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西方媒體極力渲染所謂“聯手反擊中國”的氛圍,這次峰會上的種種細節還是暴露了美日各自的小心思。
終于,見上了。
在等待了3個月之后,日本首相岸田總算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了正式的會晤,盡管是在線上。
拜登與岸田線上會晤。圖源:GJ
談同盟關系、說經濟議題、論安全合作,而“中國”也是兩人此次線上峰會繞不開的話題。
盡管西方媒體極力渲染所謂“聯手反擊中國”的氛圍,這次峰會上的種種細節還是暴露了美日各自的小心思。
退而求其次舉辦線上峰會
花了三個月時間,才換來一場線上會晤。
自去年10月就任日本首相以來,除了在英國舉辦的格拉斯哥氣候變化大會期間同拜登短暫地見過一面,岸田與拜登的第一次正式會晤就遲遲未能落實。
盡快同最重要盟友美國的總統會面,是每個新就任的日本首相必須要做的事。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夢雪表示,岸田希望同拜登面談。
但對拜登而言,同新任日本首相正式會晤卻并不是那么迫切的一件事。但在過去一年里,拜登兩度出訪歐洲。“在美國的優先級排序中,日本的地位并不夠高。”王夢雪表示,在這種背景之下,加之新冠疫情的原因,退而求其次舉辦的線上峰會更多是一場儀式性的會晤,以及政策的再確認。
這場美日領導人的峰會長達80分鐘。
根據白宮在峰會后發布的聲明,兩國領導人明確了對美日同盟關系的承諾,兩國將在應對新冠疫情、網絡安全、核不擴散、朝鮮半島和烏克蘭局勢、經貿等領域加強合作。雙方同意設立由日本外務大臣、經濟產業大臣以及美國國務卿、商務部長組成的經濟“2+2”磋商框架,加強在經濟安全保障和氣候變化議題上的合作。雙方還強調了美日印澳“四邊機制”對于推進印太地區所謂“自由開放”的重要性,而岸田更是向拜登發出了訪日邀請。
西方媒體不斷渲染,稱這是去年10月岸田出任日本首相以來,兩人的第一次“實質性交流”,“花了很多時間談及‘中國’”。
在結束峰會后,拜登更是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現場照片。照片里的拜登堆著笑,岸田也含蓄地笑著,氣氛看起來還不錯。
或在涉華議題上更多發聲
這場隔空會面達成的各種“共識”背后,其實也是美日的各取所需。
“拜登總統希望人們清楚地知道,從外交到軍事安全,以及貿易問題上,他將繼續在加強我們在印太地區的合作。”對于這場會晤,美方的一名高級官員這樣對《日本時報》的記者描述。但實際上,拜登希望通過對日承諾換取日方在當下最緊要的俄烏問題上的支持。
只是,對于與自身利益并不直接相關的俄烏問題,岸田雖然在口頭上表示支持,但并未提及是否也要對俄羅斯采取制裁措施。
在共同應對中國崛起上,日本盡管同美方一唱一和,但也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在王夢雪看來,中國崛起給日本造成的不適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所謂“中國威脅”在日本看來更是推動修改和平憲法、走向所謂“正常國家”的最好借口。
美國海軍同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日本南部海域舉行聯合軍演。圖源:路透
而對于岸田來說,他當下更關心的是日本本國面臨的問題,例如經濟安保議題。
王夢雪解釋說,“宏池會”出身的岸田文雄重視經濟議題,看到了大國競爭對日本經濟的波及,認識到了改變關鍵產業供應鏈過度集中的必要性。新的經濟“2+2”磋商框架正是為此而設立,而這也將充實強化印太戰略的經濟方面,但更是配合岸田自己的經濟安保政策布局。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岸田將為夏初舉行的參院選舉而忙碌,而備受疫情和經濟問題困擾、推行法案屢屢受阻、支持率持續下滑的拜登則需要為11月的中期選舉做準備。
在各自都被國內問題拖累的背景之下,王夢雪認為,美日可能會在印太戰略、“四邊機制”上越走越近,或許會在涉及中國的話題上更多地共同發聲。但她也指出,中日經貿目前看來并沒有因日本官方的表態受到顯著影響。
王夢雪表示,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中日之間經濟合作的潛力將進一步釋放,而中日合作的意義也將更加凸顯。在這一背景之下,日本更應當同中國一道共同維護兩國合作的大局,保持雙邊關系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