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彭梟:在規范與實力之間——德國對外戰略中的災難外交




    內容提要


    災難外交既具價值規范底色,又有實力政治導向。德國是災難援助與減災合作大國,隨著多類災難日益威脅人類社會,德國不斷加強其災難外交的力度與規模。作為一種重要的對外戰略形式,災難外交對于當代德國的崛起具有積極的輔助作用。本文將災難作為分析基點,剖析災難外交實現國家利益的路徑。在互動關系的路徑下,德國利用災難的窗口期,以災難外交修補與大國之間的關系裂痕,借助非常規的災難外交手段促進關鍵地緣政治棋局中與對方棋手的關系,并在大國競逐的地緣斷裂帶實現影響力的突破。在制度布局的路徑之下,首先,德國通過迎合倡議或利用特殊身份,在已有的防震減災制度內實現權力增長,并在巴爾干、中東、北非等西方外圍地帶推進制度規范,以“守制”的形式在謀求西方整體價值利益的基礎上突顯德國的主導權。其次,德國借助災難救助本身的文明性和塑造性特征,在最大化減少國際非議的基礎上,在非洲、印太等政治后發地區和國家進行災難外交“創制”,輸出治理模式,提升國際影響力。德國著眼于本國務實利益,努力拓展戰略空間、積極與大國競奪,但在關鍵節點則遵循西方的價值準繩。災難外交戰略適配于德國“柔性崛起”的現實需要,加速其國家復興。


    點擊 http://ies.cass.cn/cn/periodical/202112/W020211210472404506160.pdf  閱讀全文。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