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傳遞哪些信號 趙懿黑
7月27日晚,朝鮮在平壤市中心的金日成廣場舉行盛大閱兵式,慶祝朝鮮祖國解放戰爭勝利70周年。朝鮮勞動黨總書記、朝鮮國務委員長金正恩,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及其率領的黨政代表團,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及其率領的俄羅斯聯邦軍事代表團一起出席閱兵式。
中國應加強危機管控,推動半島對話
目前,朝鮮半島陷入“以強硬回應強硬”、軍事對峙不斷升級的局勢。美國拜登政府主張對朝保持壓力,韓國尹錫悅政府作為保守勢力,也對朝鮮持強硬態度,強調需以“武力”應對朝鮮問題。美韓不僅持續進行大規模軍演,甚至有意實施戰略資產在半島的常態化進出。在此背景下,朝鮮借閱兵式對美韓近期動態作出強硬回應,強調國防力量建設,并表明以武力對抗美韓的意志。朝鮮與美韓同盟均基于“零和博弈”思維,都認為不得不依靠發展優于對方的軍備能力來保障自身安全,已陷入“安全困境”和常態化對立。
首先,在半島危機不斷、對立加劇的背景下,中國應加強地區危機管控,避免半島危機升級。金正恩在閱兵式上表示,朝鮮決定繼續以最快的速度發展本國的核武器,并且做好了隨時使用核威懾的準備。韓國也不斷要求美方在半島部署核武器。中國一貫堅持半島無核化,任何一方在半島增加核資產,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和立場。中國應加強地區危機管控,同時利用在半島的影響力,推動半島無核化進程。
其次,中國應促成雙邊對話,通過談判解決雙方安全關切和戰略需求。中國一直主張,無論有關各方特別是朝美之間的矛盾如何尖銳復雜,都必須堅定不移地通過對話談判方式解決有關問題。既要解決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問題,也要解決朝鮮的合理關切。中國應發揮在半島問題上的戰略作用,營造對話談判氛圍,幫助雙方走出“安全困境”,避免惡性循環。
地區對峙格局加深,
中國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
隨著美國將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對手”,中美博弈展開,朝鮮半島的地緣政治競爭回歸。美國有意借朝鮮問題拉攏韓國,并加強美韓、美日韓等雙邊及多邊安全合作,構建在東亞的同盟體系,形成共同對華圍堵態勢。拜登政府還借機加強在半島的軍事部署,擴大對中國軍事壓制的能力,破壞我周邊安全環境。韓國方面已完成戰略選邊,強調軍事力量和美韓同盟關系是解決朝鮮問題的唯一途徑,有意在安全、軍事、經濟等各個領域全面加強對美戰略合作。不僅如此,韓國也擔心中國的崛起,認為需要加強對美戰略關系,以共同應對地區局勢的變化。另一方面,朝鮮有意以戰爭勝利70周年為契機,推動中朝俄三方戰略合作。朝鮮借半島周邊“新冷戰”局勢,以“反美”為媒介,鞏固自身戰略環境。東北亞地區“中朝俄”對“美日韓”的對峙格局加劇,陣營對抗與“新冷戰”格局的趨勢形成,朝鮮半島重新成為大國博弈的“競技場”。
朝鮮半島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價值,中國需確保在半島及地區的戰略利益。同時,中國需避免地區冷戰格局的深化,持續推動大國合作,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朝鮮在核武器與導彈技術方面的迅速發展既不符合美國利益,也不符合中國堅持的“朝鮮半島無核化”目標。這是中美在朝核問題上的共識,也是中美在朝鮮半島相關問題上的合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