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王健: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原文源自文匯報,2022年11月21日

    王健,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的一個鮮明特征就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要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但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會走擴張主義和殖民主義道路,更不會給世界造成混亂。”這標示出中國式現代化是摒棄西方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走和平發展新道路的現代化。

    和平與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探索的根本追求。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始終推進經濟發展,并以自身的發展努力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毛澤東告誡全黨同志:“嚴重的經濟建設任務擺在我們面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努力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雖然當時中國的經濟實力還很有限,但仍然給予了發展中國家力所能及的援助和支持,并視之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相互幫助。1950年,中國開始向朝鮮和越南兩國提供物資援助,從此開啟了新中國對外援助的序幕。1956年,中國開始向非洲國家提供援助。1964年,中國政府宣布對外經濟技術援助八項原則。進入新時代,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又躍上新臺階。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加大對全球發展合作的資源投入,提出了正確義利觀、“一帶一路”倡議和全球發展倡議,為世界各國實現共同發展注入動力。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例如,中國貧困人口自改革開放以來減少了近8億,占同期全球減貧人數75%以上。近十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了38.6%,超過七國集團國家貢獻率的總和。

    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內在要求。從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歷史命運來看,中華民族歷來講信和睦、親仁善鄰、崇尚和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和為貴,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國代代相傳,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精神中,深深體現在中國人的行為上。”從基本國情看,中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沒有變,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因此,發展依然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從世界發展趨勢看,當今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于各國人民的抉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我們更要把準方向,掌握好節奏,團結合作,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這一切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必然選擇走和平發展道路。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走和平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始終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立足于把自己事情做好。一方面,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特別是要把教育、科技、人才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另一方面,針對全球化發展中安全邏輯逐漸替代效率邏輯的內在邏輯變化,特別要確保糧食、能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走和平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始終要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要繼續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不以意識形態劃線,不搞陣營對抗,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致力于擴大同各國利益的匯合點。

    走和平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始終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一帶一路”建設將使有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擺脫貧困,使參與國貿易增長2.8%至9.7%、全球貿易增長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走和平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始終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此,我們要倡導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踐行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