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柯靜接受上觀采訪談2023年美國經濟“軟著陸”前景

    原文源自上觀新聞,2023年1月4日

    原標題:7次加息仍難阻頹勢,2023年美國經濟能否“軟著陸”?

    柯靜,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點擊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568750可瀏覽訪談視頻


    2022年面對非常嚴重的高通脹,雖然美聯儲連續7次加息,但美國經濟難阻頹勢,距離實現其政策目標仍有相當距離。2023年,美國經濟能夠實現軟著陸嗎?當前美國經濟的最大擔憂是什么?通脹如何才能消退,美聯儲何時才會停止加息?此外,美國經濟還存在其他哪些風險因素?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柯靜為您逐一解析。


    7次加息仍難完全實現美聯儲目標


    2022年的美國經濟經歷了非常嚴重的高通脹。在6月份的時候,美國通脹同比增幅達到了9.1%,這是41年以來最高的通脹水平。從3月份到12月份,美聯儲7次會議都宣布了加息,將基準利率從0.25%提升到了4.5%。在7次加息中,除了3月加息25個基點,此后6次加息的幅度都在50個基點或者以上,其中包括4次連續加息75個基點。


    在美聯儲連續7次加息之后,最近一次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美國通脹率已放緩到7.1%,這是2021年12月以來通脹的最小增幅。柯靜認為,美國經濟從當前的這個時刻點來看,表現仍然是可以的。應該說,通脹見頂并且開始逐步走低的趨勢基本上已經形成。但問題是,如果勞動力市場仍然過熱,消費需求仍然旺盛,那么通脹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回到美聯儲所希望的2%的目標區間呢?


    2023年美國經濟“軟著陸”困難重重


    2023年美國經濟能否實現軟著陸?美國官員對此的表態是比較樂觀的,但經濟學家普遍選擇了相當的悲觀。


    柯靜說,基于當前似乎還不錯的經濟數據,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以及美國財政部的官員近期在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們表態相較于前一個階段來看是明顯要樂觀一些。這種樂觀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第一,在美聯儲接連比較激進的加息政策面前,美國勞動力市場的表現仍然是強勁的,就業率也基本上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這就為接下來或許不會出現失業率迅速攀升的局面增加了不少信心。第二,當前美國的企業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情況還是比較良好的,這就意味著消費端具備一定的緩沖能力,也就為美聯儲能夠維持一段時間的高利率創造了一定的政策空間。


    但矛盾的是,更多的經濟學家似乎不這么樂觀。比如說,彭博社最近一次對經濟學家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美國經濟會在2023年進入衰退的比例從11月份的65%上升到當前的70%。悲觀的理由主要基于幾點:一是認為“當前美國經濟數據還不錯”并非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接下去美聯儲還會采取比較鷹派的加息政策。二是認為當前的通脹還是比較頑固的,也就是說通脹在較高的水平當中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短期內難以回歸到目標的范圍。三是認為美國財政的刺激效應正在逐步消退,這會影響到消費的需求。四是認為全球經濟進入疲軟期,必然會影響到美國海外出口市場的表現。


    加息何時休成美國經濟最大擔憂


    通脹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夠消退?柯靜表示,這是美國經濟當前一個最大的擔憂,因為這會關系到美聯儲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夠停止加息。


    雖然我們看到美國的通脹已經出現了放緩的跡象。但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的表態仍然是傾向于維持加息政策不變。目前普遍猜測,明年可能還會有3次25個基點的加息,基準利率會從當前的4.25%至4.5%提升到5%至5.25%。對于美聯儲來說,在沒有其他因素導致通脹明顯下降的情況下,它需要看到勞動力市場在一定程度上走弱以及消費需求有所減弱。但是當前的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仍然是過熱的,工資的收入仍然是在上漲的,消費者需求也仍然是旺盛的,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目前還是維持加息的路徑不變。


    正因為加息的預期仍在,柯靜指出,這也是外界擔憂美國經濟會進入衰退的最大來源。他們認為,貨幣政策是存在一定滯后效應的。美聯儲如果仍然維持當前的激進政策,會將美國經濟帶入衰退。如果等到看到這個需求疲軟了,美國經濟的衰退即將顯現了,那就為時已晚了。因此,問題的關鍵點就在于美聯儲究竟在什么時候會停止加息步伐,而這取決于美聯儲判斷通脹放緩到怎樣的水平時,才是可以被認為足以進入到平穩的下降通道。因此,2023年美國經濟的前景仍然具有很高的不確定性,因為迄今美聯儲的加息仍然沒有傷及當前比較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也使得需求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夠回落成為一個極大的未知數。


    美國經濟仍面臨四大風險因素


    2023年美國經濟還存在其他哪些風險因素?


    柯靜表示,第一個風險因素是供應鏈的問題。因為拜登政府正在推進供應鏈本地化、友岸外包等,這個可能會在短期內造成供應鏈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對抑制通脹其實是不利的。


    第二個風險因素是拜登政府的財政政策什么時候才能和美聯儲相向而行?我個人認為這個大概率是很難的。比如說拜登政府還會努力去推進4000億美元減免大學生助學貸款等政策,雖然在最高法這邊遇到一定的阻力,但類似這些政策,隨著2024年美國大選將近,只會增多,不會戛然而止。雖然共和黨把持的眾議院會給拜登政府的政策議程帶來一定障礙,但拜登政府一定會窮盡總統的行政權限,在社會開支方面為選民爭取福利,這些會影響到家庭的近期消費支出模式。


    第三個風險因素是2023年的基準利率大概率會提升到5%以上的水平。而與一年前相比,新的抵押貸款利率已經增加了一倍之多,在2022年10月和11月的時候已經達到了7%。如果美聯儲維持較高利率的時間更為持久,這一定會對美國經濟造成打擊。


    第四個風險因素就是俄烏沖突。它的走向對所有國家,當然也包括美國,帶來或大或小的影響。比如說歐洲的能源問題到底會面臨怎樣的狀況?解決方案到底是怎樣的?對歐洲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這會影響到美歐接下來在一系列問題上的合作前景,以及歐洲如何考慮它與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關系,而這些也關系到拜登政府正在部署的供應鏈重構等眾多問題。


    最后,美國利率的提升對于所有新興市場國家來說,永遠是一種災難。特別是在疫情之后很多國家政府債務水平都已大幅提升的背景下,如果出現更多的主權債務違約潮,那么不僅僅是這些違約國家的災難,也會擾亂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健,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因素。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