“波希米亞王國”的核心版圖相似,均將波希米亞本土、摩拉維亞和部分西里西亞囊括其中。今日捷克國土面積7.89萬平方公里,與我國的重慶市面積相近,2022年人口1051萬,西鄰德國,南接奧地利,北與波蘭接壤,東與斯洛伐克相連。“歐洲之心”的“中歐”地理空間是捷克人的心理空間,亦或是認同空間。無疑,捷克確屬“中歐”。這個“中”或有代表捷克人“平穩居中、溫和行事、力避極端化”的心態,亦視己為連接東西方的橋梁。自古以來其首都布拉格都是易北河支流伏爾塔瓦河畔的商道要津。啟蒙運動后,隨著重商主義和工業革命在歐洲興起,波希米亞也在努力追趕西歐的工業發展,民族復興后的捷克成為世界工業“七強”。然而,地緣上的捷克“中心”位置并未獲得西歐列強的認同。1938年《慕尼黑條約》簽訂前,張伯倫和達拉第將捷克稱為“一個遙遠而不知名的地方”。第二次大戰后,捷克被納入蘇聯陣營,正如米蘭昆德拉所描述的,“那是一段從歐洲被綁架到蘇聯的日子”。這個在歐洲有著特殊地緣位置的“中歐”國家,始終在不停地尋找著自己的認同,從地理概念的“中歐”,到往日政治概念的“東歐”,再到今日認同概念的“重回歐洲”。對于我們這些域外人而言,常常會帶著一種神秘感和好奇心來審視和看待昔日波希米亞和今日捷克。

          捷克是一個夾縫中求生存的民族。捷克共和國包括捷克、摩拉維亞和部分西里西亞三個地區。在形成現代國家疆域之前,被稱為“捷克之地”。這片熱土曾隨著時間推移不斷演變。830年摩拉維亞與斯洛伐克的斯拉夫人建立了最早的斯拉夫國家,昔日的拜占庭帝國稱其為 “大摩拉維亞帝國”,開始從原始部落社會進入早期的封建農奴制社會。大摩拉維亞帝國正是一戰后捷克和斯洛伐克共同建國的歷史溯源基礎。大摩拉維亞帝國存續76年后走到盡頭,隨之而來的是波希米亞王權登上政治舞臺,即捷克的第一個王朝,“普舍米斯爾王朝”。1212年波希米亞從公國升格為波希米亞王國。對現代捷克來說,波希米亞王國,即捷克王國,是捷克歷史與國家認同的重要部分。時下捷克使用的20克朗(Koruna)硬幣上亦刻有波希米亞第一位世襲國王,騎著戰馬拿著長矛的歐塔卡爾一世(Otakar I. 1192-1230)的雕像,世襲制代表了在神圣羅馬版圖中擁有合法而獨立的政治地位。通過克朗的廣泛流通也體現了當代捷克貨幣圖案符號所要展示的國家歷史認同。13世紀晚期,普舍米斯爾王朝進入鼎盛時期,即“金與鐵之王” 歐塔卡爾二世(Otakar II,1253-1278)統治時期。1306年普舍米斯爾最后一位男性繼承人死后,延續四百余年的捷克第一王朝就此落幕。

          普舍米斯爾王朝公主愛麗絲卡,通過政治聯姻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七世之子約翰·盧森堡結婚,遂波希米亞王國進入盧森堡王朝統治時期。約翰之子查理四世開啟了波希米亞王國的輝煌時代。漫步于今日布拉格,隨處可聽可讀可看查理四世為這座城市所做的貢獻。浪漫的查理大橋,古老的查理大學,查理廣場。還有布拉格附近那座充滿精靈神話故事的查理城堡,休閑的溫泉城卡羅維發利即查理溫泉等。查理四世的所有政策均基于盧森堡王朝的繁榮,在尊重波希米亞政治和文化的基礎上實施建設。查理四世以布拉格為其偉大事業的發展中心,修建新城、連接舊城,擴大首都范圍與功能。堅持以政治手段與和平方式解決境外糾紛,受到波希米亞貴族的擁護和平民的愛戴,被稱為“天主教的國王”。1355年,查理四世當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后又以政治和多次聯姻等方式,將沙提亞、西里西亞公國、布萊登堡納入其版圖,加之他所擁有的波希米亞、摩拉維亞、盧森堡等地,波希米亞王國成了神圣羅馬帝國的中心。然而后查理四世時期的社會、經濟、政治和宗教等諸領域均開始出現危機。繼任者瓦茨拉夫四世并無其父的政治手腕與才能來駕馭宗教分裂、社會矛盾和大瘟疫帶來的經濟大衰退,亦無法獲得神圣羅馬帝國的帝位。受國內與國外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首先在波希米亞爆發了胡斯宗教改革運動。

