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654480
近日韓國媒體爆出消息,美軍艦隊將首次受邀參加“仁川登陸作戰勝利第73周年紀念活動”,并與韓軍重演“仁川登陸”一幕,這將是美軍航母級艦艇時隔10年后首次進入黃海。韓政府高層消息人士稱這實際上是一次大規模的登陸聯合演習,但這一說法遭到這次活動舉辦地——仁川市長的否認。在半島局勢持續緊張的大背景下,韓美重演“仁川登陸”有何目的和意圖?反映出尹錫悅怎樣的外交政策傾向?對半島局勢又會帶來什么影響?
試圖進一步展示美韓聯盟的力量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趙懿黑認為,從歷史角度看,美韓重演“仁川登陸”其政治意義要大于軍事意義。
在軍事層面,眾所周知仁川的海岸線并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的兩棲登陸,當年麥克阿瑟正是借著這一點進行了一場突襲作戰,在對手毫無防備的地方進行了登陸,玩的是出其不意這一招。在預知地點的情況下,想在仁川成功登陸是非常困難的。那么“重演登陸”更像是韓美對當年這一事件的記憶重溫,這一演習并不是為了真正達成軍事上的某種鍛煉。在政治層面,首先,韓國最明顯的意圖是借用歷史事件來拉近與美國的戰略關系。自上臺以來,尹錫悅就反復強調美韓兩國的歷史紐帶、價值觀紐帶等,以及表達對美國的感激之情,來強化美韓之間的聯系。
其次,大規模重演“仁川登陸”這一歷史事件,無疑是在向中國和朝鮮釋放信號,試圖進一步展示美韓聯盟的力量。上一次美韓在黃海舉行聯合演習是在2013年,當時美軍出動了“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打擊群。此后,美軍通常只以單艦或小規模艦艇編隊的形式進入黃海,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中國方面的“強烈反應”。媒體報道此次參與登陸重演的“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可搭載F-35B短距/垂直起降戰機,戰斗力相當于中小規模的航空母艦。這意味這是美軍航母級艦艇時隔10年后首次進入黃海。這一點無法忽視。
最后,大規模重演“仁川登陸”意在擴大韓國的國際地位。仁川市市長延長了活動的時間、大幅擴大了活動的規模和預算,同時韓國邀請參戰各國的駐韓大使,有意將其規劃為國際活動。韓國還計劃在仁川登陸作戰75周年,也就是2025年,舉辦由參加作戰的8個國家首腦和參戰軍人參加的“國際活動”。
與尹錫悅政府外交政策一脈相承
我們不難看出,韓國聯合美國海軍共同重演“仁川登陸”這一動作,與當前韓國政府的親美親日政策是一脈相承的,符合尹錫悅政府的總體外交設想和外交政策路線。尹錫悅自上臺以來,就有意積極參與美國遏止中國的戰略,通過積極配合美國的地區戰略,來提高韓國自身的國際地位,并換取美國對朝鮮問題的支持。尹錫悅不斷在推動對美全面同盟,也在發展日韓戰略關系,推動美日韓三邊軍事安全合作。
韓國大規模重演“仁川登陸”,會繼續加劇地區對立格局。從韓國近期對美對日的一些動向來看,美日韓的陣營化越來越明顯。韓國疏遠中國的意圖也越來越明顯。尹錫悅政府的基本立場是,即使會有損中韓關系,也需要優先確保對美國的關系,加強美韓同盟關系對韓國是首要的。正如尹錫悅此前反復強調的,尹錫悅政府認為“只有加強美韓同盟才能讓中國尊重韓國”。韓國舉辦“仁川登陸”重演,美國艦隊借機現身黃海,有其特殊背景和多重考量,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