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朱杰進教授應邀參加我所青年學術交流中心第二期“論文工作坊”,并做了題為《新興領域全球治理改革》的主題報告。活動由中心主任葉成城副研究員主持。
朱杰進教授在講座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學術問題,即“同樣是針對美國主導的新興領域全球治理,為什么中國會選擇不同的改革路徑?”朱杰進教授借鑒了凱瑟琳·西倫的歷史制度主義路徑,提出將改革路徑的分為四類,試圖以此來超越傳統國際關系理論中基于“現狀國”和“修正國”的簡單二分法,最后給出了基于以上四種類型的過程追蹤和案例比較。
國際所張群博士探討了在國際經濟治理中大國制度博弈策略的選擇機制,基于預期目標和預期時效兩個維度,將大國制度競爭策略劃分為適應、脅迫、規制、遏制等四種類型,考察了不同類型的特征和實施條件。
國際所王夢雪博士討論了當前日本基礎設施出口戰略的主要特征,認為該戰略下的官民合作,本質上是一種官方與非官方部門支持經濟外交政策目標實現的互動關系模式。這種官民合作能給我國在海外基礎設施項目推進帶來有益的啟示。
朱杰進教授給所內兩位青年科研人員的工作論文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國際問題研究所、世界經濟研究所、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的十余位青年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共同參與了此次交流和討論。未來青年學術交流中心將繼續推動學術交流和論文工作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