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劉鳴接受解放日報采訪談G7峰會期間的“四方邊會”

    來源:《解放日報》,2023年5月22日

    作者:劉鳴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G7廣島峰會期間,美日印澳、美日韓分別舉行小范圍領導人會談,都給外界留下倉促、潦草的印象。

    5月20日晚,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借著“四方安全對話”的名頭,舉行時長約47分鐘的會晤,重申對“印太地區”的承諾。這場原定于幾天后在澳大利亞舉行的會議因美國總統拜登壓縮出訪行程,被迫“改簽”到廣島舉行。

    5月21日,美日韓三國領導人在G7峰會閉幕前舉行會談。三國未發表聯合聲明,只是在會后分頭介紹會談情況。

    輿論認為,自拜登政府上臺以來,美國拉攏亞太盟友構筑“小圈子”,力圖打造多層次、網絡化、嵌套式的盟伴架構,以遏制其他大國發展空間、維護自身霸權。但是,地區國家各有考量,拜登政府又受到國內政治掣肘,“圈子外交”效果存疑,后期可能愈發乏力。


    四方對話“降格”


    在美國宣布總統拜登因債務上限問題取消對澳大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訪問后,澳方取消了原定于本周主辦的“四方對話”,改在G7峰會間隙舉行一場“四方邊會”。

    這是繼前年華盛頓會談、去年東京會談后,美日印澳領導人第三次在“四方安全對話”框架下舉行面對面會晤。

    不過,與前兩次聚首相比,這場臨時“改簽”的會議略顯敷衍——被安插在20日G7峰會和晚餐前的間隙舉行,持續僅47分鐘。

    會上,四國領導人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和愿景聲明,并公布一些新措施,以加強“印太地區”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

    外界發現,上述兩份聲明與G7峰會的聯合公報形成呼應,雖沒有提及中國,但繼續炒作所謂“地區國家不受脅迫”,指向性較為明確。

    就具體措施而言,四國達成的幾方面合作計劃引人注目:開發高質量海底電纜網絡;為高質量基礎設施項目的設計、交付和管理投入資金;擴大“印太海域態勢感知伙伴關系”范圍,向“印太地區”的海事機構提供實時綜合數據,以提高打擊非法捕魚、進行海岸執法、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能力等。

    分析人士認為,近年來,“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呈現出平臺規格提升、合作內容拓展等發展態勢。傳統安全合作屬性淡化,其他領域合作,如包括戰略技術、供應鏈穩定、衛生安全、海上安全和反恐等進一步加強。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韋宗友說,這是四國舉行的一場臨時性會談。會談內容此前各方已有透露,“印太”海域態勢感知方面的具體合作,可能是一項重要舉措。總體來說,四方機制在海上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供應鏈等方面的合作正朝著走深走實的方向發展。合作對象一邊打著為地區提供公共產品的旗號,另一邊也帶有對沖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包括對沖“一帶一路”倡議)等戰略企圖。

    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劉鳴指出,目前,四方合作的重點主要是放在科技、經濟、非傳統安全等方面,包括海洋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等。軍事合作沒有太大推進。這主要可能是顧及印度的感受。相比其他三國,印度不是美國盟友,對安全合作的意愿較弱。基礎設施建設可能會是四方平臺今后合作的重點。特朗普政府時期曾推出美日澳“藍點網絡計劃”,拜登上臺后重啟計劃,希望能有所落實。海底電纜就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四國希望進一步排除中國的影響。但四方合作仍面臨資金問題。美國政府能拿出的資金有限,印度更關注南亞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相比之下,日本拿出的經費可能更多一些。

    三國首腦“走過場”?


    21日,美日韓領導人在G7峰會期間舉行三方會談。這是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韓國總統尹錫悅繼去年11月后時隔半年再次舉行三邊接觸。

    從現場照片看,三人面帶笑容,相互握手,氣氛較為融洽。不過,會談結束后,三方未發表聯合聲明。

    綜合白宮簡報和日韓官員的介紹,拜登贊揚日韓領導人“為改善雙邊關系所做的勇敢工作”,三位領導人討論了如何將三邊合作提升至新高度,包括針對朝鮮非法核導威脅的新協調、維護經濟安全、推進“印太戰略”等方面。

    今年3月以來,隨著日韓關系升溫,美日、美韓、韓日頻繁互動。有外媒吹噓,美日韓已構成共同應對外部挑戰的“鐵三角”,甚至朝著三邊同盟的方向發展。多位美國學者不以為然。美媒援引他們的話稱,受到歷史矛盾、對華利益訴求等多方限制,三國關系很難發生質變,不太可能演化為正式的三邊同盟。

    韋宗友認為,美日韓三邊關系發展態勢,可從韓國外交、輿論反響、美國外交等不同角度觀察。

    “尹錫悅上臺后于去年推出自己的‘印太戰略’,整體向美國看齊,強調美韓價值觀同盟,主張對日外交要超越歷史和領土問題,著眼于價值觀一致性。但是,其外交上整體親美的偏向性,以及與日本的讓步和解,也在韓國國內引發擔憂和反對聲音。”韋宗友指出,引人注意的是,近段時間,拜登政府在中美關系方面比以往更強調“接觸”和“管控分歧”,包括前不久中美高官在維也納舉行長談。盡管在本屆G7峰會上,美國等西方國家仍老生常談,炒作臺海、南海、“經濟脅迫”等議題,但在涉華看法方面存在一些微妙變化,表明其希望中國在烏克蘭危機等國際事務上發揮更大“建設性作用”的意圖。

