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王震接受上觀新聞采訪談阿富汗形勢

    美軍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阿富汗,也令如今的和平重建面臨重重挑戰。

    兩年前,在阿富汗塔利班“閃電”接管首都喀布爾后,美軍倉皇撤軍。2021年8月30日,隨著美軍最后一架飛機離開喀布爾機場,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也以“喀布爾時刻”畫下句點。兩年后,當阿富汗臨時政府宣布將每年的8月31日定為“外國軍隊撤離紀念日”時,全球再次將目光投向阿富汗。在美國撤軍兩周年后,阿富汗現狀如何?美軍在阿富汗20年所留下的創傷又能否愈合?

    阿富汗現狀如何?

    近日,阿富汗臨時政府發表聲明稱,已正式批準將每年的8月31日定為“外國軍隊撤離紀念日”, 這一天將成為阿富汗全國公共假日。

    但對不少阿富汗民眾來說,這個假日帶來的不是歡樂,而是會讓他們回想起戰爭帶來的傷痛。

    在阿富汗的20年間,美軍濫殺無辜,給當地民眾帶來巨大災難。美軍在倉皇撤軍后,也給阿富汗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基礎設施匱乏,沒有公交系統和供水供暖系統,大量人口居住在山上自建的土坯房中……

    正處由亂及治的關鍵時期,阿富汗臨時政府執政兩年后,阿富汗現在怎么樣了?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從安全形勢來看,美軍撤離后,阿富汗政治上較為穩定,在反恐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

    2001年,美國以“反恐”為名發動阿富汗戰爭,但美軍在阿富汗的所謂“反恐”,致使阿境內恐怖組織數量從20多年前的個位數增加到如今的20多個。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王震表示,在打擊境內恐怖主義活動,特別是在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分支“伊斯蘭國呼羅珊”方面,阿臨時政府已取得一定成績,這對穩定社會和政權具有重要意義。塔利班曾向國際社會承諾,不允許全球的恐怖組織使用阿富汗作為基地,對其他國家發動襲擊。在治理毒品方面,阿臨時政府也采取禁止措施,罌粟種植面積已大幅減少。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阿富汗境內的極端組織勢力并沒有消失,“伊斯蘭國”分支“伊斯蘭國呼羅珊”、巴基斯坦塔利班等帶來的風險依舊存在。有統計顯示,2021年以來已有1000多名阿富汗平民在爆炸和暴力事件中喪生。

    經濟方面,在經歷美軍撤離后,阿富汗現已維持物價、貨幣的整體穩定,也制定了一系列經濟規劃。但經濟整體起色不大,仍依賴國際社會的外部援助。

    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阿富汗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彪說,從貨幣來看,阿富汗尼對美元匯率目前穩定在80左右,已恢復到前政府時期水平。物價方面也未出現大幅度通脹,基本生活物品如面粉、油等的漲價幅度很小。然而,這不僅是阿富汗塔利班努力的結果,也依賴于國際社會“輸血”。聯合國每年向阿富汗援助數十億美元,才保證其貨幣穩定。

    社會治理方面,阿臨時政府也保持了基本的社會秩序和穩定。

    朱永彪認為,值得肯定的是,如今的阿富汗塔利班相比1996年至2001年第一次掌權時,各方面相對更溫和,也采取措施并取得一定成績。不過,阿富汗塔利班在上臺兩年內,未像承諾的那樣保護女性和少數族裔權利,這讓阿臨時政府飽受詬病。

    王震也表示,阿富汗臨時政府執政后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應該說有得有失。但該臨時政府的保守化傾向,特別是對于婦女就業、接受教育等方面的限制,不僅和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不利于自身經濟恢復,同時對其國際形象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這也導致塔利班雖一直和有關國家進行接觸,但在外交上并沒有打開很大局面。

    美軍撤離后創傷猶存

    美軍在結束20年戰爭后一走了之,留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阿富汗,也令如今的和平重建面臨重重挑戰。