          在布拉格老城廣場正中央有一座楊·胡斯雕像,這位中世紀反教廷的殉道者目光堅毅地目視遠方。雖被迫害致死,但其偉大思想卻影響著一代代捷克人,薪火相傳,成為捷克人的精神象征,捷克人秉承“胡斯精神--真理至上”(Pravda Vítězí)至今。胡斯在布道中倡導宗教平等理念,挑戰教廷權威,反對教會聚斂財產、買賣神職、銷售贖罪券等浮華行為,主張神職人員應安貧凈化。胡斯被教廷指為異教徒,最終于1415年被燒死在康士坦丁廣場的火刑柱上。 

          胡斯被焚后,引發了布拉格貴族階層的強烈抗議,并迅速蔓延到城鎮和鄉村之間。經歷了多年瘟疫、經濟衰退和道德危機之后,民眾要求改革世俗化教會的呼聲日高。1419年布拉格新城的激進胡斯派教士楊·日立夫斯基率眾襲擊新城市政廳,憤怒的群眾將反胡斯派的官員從窗戶扔下,史稱“布拉格第一次擲窗事件”,此舉標志著“胡斯戰爭”的開始。胡斯戰爭之后,波希米亞進入一段由貴族議會制主導內政時期,捷克本土貴族、溫和胡斯派的喬治于1452年被貴族議選舉為波希米亞國王。捷克人將喬治國王視為“捷克本土的國王”,即最后一個“捷克國王”。喬治之后再無捷克人為王,從此捷克進入他族統治時期。波蘭雅蓋隆王朝的兩父子弗拉基斯拉夫和路德維希先后擔任波希米亞國王。1526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斐迪南一世被選為波希米亞國王,波希米亞貴族逐漸受到哈布斯堡與天主教勢力的制約,至此波希米亞進入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期。


    ……

    圖片

    PART 03

    目錄

    第一篇   基本國情研究

    第一章  綜合國力評估

    第一節   綜合國力評估   

    第二節   指標分類評價  

      

    第二章  人口結構

    第一節   人口發展狀況    

    第二節   人口年齡結構   

    第三節   人口受教育情況及就業狀況

    第四節    國際移民情況

    第五節   首都布拉格人口發展情況


    第三章  資源稟賦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礦產資源      

    第三節   能源資源     

    第四節   生物資源     

    第五節   遺產資源   


    第四章  基礎設施

    第一節   交通運輸產業情況    

    第二節   交通基礎設施

    第三節   通信基礎設施   

    第四節   能源基礎設施    

    第五節   基礎設施發展規劃   


    第五章  產業結構 

    第一節   產業結構概況    

    第二節   重點工業    

    第三節   重點服務業  


    第六章  政治生態

    第一節   政治結構  

    第二節   眾議院選舉  

    第三節   主要政黨    

    第四節   近年來政治生態的主要特征


    第七章  民族與宗教

    第一節   民族形成與現狀

    第二節   宗教發展歷史與現狀   

     

    第八章  捷克外交政策 

    第一節   基于國家利益的外交政策原則和目標  

    第二節   捷克與主要大國關系 

    第三節   捷克的地區政策    


    第二篇   重大專題研究

    第一章  中長期發展戰略 

    第一節   捷克 2030 戰略框架 

    第二節   著眼未來的發展戰略:經濟 、創新 、發展合作 

    第三節   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戰略前瞻 


    第二章  營商環境

    第一節   投資與營商環境概況   

    第二節   投資與營商環境發展 

    第三節   投資與營商環境重要環節   

    第四節   營商環境優勢與潛在投資風險

     

