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顧煒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訪談中國-中亞峰會

    初夏的古都西安,草木蔥郁,萬物并秀。兩千多年后的今天,命運與共的故事在這座城市以從未有過的深度和廣度,續寫著嶄新的篇章。


    5月18日至19日,中國-中亞峰會將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主持峰會,同中亞五國領導人共商合作大計,擘畫中國-中亞關系新藍圖。


    這是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也是建交31年來六國元首首次以實體形式舉辦峰會,在中國同中亞國家關系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今年中國首場重大主場外交活動,受邀的為什么是中亞五國?此次重磅峰會緣何在西安舉辦?中國和中亞有著怎樣的合作發展歷史與前景?近日,南都、N視頻記者采訪了多位來自中國及中亞五國的專家、學者及友好人士。


    中國-中亞峰會新聞中心外景。新華社發


    為什么是中亞五國?


    中國與中亞五國之間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


    歷史上,張騫出使西域等交流融合的故事在古絲綢之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中亞五國獨立后,中國也是最早承認其獨立并與之建交的國家之一。


    西安大雁塔。新華社發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演講時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第一時間得到哈時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和社會各界強烈反響,中亞成為“一帶一路”發軔地和西出首站。


    南都記者注意到,自建交以來,中國與中亞五國先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中亞成為中國周邊絕無僅有的“戰略伙伴區”。其中,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關系已提升為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與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的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截至2023年3月底,中國對中亞五國直接投資存量超過150億美元,累計完成工程承包營業額639億美元。


    “中亞位于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是連接東西方的戰略通道。”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歐亞研究室執行主任顧煒告訴南都記者,中亞特殊的地緣位置,使得中亞地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顧煒。


    顧煒表示,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在此時舉行中國-中亞峰會,有助于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中亞國家發展戰略對接,推進中國和中亞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中亞各國互聯互通和非傳統安全合作,增進民心相通,推動文明互鑒,從而進一步推動各國發展。


    在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烏茲別克斯坦籍博士生穆米諾夫·伊爾霍姆瓊看來,從古老的絲綢之路開始,中亞國家便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根深蒂固的歷史、文化和經濟聯系,影響著中國與中亞國家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和中亞國家不斷緊密,彼此間的聯系逐漸超越了距離,各方的理解也在逐漸加深。”穆米諾夫·伊爾霍姆瓊向南都記者表示,當前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的關系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共同利益基礎上,都視彼此為相互共贏的合作伙伴。


    穆米諾夫·伊爾霍姆瓊。


    穆米諾夫·伊爾霍姆瓊認為,近年來,中國為中亞各國提供了重要的經濟合作、基礎設施發展和貿易前景,已成為彼此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與此同時,中亞地區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將中國與歐洲和中東等地區連接起來,建立雙贏局面。他對南都記者說道,“此次峰會將進一步深化中亞國家和中國的各領域合作,共創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的未來。”


    緣何“落子”西安?


    5月的古都西安,燈火璀璨再現唐風古韻、游人如織共襄峰會盛舉。


    17日中午,由190人組成的表演團隊在西安國際機場準備就緒,當地民眾以熱情的腰鼓、歡快的秧歌等民間藝術表演,歡迎來自中亞國家的貴賓。


    “中國-中亞峰會可謂是一場穿越古今的對話。”顧煒向南都記者分析道,兩千多年前,古絲綢之路正是由西安一路向西,綿延萬里,串聯起當時最璀璨的文明,也開啟了世界的文明交流史。


    “古都西安承載了中國悠久的文化和歷史,在西安召開峰會能夠更好地體現我們對歷史傳統的繼承,并體現出中國將續寫同中亞國家嶄新篇章的決心。”顧煒說。


    “陜西是中國與中亞合作前沿和重鎮,也在中國中亞經貿、物流、人文合作中占據關鍵位置。此次中國-中亞峰會選擇在西安舉辦,也是國家完善外交體系的重要舉措。”復旦大學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副主任馬斌,向南都記者特別提到,中歐班列長安號在深化中國同中亞國家合作、促進雙向物流暢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馬斌。


    據了解,2022年全年,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量達到4639列,創年度開行量新高,西安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開行城市中首個年度開行量突破4600列的城市。此外,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已開通西安至中亞國家等17條干線通道,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國內29個省份的貨物在此集散,為國內外企業深度參與國際經貿往來、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等,創造了更多機遇。


    載有土庫曼斯坦甘草中藥材原料的中歐班列。新華社發


    馬斌分析,中歐班列的開行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貨物往來提供了除海運、空運、公路等主要方式之外的又一種選擇。它的開通對于中國內地省份陜西以及中亞國家而言,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遠離海運港口導致的發展劣勢,以更加經濟合理的方式把貨物運輸到目的地。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搭乘長安號從西安走出國門,絲路沿線國家的特色產品也由此進入中國,搭建了西安直通歐亞的繁榮之路和友誼橋梁,促進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貿互聯互通和文化交流互鑒。


    不斷拓展的多方位合作


    商賈駝鈴化作列車鳴笛,大漠古道變身高速公路,商貿往來加速產業合作,文化交流推動文明互鑒,古絲綢之路正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直到現在,我的心情仍然很難平復,我都不知道該怎么用語言來表達我收到復信后高興的心情。”5月17日晚,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土庫曼斯坦留學生若賀曼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仍難掩喜悅激動之情。


