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劉鳴:尹錫悅訪美在即,韓國將如何在變亂交織的局勢中做選擇

    來源:澎湃新聞2023年4月20日

    作者:劉鳴,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正在加大力度拉攏日韓盟友,進一步擴大在亞太地區的外交存在。4月底,韓國總統尹錫悅將訪問美國,被視為韓國制定外交政策方向的一個節點,牽動著中韓關系和區域局勢。


    韓國總統尹錫悅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在尹錫悅訪美前夕,美日韓反導聯合演習4月17日在朝鮮半島東部海域公海舉行,這是三國時隔不到兩個月再次舉行反導聯合演習,軍演明確針對朝鮮導彈威脅。美國《外交政策》分析指出,美日韓三邊安全合作強化,將刺激朝鮮進一步加快武裝核武庫,這或將導致區域軍備競賽加劇,反而會損害美日韓的利益,還可能促使中國、朝鮮和俄羅斯的關系更加密切。


    “面對變亂交織的國際局勢,地區國家是選邊站隊,加劇陣營對壘和地區分裂,還是秉持相互尊重、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精神,共同謀求各國以及地區發展的安全的共同的福祉。亞太地區處于這樣一個新的歷史十字路口。”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18日在“韓總統訪美前瞻及其對中韓關系的影響”國際研討會上表示,這是一個時代之問,如何做好同題共答,考驗中韓雙方各界有識之士的智慧。


    尹政府將如何回應美方“關切點”


    今年是韓美結盟70周年,尹錫悅將于4月26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首腦會談,并出席拜登為其舉行的國宴。此外,他還將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演講,這將是韓國總統自2013年5月后時隔10年再次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這一系列安排營造出的熱絡氛圍為尹錫悅此行做足鋪墊。


    然而,最近外泄的美國情報文件顯示美方對韓進行監聽,曝光韓國考慮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援助。尹錫悅政府表示已經與美國討論了外泄文件一事,雙方共同認定其中大部分內容是虛假的。韓國政府避免對美公開抱怨,也沒有具體指出哪些是不實內容。


    這令尹錫悅在臨行之際處于一個尷尬境地,而且韓國反對黨共同民主黨還在不斷“炒熱”此事,稱“這是美國對我們主權的明顯侵犯”。據美聯社報道,盟友之間相互監聽已是公開的秘密,但是當美國的監聽行動被完全公開,便成為一個更敏感的事情,可能對同盟關系造成損害。


    尹錫悅4月18日在國務會議上就4月底的訪美行程表示,韓美同盟不是利盡則散的關系,而是基于自由民主、市場經濟這兩個普世價值的同盟。韓聯社稱,此言或針對美國情報機構對韓進行監聽竊聽、美國《通脹削減法》(IRA)規定的補貼對象不含韓國車企等一系列爭議。


    盡管在訪美前出現一些插曲,多名韓國專家在18日的會議上表示,此次韓美首腦會晤意義非凡。韓國前駐俄羅斯大使、朝鮮半島和平財團秘書長魏圣洛表示,尹錫悅政府政策主線是積極加強與美國的同盟關系,但從美國立場來看,目前主要關切點在中國和俄羅斯相關問題上,美方覺得韓國還做得不夠,因此預計將要求韓方在中俄問題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中美、美俄對抗升級的情況下,韓國如何處理這一要求是個重大問題。”魏圣洛說道。


    事實上,歷屆韓國政府在中美和美俄之間基本保持戰略模糊,但是隨著中美競爭加劇,這種應對方式似乎越來越難以持續,如今尹錫悅政府的外交政策被普遍視為對美傾斜。魏圣洛認為,目前韓方對中俄的政策很模糊,需要對此制定“韓國型戰略”,面向中俄的外交不能被同盟外交的善后工作所耽誤,需要有可以全面處理中美俄問題的綜合戰略。


    “南三角”和“北三角”重現?


    拜登政府上臺后,美日韓安全一體化進程正在加速。韓媒分析認為,韓美首腦會晤的一個重要議題將是確保常規核威懾,應對朝鮮核導威脅。


    今年以來,韓美大規模軍演和美日韓軍演相繼上演,在4月14日的第13次韓美日安全會議(DTT)上,三方在會后發布聯合聲明稱,三方商定例行實施反導反潛演習。朝中社4月2日發表題為《戰爭狂人的妄動必將付出代價》的文章,嚴厲批判美韓聯合軍演。警告稱,美國及其追隨勢力應切記,朝鮮實際上已具備核攻擊能力,朝鮮人民和軍隊絕不說空話。4月14日,朝鮮首次成功試射“火星炮”-18固體洲際導彈,半島緊張局勢不斷升溫。


    4月1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安理會朝核問題公開會上表示,美方在朝鮮半島周邊軍演導致朝鮮的不安全感,是當前半島局勢緊張的主要原因,各方應正視彼此正當合理關切。


    上海社會科學院資深研究員劉鳴指出,在中美競爭加劇、美日韓三邊關系發展的形勢下,朝鮮優先發展軍事,并反對美國針對朝鮮半島的軍事行動,在戰略邏輯上與中國反對霸權是一致的,朝鮮與中俄共同反制美日韓同盟的強化。


    冷戰時期,東北亞格局中出現了“南三角”(美日韓)和“北三角”(中蘇朝)。蘇聯解體后,世界冷戰體系瓦解,昔日的“北三角”已不復存在,但“南三角”卻未消失。隨著俄烏沖突改變國際格局,美日韓安全合作繼續增強,朝鮮持續推進核計劃,有聲音擔憂東北亞地區將重現“南三角”和“北三角”。清華大學教授達巍對此表示,這樣一個局面不符合任何一個國家的利益,韓國應該避免此局面,韓方希望自己發揮全球樞紐作用,通過片面地加強日美同盟是難以達成的。


    尹錫悅在競選總統期間就闡明其外交藍圖,稱“韓國要做全球樞紐國家”,希望把韓國打造成供應鏈管理、氣候變化、疫苗生產等全球挑戰課題應對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他上任后發布的施政目標包括“成為貢獻于自由、和平與繁榮的全球樞紐國家”,但卻在諸多外交舉措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步調一致,包括加入北約網絡防御中心、芯片四方聯盟等。


    “韓國與美國主導的多邊機制互動,是否對中韓關系有負面消極影響、是否有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兩國關系一路走來的經驗告訴我們,堅持互尊互信、合作共贏、開放包容、求同存異是兩國關系行穩致遠的關鍵。”中國前駐韓國大使、外交部前朝鮮半島事務大使寧賦魁在18日的國際研討會上說道。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