    第三章  研發與創新能力 

    第一節   捷克的創新能力   

    第二節   捷克的創新體系    

    第三節   近年來的創新發展戰略   

    第四節   捷克創新發展的未來優勢 

    結   語    


    第四章  氣候保護政策 

    第一節   氣候保護政策 

    第二節   減排政策措施 

    第三節   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第五章  教育體系與制度

    第一節   教育體制的總體特征 

    第二節   教育體系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   博洛尼亞進程和教育體制改革   


    第六章  勞動力市場與勞動法 

    第一節   失業率    

    第二節   就業及勞動力結構   

    第三節   工資制度    

    第四節   社會保險與福利制度

    第五節   勞動法 


    第七章  重要城市及其影響力

    第一節   捷克城市化發展歷史與趨勢 

    第二節   城市體系與重點城市規模的變化與趨勢    

    第三節   首都布拉格的經濟發展與區域影響

    第四節   重點城市布爾諾及南摩拉維亞的經濟發展與區域影響   

      


    第八章  捷克的疑歐主義與歷史變遷

    第一節   疑歐主義  

    第二節   捷克民眾對歐盟的信任度

    —— 以歐盟晴雨表為基礎 

    第三節   捷克政治家的疑歐主義態度 

    第四節   政黨政治變遷中的疑歐主義

    第五節   捷克疑歐主義的根源   

    結   語 


    第九章  國防與軍事 

    第一節    國防與軍事的基本情況 

    第二節    國防戰略    

    第三節    國防發展的趨勢 

    第四節   安全合作視角下中國  “ 一帶一路 ”倡議中的捷克角色    


    第十章  在捷中國移民的融合與發展 

    第一節   轉型以來捷克移民政策概況

    第二節   在捷中國移民的社會狀況 

    第三節   中國移民社會融合與聯結    

    第四節   對第二代移民社會融合的認知

     

    第三篇   雙邊關系研究

    第一章  中捷關系的歷史與前景 

    第一節   捷克斯洛伐克時期的中捷關系  (1949 — 1992)  

    第二節   捷克共和國時期的中捷關系  (1993 年至今) 

    第三節   中捷關系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中捷關系的發展前景

     

    第二章  捷克智庫和媒體對華態度

    第一節   中國— 中東歐合作及  “ 一帶一路 ”  建設背景下的捷克智庫對華研究   

    第二節   捷克媒體眼中的中國

    —— 基于捷克媒體涉華報道的指標分析 

    第三節   如何看待捷克智庫及媒體的對華態度  


    第三章  “ 一帶一路”  倡議與貿易投資合作

    第一節   雙邊貿易規模

    第二節   雙邊貿易結構與失衡

    第三節   雙邊貿易互補性與依存度    

    第四節   雙邊投資規模與潛力


    第四章  “ 一帶一路”  倡議下的金融與銀行合作

    第一節   捷克金融和銀行系統概況   

    第二節   中捷金融與銀行合作概況   

    第三節  中捷金融與銀行深化合作機遇  


    第五章  “ 一帶一路”  倡議與人文交流與合作 

    第一節   文化與藝術交流    

    第二節   漢學  ( 中國學)  研究與文學翻譯    

    第三節   教育交流與合作    

    第四節   科技與醫療衛生合作   

    第五節   人文交流的前景與建議

        

    第六章  “ 一帶一路”  倡議與旅游合作

    第一節    中捷  “ 一帶一路 ”  建設旅游合作的發展背景    

    第二節    中捷  “ 一帶一路 ”  建設旅游合作的發展態勢   

    第三節     “ 一帶一路 ”  建設旅游合作的發展趨勢   


    第七章  中捷關系中的地方合作 :  以浙江省為例 

    第一節    中國與捷克  ( 中東歐)  關系中的地方合作    

    第二節    中國與捷克  ( 中東歐)  地方合作的浙江探索  

    第三節    案例啟示

        

    參考文獻 


    中捷大事記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