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汪舒明接受澎湃新聞采訪談俄烏沖突下的以色列政局

    原文源自澎湃新聞,2022年11月8日

    汪舒明,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祝賀您勝選,祝您成功組建政府。”11月7日,一通來自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電話打給了剛剛在大選中勝出、即將“王者歸來”的以色列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內塔尼亞胡。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1日,耶路撒冷,在利庫德集團的選舉之夜活動上,以色列前總理、利庫德集團主席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向支持者致意。人民視覺  資料圖


    這通電話顯然有超出祝賀之外的意味。根據內塔尼亞胡辦公室的一份聲明,在兩人“熱烈的私人對話中”,內塔尼亞胡感謝了澤連斯基,并重復了自己在競選期間所說的話——在就職總理后,他將認真考慮烏克蘭問題。


    “各方壓力都要求以色列轉變態度,包括美國,還有烏克蘭的總統和外長都經常公開批評以色列不提供支持,以色列國內一些重要的智庫也在要求(以色列)對美國展現忠誠,要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汪舒明7日在該院西亞北非研究中心舉行的“中東與俄烏沖突”工作坊上談道。


    “美國可能會把這種忠誠描繪成一種民主與威權之間的戰爭……而且很多猶太人,包括以色列國內的一些猶太人都把澤連斯基描繪成一個猶太英雄(編者注:澤連斯基出生在烏克蘭東部一個猶太人家庭中)。”汪舒明表示,“所以以色列面臨的這種選邊站隊的壓力是很大的。


    在以色列四年內的第五次議會選舉中,內塔尼亞胡帶領利庫德集團及其極右翼和極端正統派猶太教的盟友大獲全勝,即將組閣,取代目前在任的中間派拉皮德政府。未來,這屆被認為可能是“以色列史上最右”的政府會在俄烏沖突問題上采取什么樣的外交政策路線,也備受關注。


    以色列的兩難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初,澤連斯基一直敦促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具體而言,烏克蘭方面一再要求以色列提供其精尖的“鐵穹”、“大衛·斯林”等防空系統。隨著戰事延宕,烏克蘭官員依然在游說以色列政府提供上述防空設備,但似乎無濟于事。


    最近幾周,在俄羅斯開始在烏克蘭大規模使用無人機開展空襲后,有關伊朗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的說法浮出水面。伊朗方面11月6日首度承認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但稱此事“發生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而在基輔數次遇襲后,烏克蘭選擇向伊朗的老對頭以色列求援。


    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表示,他將向以色列提交向烏克蘭供應防空系統的正式請求。自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從未公開向烏克蘭提供過武器,僅提供了人道主義援助和頭盔、防彈背心等其他軍事用品。上周,以色列現任總理拉皮德在與庫列巴的電話中稱以色列“與烏克蘭人民站在一起”,但他并未提到烏克蘭對防空系統供應的正式請求。


    一直以來,拉皮德政府總體上譴責俄羅斯、在道義上聲援烏克蘭,但稱不會破壞以色列與俄羅斯的關系。以色列國防部長甘茨11月2日在向歐盟方面通報情況時稱,以色列支持烏克蘭、北約和西方,但以色列的政策是通過人道主義援助來進行支持。

      

    甘茨表示,“出于各種因素考慮,以色列不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系統。我們將像過去所做的那樣,繼續在我們限制的范圍內支持烏克蘭。”他表示,以色列將協助烏克蘭開發一個“用于拯救生命的預警系統”。

      

    彭博社11月4日援引兩名俄羅斯政界知情人士稱,俄羅斯已經通知以色列,如果以色列制造的防空系統直接或通過第三國到達烏克蘭,俄方將進行報復。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前總統梅德韋杰夫10月曾警告過以色列不要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稱這樣的行為十分“魯莽”,將破壞俄以關系。

      