    兩年來,阿富汗人道狀況依然堪憂。

    根據聯合國數據,阿富汗急需人道主義援助的民眾從兩年前的1440萬人上升到了2920萬人,增加了一倍。

    聯合國難民署駐阿富汗代理代表高島由美子今年初對媒體說,98%的阿富汗人生活在聯合國認定的貧困線以下,一半以上人口需要緊急援助。據當地媒體報道,由于貧窮,約300萬阿富汗兒童被迫輟學賺錢養家。

    域外國家持續至今的制裁也讓阿富汗人民的苦難“雪上加霜”。

    美國雖然撤軍,但美國政府繼續在阿富汗最困難時期對其實施單邊制裁,扣押阿富汗海外資產,甚至阻礙人道主義援助資金匯入阿富汗。

    美國總統拜登去年2月曾簽署行政令,要求將阿富汗中央銀行約70億美元的在美資產均分,一半作為賠償“9·11”事件受害者的資金來源,另一半轉移至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一個賬戶。阿富汗輿論認為,這一行為導致阿外匯緊缺,物價上漲,令民生更加艱難。

    朱永彪表示,阿富汗人道主義危機和經濟危機是一個長期問題,但在美軍撤離后,危機的規模和程度正在惡化。雖然阿臨時政府采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但本身“家底較弱”,與外界關系正常化的任務也未完成,這讓阿富汗的經濟發展困難重重,也讓阿塔從根本上改善民生問題的方式和手段受到嚴重制約。

    朱永彪認為,阿富汗處境艱難,首先是由于面臨歷史遺留問題。阿富汗長期處于動亂,國家正常發展進程受域外大國勢力干擾。其次是面臨自身內部矛盾,阿富汗統一性受影響,沒有長期統一的經濟發展計劃,也無法始終執行下去。

    但更艱難的是,阿富汗還要面臨美西方的制裁。朱永彪說,目前,美國和一些歐洲國家對阿富汗繼續實施制裁,凍結阿富汗近90億美元海外資產。這導致阿富汗雖享有地處中亞、南亞、西亞的交通樞紐位置,也具有礦產資源等比較優勢,但卻無法加以發揮和利用。對美西方制裁和阿臨時政府執政前景的憂慮擔心,也令外國投資者望而卻步。

    王震也表示,阿富汗經濟恢復進展緩慢,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天災,阿富汗屬于典型的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但最近三年,阿富汗連續發生旱災,造成糧食持續歉收。二是阿富汗臨時政府自身在經濟發展和管理方面缺少人才。三是來自西方的外援突然大量減少,特別是幾十億美元資產被美國凍結及挪用。

    傷痛能否愈合?

    美軍兩年前一走了之后,留給阿富汗的傷痛仍需時間愈合。但有分析指出,如今阿富汗問題似乎已悄悄被西方“邊緣化”。

    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菲利波·格蘭迪就曾直言,當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烏克蘭時,國際社會不應忘記阿富汗嚴峻的人道主義形勢。如今的阿富汗,外國投資枯竭、國際社會的資金援助大幅減少。

    對此,分析人士也認為,展望未來前景,阿富汗人民未來的發展道路仍道阻且長。

    朱永彪認為,阿富汗未來前景如何將取決于三方面因素。首先,美國是否會維持現行對阿政策和制裁。其次,阿富汗塔利班是否會朝著國際社會期待的那樣,變得更加溫和。最后,國際社會對阿富汗的“輸血”式援助力度能否保持。

    朱永彪說,總體而言,目前國際社會對阿富汗的關注度和援助力度都在快速下降,這將對阿富汗造成挑戰。如果國際援助力度無法持續,可能會加劇阿富汗所面臨的危機,甚至打破目前表面上的平靜。為了避免這一可能,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正在對阿富汗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幫助阿富汗改善民生,走上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

    王震也指出,包括中國在內的阿富汗鄰國正在為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就經濟重建等達成初步共識。中國還在為幫助阿富汗化解人道主義危機進行國際協調與外交努力,并積極幫助阿富汗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最終使阿富汗能夠形成自身的經濟造血能力。

    王震認為,目前阿富汗在經濟恢復、社會治理、外交方面仍面臨困難,可能在短期內難以打開局面。但隨著政治和安全局勢的穩定,應當相信未來阿富汗民眾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度過這場嚴重的危機。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