    若賀曼。


    不久前,若賀曼組織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的中亞留學生共同致信習近平主席,講述在華留學生活情況,表達努力學習、加強合作、為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的決心。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習近平主席很快就回信了。在信中,習近平主席鼓勵大家積極投身中國同中亞國家友好事業,弘揚絲路精神,講好中國故事、中亞故事,當好友誼使者和合作橋梁,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作出自己的貢獻。


    若賀曼告訴南都記者,“在中國讀書生活的13年里,我對于中國和中國石油大學有著很深的感情。我一直都能感受到來自同學和老師們的關懷,這讓身處異鄉的我有一種踏實的歸屬感。能在中國讀書生活,并和其他國家的留學生朋友一起互相學習,讓我感到很開心。”


    若賀曼對南都記者說,他作為中亞五國之一的土庫曼斯坦的一名青年,特別想感謝中國給了他留學的機會。有幸見證中國-中亞峰會這一歷史性的時刻,也讓他非常激動。


    29歲的若賀曼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學習生活了多年,如今正在攻讀博士學位。據他介紹,中油國際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公司與土庫曼斯坦保持著良好的油氣合作。為履行社會責任,2009年起,中油國際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公司與中國石油大學推出合作項目,在土庫曼斯坦選拔優秀高中畢業生到中國石油大學留學,希望幫助該國培養出一批懂技術、精通漢語、了解中國文化且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若賀曼就是通過選拔來到中國的留學生之一。


    “中國和土庫曼斯坦長久以來保持著非常多的貿易往來,我相信未來兩國的關系會更緊密,兩國的合作項目也將延伸至各個領域。”若賀曼對南都記者說。


    提及中國同中亞國家之間的交流合作,烏茲別克斯坦上合組織民間外交中心主任薩比羅夫曾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指出,近年來,中烏雙方不僅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保持高水平協作,在上合組織等國際組織框架內的多邊合作關系也得到快速發展。兩國在文化、科學和教育領域正在積極有效地開展相關活動和項目,社會、文化和人文領域的合作也在進一步加強。


    薩比羅夫。


    薩比羅夫特別提到,“不僅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市與中國洛陽市締結為友好城市,塔什干與上海、撒馬爾罕和西安等城市在簽署友好城市協定的基礎上,持續在各領域開展多項合作。作為民間外交最重要的手段,我們必須繼續開展在文化和人文領域的對話,在兩國定期舉辦文化日和組織各種創意活動,推動教育和旅游領域內的交流。”


    “中國將為其中亞合作伙伴的可持續發展不斷貢獻力量,這種合作伙伴關系最終將成為廣袤歐亞空間共同繁榮的基礎。”薩比羅夫對南都記者說道。


    為不確定的世界帶來更多確定性


    從古絲綢之路上的“駝鈴陣陣”,到如今在亞歐大陸奔馳不息的“鋼鐵駝隊”,中國同中亞國家的交往合作不斷延續,也給世界及周邊國家的安全穩定帶來了新的保障。


    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烏茲別克斯坦籍博士生穆米諾夫·伊爾霍姆瓊向南都記者分析指出,“中國同中亞國家之間的伙伴關系,會對區域和全球穩定產生重大影響,在經濟和基礎設施方面外,還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跨文化理解和區域安全合作。”


    穆米諾夫·伊爾霍姆瓊談到,由于地處亞洲、歐洲和中東交匯處的戰略位置,中亞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意義。與中國的合作不斷擴大,使得這一地區的經濟基礎、政治穩定和安全得到加強。中國和中亞國家攜手合作,在打擊恐怖主義、極端主義、販毒等跨國犯罪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使亞洲人民和周邊國家的生活更加安全。


    “亞洲的和平與繁榮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牽動著國際事務的走向。總而言之,中國-中亞峰會證明了中國與中亞國家之間的牢固聯系。這種牢固的合作關系影響著全球穩定,也為世界開辟了經濟增長與繁榮的新前景。”穆米諾夫對南都記者說。


    哈薩克斯坦資深外交官、哈薩克斯坦前外交部副部長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此前接受南都記者專訪時也提到,當前世界面臨著諸多全球性問題,只有各國團結合作,才能有效緩解當前地緣政治緊張的局勢。


    博拉特·努爾加利耶夫。


    近年來,中國和中亞國家依托雙邊和上海合作組織、亞信等多邊平臺,在合力打擊“三股勢力”等方面合作成效顯著,有效保證了各國和地區安全。努爾加利耶夫向南都記者表示,中方對國際局勢的深刻把握,與哈方對構建多極世界的理解相契合,“在當前復雜國際形勢下,哈中兩國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堅定支持至關重要。”


    努爾加利耶夫認為,中國始終保持務實態度參與上合組織活動,包括積極參與打擊“三股勢力”,提出具有建設性的議題,帶動成員國挖掘自身發展潛力等。此外,“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都對上合組織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之際,中國同中亞五國攜手并肩、共赴未來,構建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不斷邁出堅實步伐,必將為不確定的世界帶來更多確定性,為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注入更多正能量。


    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頻報道

    出品:南都即時

    采寫:南都記者 楊苓妍 梁令菲 翁安琪 何嘉慧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