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張嚴峻:杜金娜之死為俄烏沖突注入新的不確定性

    原文源于紅星新聞,2022年8月24日

    張嚴峻,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俄羅斯知名社會學家亞歷山大·杜金的女兒達莉婭·杜金娜,日前在一起汽車爆炸襲擊中身亡。杜金以反西方立場和“新歐亞主義觀點”而聞名,雖然在俄羅斯官方無太高地位,也并非如外界傳言是普京的“智囊”,但其思想在俄羅斯社會很有影響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俄羅斯部分政治精英的立場。杜金曾稱俄羅斯“未盡早恢復對烏克蘭的控制”,對于歐亞大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危險”。杜金娜的政治思想深受其父影響,俄烏沖突爆發后,這對父女高調表態支持俄對烏“特別軍事行動”,被西方多國列入制裁名單。


    俄烏雙方圍繞“兇手是誰”陷入了“互相指責”模式。俄聯邦安全局在不到48小時內迅速破案,宣布該案件系烏克蘭特勤部門準備和實施,執行者為亞速營成員娜塔莉婭·沃夫克,目前其已離開俄羅斯前往愛沙尼亞。烏克蘭方面當即予以否認,烏國防情報局聲明烏國民警衛隊未參與事件,并否認俄媒關于沃夫克曾在“亞速營”服役的報道。


    鑒于案件的諸多疑點,也有分析人士稱,杜金娜之死實則撕開了俄羅斯政壇的紛亂迷霧:案件本應由俄聯邦調查委員會負責,卻在未公布更多信息時由俄聯邦安全局“搶先破案”,凸顯了“俄羅斯強力機構間的緊張關系”。


    這一案件迅速外溢,除俄烏外,更有他國牽涉其中。俄官員稱,如果愛沙尼亞拒絕引渡沃夫克,俄羅斯將對該國采取“強硬措施”,愛外長直言俄方關于沃夫克的聲明是“挑釁”。鑒于俄愛兩國近期的緊張關系,只要沃夫克不離境,兩國必將陷入引渡拉鋸戰。


    有俄專家指出,杜金持親土耳其、親阿塞拜疆立場,不排除刺殺者是反土、阿人士。鑒于土俄正與美國爭奪在敘利亞的軍事話語權,有土方官員表示,刺殺案或有意打亂土俄在敘利亞“合作反美”的進程。相較而言,美國的態度則含糊不清,美官員拒絕就“美方是否知道這場襲擊的幕后主使”作答,“明確譴責一切以平民為目標的蓄意襲擊”,并稱俄方能夠得出“某些結論”。


    俄烏沖突持續半年以來,各方勢力暗中涌動。近期,頓涅茨克等地的軍事沖突仍在繼續,扎波羅熱核電站頻頻遭襲,戰場局勢非但沒有緩和跡象,反而朝著愈發危險的態勢發展。當前,俄烏雙方已進入相持和消耗的狀態。


    如果杜金娜遇刺事件由烏克蘭方面策劃實施,那么意味著其情報系統已逐步深入俄羅斯核心地帶,并試圖通過相關行動達到其政治目的。《紐約時報》此前曾發文稱,俄羅斯控制地區的烏克蘭“抵抗力量”正暗中訓練人員,加劇對俄后方的滋擾。俄羅斯國內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戰場上的形勢正在發生有利于俄羅斯的變化,其突破口很可能發生在即將到來的秋末。而突發的杜金娜遇刺事件,即便并非如很多人猜測將引發俄對烏的新一輪軍事打擊,也必然為俄烏沖突注入新的不確定性,并很可能成為俄烏沖突進一步外延的信號。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