    以色列不愿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一部分是出于對自身安全的考慮。自從2015年入局敘利亞戰爭以來,俄羅斯已經控制了敘利亞的大部分領空,以色列則定期對敘利亞境內其所謂的伊朗目標進行空襲。但在“消除沖突機制”下,以色列與俄羅斯也會進行密切的軍事協調,如以色列會在空襲前通知俄羅斯,使得以色列軍方擁有“行動自由”。

      

    “俄羅斯在中東,特別是在中東安全事務中,是關鍵的平衡力量,它部署了可觀的武裝力量,形成了對各方的一種威懾,包括對伊朗。”汪舒明在會上表示,“俄羅斯在伊朗和以色列之間基本上保持中立,在敘利亞問題上,俄以之間有一條避免沖突的熱線,所以合作關系還是不錯的。”

      

    一些安全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以色列自身也面臨安全威脅,并不能提供足夠的“鐵穹”。此外,“德國之聲”援引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前執行主任阿摩司·亞德林的分析報道稱,“鐵穹”被認為是“非常機密的系統,(以色列)不希望它落入現在在克里米亞的伊朗人和俄羅斯人手中。”

      

    越右越務實?

      

    在俄烏沖突期間,以色列一直在外交政策上“走鋼絲”:表示支持基輔,同時小心翼翼地避免與莫斯科對抗。內塔尼亞胡長期一直主張對伊朗政府采取更加激進的態度,隨著伊朗與俄羅斯越走越近,他的新政府也面臨著如何保持微妙平衡的外交政策抉擇。

      

    雖然在電話中與澤連斯基相談甚歡,但對于以色列究竟會給予烏克蘭何種支持,內塔尼亞胡發出了喜憂參半的信號。內塔尼亞胡10月在競選期間曾對《今日美國》表示,假使再次當選總理,他將考慮向烏克蘭供應武器,同時希望在俄烏之間發揮調節作用。但幾乎同一時間,在接受另一家美國媒體MSNBC的采訪中,他卻表示,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可能會使沖突升級,且武器最終可能會落入伊朗手中。

      

    “內塔尼亞胡本人和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關系以前就一直是非常好的,另外,以色列的右翼,包括極端正統派,還有錫安主義者,他們在外交事務中并不是那么注重民主和威權之間的區別,他們不大接受這些。”汪舒明會后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指出,從這方面看,內塔尼亞胡未來會傾向于一種相對務實的、非意識形態化的對俄政策。


    內塔尼亞胡此前曾多次炫耀過自己與普京的親密關系。在2019年以色列大選投票前幾日,內塔尼亞胡高調與普京會面,還在競選廣告牌上印上了兩人的照片。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報道,就在內塔尼亞胡去年組閣失敗、貝內特宣誓就任總理后不久,俄羅斯駐以色列大使阿納托利·維克托洛夫帶著普京的一封私人信件訪問了內塔尼亞胡,信中描繪了他們“合作的時光”。消息人士稱,內塔尼亞胡讀了這封信,并對俄大使稱,“告訴普京總統,我很快就會回來。”


    不僅與普京關系“鐵”,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面前也是“紅人”,特朗普在任時多次做出有利于以色列的決定為內塔尼亞胡“助攻”。這也意味著,內塔尼亞胡與美國民主黨人的關系不會太好。

      

    “以色列右翼上臺后,(他們)和美國民主黨的關系肯定會大幅下降,雖然不見得會出現奧巴馬時期的那種危機,但是以色列右翼在外交和安全事務上的做法會把(他們)和民主黨的關系搞得非常緊張。”汪舒明表示,“這種情況下內塔尼亞胡也不可能追隨美國、打壓俄羅斯。”

      

    “但還有一個很關鍵的變量是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關系往哪里走,如果雙方大幅度提升安全合作,甚至俄羅斯幫助伊朗進行一些核項目等等,這樣就會逼著以色列選邊站。”汪舒明認為,總體上后一種可能性從現在來看相對較小,未來以色列可能會繼續采取相對務實的立場。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