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云:分裂的美國:多重矛盾疊加
作者:唐慧云 日期:2023-05-09 瀏覽:3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2023年5月9日
近日,外交部發布《2022年美國民主情況》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美國持續陷入民主失真、政治失能、社會失和的惡性循環。金錢政治、身份政治、社會撕裂、貧富分化等問題愈加嚴重。美國民主弊病已深入政治和社會肌理的方方面面,并進一步折射出其背后的治理失靈和制度缺陷。當前,美國國內存在諸多問題,分裂嚴重,各種矛盾疊加,具體表現為政治高度極化和社會分裂并存;貧富差距擴大,高通貨膨脹相隨;種族矛盾激化,種族沖突不斷。政治高度極化和社會分裂是當前美國國內政治的主要特點。美國的政治極化形成于20世紀60至70年代,之后迅速加劇。當前,美國已經成為全球極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在高度極化背景下,兩黨的中間派消失,民主黨變得越來越左,共和黨則變得越來越右。美國政治極化涉及的議題主要包括移民問題、槍支管控、同性婚姻、警務政策等國內議題。在以上議題方面,美國兩黨基本不存在共識。在涉及以上問題的立法過程中,兩黨除了爭論不休外,投票的模式呈現為反對而反對的“否決政治”特點。奧巴馬政府時期,槍支管控和同性婚姻是兩黨爭吵不休的問題;特朗普政府時期,移民問題以及是否修建隔離墻問題是兩黨斗爭的焦點問題;到了拜登政府,警務政策改革則是兩黨斗爭的主要議題。美國政治的高度極化導致的直接結果是立法效率的嚴重下降,立法過程經常陷入癱瘓,成為美國政治的常態。在此背景下,美國政治運作受到嚴重影響,以至于美國學者福山認為,政治極化導致美國民主的衰敗。與政治高度極化相對應的是社會分裂。在美國兩黨因為移民問題、槍支管控、同性婚姻、警務政策改革、墮胎問題等國內議題爭吵不休的同時,美國公眾也在以上問題上陷入大分裂。以墮胎問題為例,在2022年6月美國最高法院否定了女性墮胎權后,保守派和自由派表現出迥然不同的態度。根據美國皮尤調查中心的數據,自由派有82%表示反對,其中66%強烈反對。保守派則有70%表示支持,其中48%強烈支持,由此可見,美國社會公眾在墮胎問題上達到高度極化。自20世紀70至80年代以來,美國的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雖然美國不同階層的家庭財富不同程度地遭遇影響。但是,遭遇最大打擊的是中產階級和社會最底層。此次危機后,中產階級萎縮,甚至不少中產階級淪為社會最底層。從1970年到2018年,流向中產階級家庭的總收入份額從62%下降到43%。同期,高收入家庭持有的份額從29%增加到48%。低收入家庭從1970年的10%緩慢下降到2018年的9%。與此同時,高收入階層的家庭財富在美國社會總財富的比例持續上升,中產階層和低收入階層的家庭財富比例卻持續下降。1983年,高收入階層的財富占美國總財富的60%,但是2016年卻提高到79%;中產階層家庭財富占全美財富的32%,但是2016年卻下降到17%,低收入階層所占全美總財富的7%,但是2016年卻下降到4%。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后,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中產階層和低收入階層家庭財富進一步受影響,但是高收入階層,尤其是富豪階層的財富卻迅速增加。當前,美國的基尼系數已經超越貧富差距警戒線0.4,是西方國家中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2022年以來,美國面臨高通貨膨脹。在此次高通貨膨脹中,中產階層和低收入階層深受其害,遭遇最大打擊。2022年6月,美國的消費價格通脹率上升了8.6%,達到1981年以來美國通脹率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核心通貨膨脹率也上升了6%。在高通脹中,汽車和汽油價格上漲速度驚人,2022年5月,二者的上漲速度分別為14%和50%。為此,中產階層不得不艱難生存。與此同時,低收入階層淪為無家可歸者的風險和數量增加。相比之下,美國高收入階層,尤其是百億、千億階層因為食品和能源產品價格的上升,從中謀取巨額利益。在系統性種族主義背景下,白人對少數族裔的種族歧視根深蒂固。雖然民權運動以后,赤裸裸的種族歧視被廢除,但是隱性的種族歧視普遍存在。以黑白關系為例,白人警察對非洲裔群體男子的過度執法引發的悲劇屢禁不止。每次悲劇發生后,均引發黑人大規模的游行抗議活動,甚至引發種族沖突和騷亂。就美國歷史而言,每當非洲裔群體遭遇不公正待遇,除了反抗白人外,還將怒氣發泄到亞裔身上,為此亞裔也遭遇黑白矛盾帶來的各種傷害。在當前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和高通貨膨脹背景下,非洲裔群體對白人的憤怒情緒不斷上升。在經濟危機爆發時,也往往是最脆弱的群體之一。在此背景下,加之白人警察對非洲裔群體的過度執法引發的悲劇事件屢禁不止,非洲裔群體就更加憤怒,于是各種非洲裔群體反對種族不公的社會運動不斷興起。其中,“黑人命也是命”運動發展迅速,并對美國政治產生重要影響。與此同時,在系統性種族主義矛盾背景下,“白人優越論”支持者希望維持白人的優勢地位,但是亞裔移民人口的增長、拉美裔人口規模效應引發白人和少數族裔之間的種族競爭,進而導致種族矛盾激化,甚至發展為種族仇殺。2021年,美國亞特蘭大爆發了亞裔遭遇種族仇殺事件,犯罪者是一名白人男子。雖然就表面而言,此次事件是一起社會犯罪事件,犯罪者也否認其種族仇殺的犯罪動機,但就其實質而言,是亞裔在美國經濟地位的提高引發了白人中下層極度不滿和仇恨的社會縮影。無獨有偶,拉美裔人口的增長規模效應,也引發白人中下層的焦慮,“白人大替代理論”(白人被少數族裔替代)也曾一度在白人保守階層廣為推崇。為此,每當社會危機爆發后,少數族裔首當其沖成為受害者。少數族裔遭遇種族不公,必然引發其抗議和維權斗爭。在此背景下,美國的種族矛盾進一步激化,種族沖突不斷。總而言之,當前美國國內矛盾叢生,各種國內問題相互影響和加劇。一方面,貧富差距擴大和高通貨膨脹加劇種族矛盾和沖突;另一方面,種族矛盾激化、貧富差距擴大進一步加劇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因為兩黨的選民身份不同,為取悅不同經濟地位和不同族裔類型的選民,兩黨侯選人在各種國內問題上往往主張更為激進的政策,進而加劇政治極化。與此同時,讓社會更加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