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王健、吳澤林:在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中彰顯金磚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網 2022-07-20 

    6月23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成功舉行。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堅持合作發展,共同應對風險和挑戰。這為后疫情時代金磚各國深化經貿合作提供了重要指引。當前,一些國家實行“脫鉤斷鏈”,嚴重影響了供應鏈安全穩定。本次會晤核準了《金磚國家加強供應鏈合作倡議》(以下簡稱《倡議》),體現了金磚國家的責任擔當和主動行動,彰顯了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中的金磚力量。



    供應鏈不穩造成全球經濟動蕩
    近年來,因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影響,全球供應鏈安全穩定受到挑戰。這主要表現為疫情的起伏不定引發原材料產能下降、中間品供給中斷和物流受阻,導致供應鏈混亂。如全球“缺芯”現象自2020年以來延續至今,致使芯片價格上漲,交貨期限延長,企業大量囤積,擾亂了汽車、消費電子等多個關鍵行業。2021年,“缺芯”導致全球汽車減產超一千萬輛,多國汽車銷量普降超兩成。今年以來,烏克蘭危機使得本已受到重挫的全球供應鏈越發脆弱,并引發能源和糧食價格上漲,全球通脹加劇。當前,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通貨膨脹率超過8%,其中,美國和歐元區的通脹率分別高達8.6%和8.1%,創歷史新高。新興市場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在供應鏈危機中遭受更大沖擊,面臨更大的財政赤字、貿易逆差和通脹壓力。一些國家甚至出現了經濟危機、社會動蕩和債務風險。據世界銀行6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受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9%。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也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值下調至3%。
    但是,必須看到,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只是加劇了本已顯露的全球供應鏈危機。當前產業鏈供應鏈領域矛盾不斷加劇,問題根源在于美西方出于政治因素而采取的非經濟因素干擾。近年來,美國頻繁發起的貿易戰,擾亂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而且還將所謂的價值、安全、規范等嵌入其中,不斷將經濟問題意識形態化、政治化、安全化、聯盟化,企圖人為割斷全球產業鏈以遏制他國發展。例如,美國積極拉攏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地區組建芯片四方聯盟,試圖構筑反制中國的“半導體圍墻”。又如,美國依托“印太戰略”“印太經濟框架”以及美歐貿易和技術委員會,企圖構建關鍵技術供應鏈,升級出口管制和外資安全審查機制,以“友岸外包”將供應鏈轉移到“可信賴的國家”等,對中國實施“小院高墻”式精準技術脫鉤戰略。這從根本上違反了產業發展的自身規律,嚴重影響了跨國企業的正常經營運轉,加劇了全球供應鏈紊亂并引發一連串的動蕩,給全球經濟復蘇和未來發展帶來巨大風險和損害。據世貿組織測算,如果相互依存的世界經濟解體為兩個自成一體的貿易集團,全球實際GDP長期水平將降低約5%,這比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更大。



    金磚國家是全球重要供應鏈節點國家
    經過多年發展與合作,金磚國家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成為新興市場國家的主要代表和全球重要供應鏈節點國家,在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增強供應鏈韌性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如今,金磚國家的經濟總量占世界的25%,對世界貿易的貢獻率為18%,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遠高于七國集團等發達經濟體。
    巴西是南美洲貿易大國,在全球農產品和礦物資源供應體系中的戰略地位十分突出,其鐵礦石和石油儲量居世界前列,大豆產量約占全球的38%,咖啡產量占全球三分之一,食糖產量占全球近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世界的近一半。南非扼印度洋和大西洋交通要沖,是非洲的貿易大國,其物流網絡也是周邊國家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作為世界五大礦產資源國之一,其鉑族金屬、鉻礦石等多種礦產的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是全球采礦供應鏈的中心之一。依托較強的工業基礎,南非已成為汽車及零部件制造和進出口的主要國家,是全球汽車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區域集成中心。印度是連結東亞、非洲和中東的交通樞紐,在藥品和軟件等產業上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印度是仿制藥市場的中心,并由此帶動其在全球原料藥供應鏈中占據重要地位。印度軟件出口全球占比達20%,軟件外包產業占比達到50%,深刻影響著全球軟件供應鏈。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是連接歐亞大陸的橋梁,也是當今中歐班列的物流樞紐。憑借其在能源、木材、礦產等原材料方面的稟賦優勢,以原材料出口前向參與模式融入全球供應鏈,尤其是在全球能源供應鏈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國深度參與全球供應鏈,并始終是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力量。中國的超大規模單一市場加上門類齊全的制造業體系,造就了中國經濟獨一無二的強大競爭力,構筑了穩固的全球供應鏈和產業分工格局。中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22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中國工業增加值連續12年世界第一。中國是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2021年貿易總額接近40萬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3.5%。疫情發生后,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世界范圍內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提供了國際社會運轉必需的抗疫物資、生活用品、工業產品等,成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器”。



    深化金磚國家供應鏈合作
    《倡議》提出了支持包容和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加強有利于供應鏈穩定、多元化和韌性的投資合作,深化疫苗合作,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服務貿易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強化技術標準和規制合作,支持中小微企業等12條具體合作舉措,充分凝聚金磚國家努力維護供應鏈的開放、高效、穩定、透明、可靠和韌性的共識。今后,金磚國家要不斷深化供應鏈合作,進一步推動《倡議》落地生根。
    一是要積極開展抗疫合作,構筑“金磚防線”。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不僅造成公共衛生危機,而且也影響到全球供應鏈的穩定。為此,金磚國家不斷創新抗疫合作方式和機制,各國之間就疫情防控、信息分享、檢測試劑、疫苗和藥物研發生產等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今后,金磚國家應充分發揮金磚國家疫苗研發中心這一平臺的功能,深化疫苗合作,確保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努力彌合全球“免疫鴻溝”,并不斷提升金磚國家防控傳染病和應對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以“金磚防線”減少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
    二是要支持多邊貿易體系,發出“金磚聲音”。針對日益嚴重的逆全球化趨勢和部分國家實施保護主義和單邊措施,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的行為,金磚國家共同發出了堅定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金磚聲音”,重申支持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積極參與世貿組織改革,強調應恢復兩級審理的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前不久,金磚國家團結合作,有力推動了世貿組織第12屆部長級會議(MC12)就世貿組織改革、疫情應對、糧食安全、漁業補貼、電子商務等重要議題達成一攬子協議,捍衛了國際貿易中的多邊主義價值。
    三是要推動投資貿易合作,塑造“金磚價值”。金磚國家具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中國的制造業、俄羅斯的能源行業、巴西的礦業和農業以及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優勢明顯。金磚國家應堅持行動導向,加強有利于供應鏈穩定、多元化和韌性的投資合作,支持國家和區域生產能力升級和多元化的努力,特別是在加強公共衛生治理,攜手推進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新興領域務實合作,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共同塑造金磚國家價值鏈未來,推動金磚國家與世界分享機遇,為后疫情時代的經濟復蘇注入動力。
    四是要加強互聯互通建設,提升“金磚效率”。金磚國家要提升互聯互通“硬件”和“軟件”水平,打破邊境管理、運輸和通訊基礎設施、營商環境等供應鏈壁壘。研究表明,僅僅改善邊境管理和運輸、通訊基礎設施,就能促進全球GDP增長5%,全球出口額增長15%。為此,一方面要積極發揮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作用,加大在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另一方面,還要提高貿易便利化、在海關手續、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等議題上加強溝通協調,不斷提高金磚國家之間供應鏈的運轉效率。
     (王健,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吳澤林,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