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4月14日,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柯靜接受上觀新聞采訪談美國信貸緊縮危機。
大規模的信貸緊縮,對經濟的影響仍不容小覷。
硅谷銀行事件后續效應開始顯現,據美聯儲近日報告,美國商業銀行貸款和租賃貸款出現斷崖式下跌。這表明持續一年的加息以及近期銀行業的動蕩都導致美國正陷入一場信貸緊縮的危機。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柯靜認為,這一現象是美聯儲一手造成的,勢必對經濟帶來多重負面影響,增長前景也會蒙上更多的陰影。當前美國經濟中很多問題,根源仍是高通脹帶來的麻煩,這使美聯儲在接下來的決策過程中會更加艱難。
信貸緊縮危機是美聯儲一手造成的
柯靜說,所謂信貸緊縮,就是指提供貸款的機構提高了借款人的門檻,企業和消費者獲取貸款的難度肯定會增大,需要支付的利息成本也可能會更高。比如說一個人去銀行貸款,同樣的資格條件,在之前信貸寬松的時期,他獲得的貸款額度可能就會更高。現在這個貸款的額度可能就會降低,甚至可能無法獲得貸款。
從本質上來說,當前這樣的危機是美聯儲持續緊縮政策帶來的結果。在硅谷銀行事件發生之前,其實美國就已經出現了一定的信貸緊縮的跡象。數據也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大概有45%的銀行已經在收緊貸款標準了。在硅谷銀行事件之后,又有相當一部分銀行上調了信用卡的貸款標準,或者收緊汽車還有其他消費貸款的要求,就會導致這段時期的貸款發放量大幅下跌。
柯靜認為,信貸緊縮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第一,美聯儲持續加息導致銀行整體流動性下降。在高利率背景下,銀行吸收存款的成本上升,而且面臨不良債務規模膨脹和債券類資產價格大幅下跌的艱難窘境。去年以來美國經濟衰退的陰影始終存在,科技企業甚至出現了大規模的裁員潮。銀行機構還有投資者,避險情緒自然會提升,銀行發放貸款的時候,就會更加謹慎。
第二,硅谷銀行事件發生后,大家對銀行資產負債表的“關注”。有一些客戶可能就會把資金從小銀行中取出來,轉移到更大的銀行去,或者是索性轉移到貨幣市場基金等其他渠道。這就導致銀行系統的資金在流出,尤其是一些中小銀行,還有地區性銀行。同時由于監管機構已明確,接下來會對中小銀行實施更加嚴格的資本要求和流動性的規則。銀行機構肯定會很關心自身流動性情況是否良好,就會出現限制放貸、提升貸款利率等現象。這不僅是為了應付監管機構的審查要求,也是為了確保自身有足夠的現金來抵御可能發生的擠兌現象。
信貸緊縮對經濟帶來多重負面影響
雖然說銀行限制放貸可以保護銀行體系自身的流動性,但如果是大規模的信貸緊縮,對經濟的影響仍不容小覷。
柯靜說,信貸緊縮肯定會對企業帶來負面的供應沖擊。因為企業在投入生產、獲得銷售的收入之前,一般來說都會利用信貸來為運營提供一些資金,作為支付原材料和勞動力的前期費用。如果信貸的渠道收緊,企業生產成本就會提高,從而可能會提升價格或者削減產量。我們看到,美國的房地產、汽車等行業近期已經受到了多方面影響。因為提升貸款的標準,購房者和購車者的貸款可得性會下降,成本也會上升,就會打壓這方面的需求。美聯儲上周發布的數據也顯示,近期房地產的貸款已經出現美國歷史上的最大降幅。
還比如一些科技初創企業以及中小微企業,在銀行看來這些企業可能風險更高一點,融資就會更困難一些。銀行肯定希望把貸款給那些現金流比較穩定的、實力雄厚的企業,而不是給那些風險比較大的企業或者項目。即便是借款,可能也會施加很多限制性的條款,手續也會相對復雜,期限會相對較短。這些都會提升企業的融資成本,會限制企業進一步的發展。
柯靜表示,從宏觀經濟的層面看,信貸緊縮必然會抑制生產、投資還有消費,對經濟的基本面造成打擊。另一方面,信貸緊縮還會打壓經濟的增速。因為融資成本提升,企業資本支出下降,對于制造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3月份美國ISM制造業指數已經連續五個月萎縮。其中固然有前期很多經濟體去年經濟情況不好,海外出口市場需求下降的因素,美國自身經濟放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企業縮減投資,減少招聘會導致工資增長放緩,進一步降低消費需求,拖累經濟增長率。此外,也會給政府財政帶來壓力,提升聯邦財政赤字。前不久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財年的前六個月,美國聯邦財政預算赤字已經達到1.1萬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300億美元。
根源上仍是高通脹帶來的麻煩
所有的這些現象,對于美聯儲的決策空間影響也是很明顯的。柯靜說,當前美國經濟中的很多問題,根源上仍然是高通脹帶來的麻煩。因為一旦發生通脹,控制通脹很艱難,經濟成本會非常高。前美聯儲主席伯恩斯在他一次名為“央行的痛苦”的演講中對此深表遺憾。承認作為央行行長控制通脹的使命是完全失敗的,事與愿違的金融體系阻礙了他的努力。
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曾經被他忽視的那些“暫時性的因素”,在當前的鮑威爾時期,也因為沒有受到充分重視,導致美國當前的通脹情況非常糟糕。亡羊補牢的努力導致美聯儲進退兩難,而抑制通脹對于經濟帶來的連鎖效應,還在進一步發酵之中。從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來說,無論是硅谷銀行系列事件當中暴露出來的迅速收緊的金融環境下的高利率風險,還是當前美國銀行體系出現的斷崖式的信貸緊縮,都會制約美聯儲繼續收緊貨幣緊縮的步伐。
美國現在通脹形勢仍然談不上樂觀。美國2月份個人消費支出的價格指數同比增幅5%,相比去年通脹最高的時候,的確是有所降低。但是其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去年中國還有歐洲等不少的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能源價格和部分大宗商品的價格持續走低。但今年我們看到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明顯復蘇,歐洲地區的一些經濟體近期的情況也都不錯。對于美國來說,另外一個不好的消息就是前不久“OPEC+”意外宣布減產,能源價格可能會提升,這也增加了通脹形勢的不確定性。所以美聯儲接下來的日子還不太好過。
點擊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wap/newsDetail?id=602610&time=1681461088597可瀏覽訪談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