    劉鳴用三個關鍵詞總結本次美日韓三邊互動:走過場、有限度、下半年。

    一來,美日韓最近雙邊和三邊互動頻繁。但因為拜登壓縮訪問行程,三國在G7峰會期間并沒有充分時間展開討論,這次三國領導人會晤基本只是走過場。

    二來,美國在東北亞既有加強軍事合作的一面,也有謹慎推進、管控分歧的一面,不希望東北亞出現新的冷戰。東北亞地區的戰略博弈是一種平衡態勢。如果美日韓嚴重破壞這種平衡,也會引發反制平衡的新局面,對美日韓合作不利。此外,韓國經濟面臨不少困難,也不希望中韓關系在經濟方面出現倒退。因此,韓國在戰略上緊密配合美國時或仍有一定限度。

    三來,本次會談主要議題還是朝鮮,美日韓正在觀察朝鮮的下一步動作,下半年可能會展開更多安全合作,包括反導體系共享、雷達系統共享、建立新的情報系統等方面。日韓之間雖已簽訂“情報互換協定”,但層級不高。類似“五眼聯盟”的“三眼聯盟”可能會是三國合作的發展方向。


    “圈子外交”后勁不足?


    從美日印澳到美日韓,從“印太海域態勢感知伙伴關系”到“印太經濟框架”,近幾年來,放眼望去,由美國主導、交叉重疊的“小圈子”層出不窮。美國的“圈子外交”在亞太地區發展得如火如荼。

    分析人士認為,基于美國“印太戰略”的總體規劃,拜登政府致力于建立更多小多邊機制,并將它們相互勾連,一定程度上實現功能復合。其目的無非是以“共同應對威脅”之名將盟友綁上“戰車”,旨在維護美國日漸衰落的霸權。應該說,拜登政府前期取得一些進展。但是,這些舉措中長期效果如何,是否具有可持續性,仍然存疑。

    韋宗友指出,美國陣營化做法造成諸多危害——對地區和平穩定不利、加劇地區國家選邊站的壓力、制造地區新冷戰的風險等。“正因如此,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一些地區國家對美國的做法表示擔憂或反對。”

    與此同時,韋宗友注意到拜登政府正在出現的微妙轉變。“拜登政府可能也意識到對華施壓過于激烈,可能會導致中美在亞太地區競爭更具對抗性,不利于地區和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最近一段時間,他開始釋放一些希望與中國加強接觸的較為積極的信號。”

    劉鳴認為,美國以小多邊為抓手的“印太戰略”要進一步推進,后期可能較為乏力。

    一來,美國在東南亞方向上,除了與菲律賓軍事關系有所加強外,各領域實質性合作進展較為有限。在整個亞太或者說東亞地區,如果沒有東盟的積極配合,反華制華沒有機制化,整個“印太戰略”就無法起到很大效果,只能說在一些機制上形成勢頭,外交上對中國增加一些壓力。

    二來,中國正在某種程度上破解美國的小多邊機制。比如,澳大利亞希望在對華經貿關系上取得突破,因此會在政策上有所平衡;韓國下半年可能會在外交政策上有一些調整等。

    三來,各種小多邊層級不同,利益訴求各異,與美國的配合程度也不盡相同。美國無法隨心所欲將它們捏合成一體。比如,歐盟明確表示“不搞脫鉤”“去風險化”,美國不得不接受歐盟的觀點。作為美國核心盟國,德法等國的立場會對G7峰會聲明的措辭產生影響,也勢必會影響到亞太地區國家的姿態。它們也不想過度追隨美國,最終將自己陷于不利境地。

    因此,在國內面臨債務上限危機等一系列問題、明年還要舉行大選的背景下,拜登政府施展的空間不是很大。能否盡快落實美英澳潛艇合作和“印太經濟框架”,可能會是美國最為關注的兩大重點。

    展望未來一段時間,圍繞亞太局勢,兩位分析人士認為,幾方面的事態走向值得關注。

    一是,拜登政府表示,希望在未來幾個月推進對華雙邊接觸。“今后一段時間,中美關系可能會出現相對升溫的發展態勢。但中國已向美國發出信號,如果美方繼續以兩手策略(一面對話談判,一面不停出臺反華措施)行事,雙方的對話不可能正常推進。”劉鳴說。

    二是,美國及其盟友將在高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關鍵供應鏈、海上合作等領域實施哪些具體合作步驟。“美國希望加快推進‘印太經濟框架’,希望在供應鏈這根支柱上盡快簽約。”劉鳴說,其在勞工和環境標準、數字經濟、供應鏈、脫碳和清潔能源等領域設置的一系列“游戲規則”,會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產生怎樣的影響,值得重點關注。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