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2年8月11日,我所副研究員柯靜接受上觀新聞采訪談美通脹削減法案,點擊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16770瀏覽完整視頻。
充其量不過是為美國人民預支了一個大餅。
近日,拜登政府在立法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上周在參議院獲得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預計本周五將在眾議院進行審議。該法案被媒體與學者戲稱為縮水版《重建更美好未來法案》,是拜登政府兩大核心經濟議程之一,也是拜登重要的競選承諾之一。即使拉出數百專家官員背書,但也難改法案名不副實的本質。該法案與削減通脹到底有多大關聯?民主黨人為何使出這一“障眼法”?拜登為何要如此匆忙推進它?
法案名不副實,拜登拿專家來背書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柯靜分析認為,從這個法案的核心內容來看,只看到投資和社會支出以及不確定的稅收等來源,很難直接聯系到削減通脹。雖然有近130位經濟學家,七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前財政部長、美聯儲的副主席等專家、官員來為法案背書,認為這部法案具有有效對抗通脹,降低美國家庭成本的功效。也就是說,雖然這個法案通篇說的都不是削減通脹的事兒,但是它會產生緩解通脹的結果。但事實上,結果卻存在很大的疑問,因為之所以產生通脹,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供需錯配。法案的一些內容在當前看來,充其量不過是美國為美國人民預支了一個大餅。
遠水難解近渴,通脹近幾年或還要上漲
部分為拜登政府背書的經濟學家還聲稱,法案可以持續削減赤字,可以通過降低總需求的缺口來降低通脹。但柯靜覺得這有些不著邊際。
一方面,拜登政府所號稱的削減3000億美元的赤字,主要是建立在未來十年內的增稅的收入和國稅局加強稅收執法的基礎之上,而法案的支出被提前到了未來的2到3年。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未來稅收到底有多少,會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目前的估算很難做數。另一方面,降低赤字與降低總的需求缺口之間的關系,其實也有一些牽強,未必會有一個直接的體現。根據賓夕法尼亞沃頓商學院的預算模型統計,來自藥品定價改革和國稅局執法大部分的收入要等到2027年才會有所體現。因此這個法案在2027年之前,非但不能帶來預期的赤字削減,甚至可能會在接下來四年之內帶來更大的預算赤字。這個分析的結論顯示,這個法案對于通脹的影響幾乎為零,還有可能在前幾年導致通脹略微的上漲。
民主黨人的“障眼法”:以另外一個名目示眾
民主黨人使出這樣的“障眼法”,背后的意圖是什么?
柯靜指出,作為《重建更美好未來法案》的縮小版,即便與當初的承諾相去甚遠,也仍然體現了拜登政府兌現選民承諾的意愿。而這種放棄原本法案名稱識別度的做法,不僅讓一部分搞不清楚情況的美國老百姓還以為《重建更美好未來法案》還在擱置之中,更將那些沖著了解法案到底是如何削減通脹的人們弄得云里霧里。
隨著美國中期選舉的臨近,百姓對于通脹的強烈不滿,已成為民主黨人和拜登政府最為棘手的政治難題。在這樣一個時刻,民主黨人又怎么能夠再將《重建更美好未來法案》拿出來招搖過市呢?為了讓民眾淡忘有關民主黨人對財政不負責任、大肆放水導致通脹激增的指責,法案只能以另外一個名目示眾。
匆忙推進:幫助穩住一部分民主黨的票倉
為什么民主黨人一定要趕在這個時刻點去推進法案呢?
柯靜表示,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當中,民主黨人可供選民審視的成績乏善可陳。中期選舉當中比較重要的指標是總統的支持率,還有當前的經濟。今年對通脹的關注顯然壓過對就業率的關注。對民主黨人來說,可供發揮的余地實在有限。如果不能夠在核心議程上再有所推進,那么能夠供民主黨人所利用的,恐怕只剩下溫和派選民對特朗普主義的厭惡,以及最高法院推翻羅伊案所帶來的漣漪效應。因此,哪怕用一個不倫不類、名不副實的“削減通脹”的名義,畢竟削減醫療成本和推動清潔能源的投資,能夠幫助穩住一部分民主黨的票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