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廉曉敏:中俄關系的影響變量與發展定位

    原文源自2021年10月25日廉曉敏在“未來十年的俄羅斯與世界”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廉曉敏,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照片由會議主辦方提供


    最近“中俄不是盟友,勝似盟友”上了熱搜,這其實是外交部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的一個答案。俄羅斯的官媒對于我們國家外交部發言人的這種說法也有報道,這其實也確實體現了中俄之間這種關系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俄羅斯方面對于我們國家的態度還是很關注的。現在網絡輿論場上對于國家間關系的描述往往過于簡單,讓大眾對國際格局和國際關系形成這樣的認知建構是否真的好仍有待商榷。中俄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水平,這種說法是符合事實的,但這個背后的邏輯是過去的歷史充滿了太多的復雜糾葛。歷史不可能開倒車,所以我們今天需要展望未來10年的中俄關系及其影響變量。


    第一,國力的動態變化。中國正在加速崛起,是亞太地區力量增長最迅猛的國家,這是不能忽視也不應忽視的一點,對此俄羅斯也不會等閑視之。第二,大國間互動關系,尤其是中俄與美國的關系。不管中國還是俄羅斯,兩個國家對外關系當中的大國排行榜中,其實美國都是首位的。當下在對俄與對華的外交政策的選擇上,美國政界尚存爭議,也存在利益沖突。對美國來說,未來它是對付中國還是俄羅斯,還是說兩個國家一起對付,我覺得美國可能自己也沒有想的特別明白。但是總的來說其實對美國來說,不管是中國還是俄羅斯,他可能都看不順眼。當下,在中美博弈加劇的態勢下,中俄關系良性發展對中國利好。第三,能源轉型。未來10年,俄羅斯能否在能源轉型浪潮中,保持其對中國及歐洲的價值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能源替代是未來大勢所趨。科技變革帶來的能源替代是一種革命性的進步,傳統的石油天然氣不再是完全不可替代的一種生產要素。那從能源可替代性角度講,俄羅斯對于我國其實就失去了它作為一個能源提供國的價值。此外,俄羅斯可能對歐洲也失去了價值,但是這種能源變革在未來10年能否真正達到,這個難以預料。第四,國際格局多極化抑或多中心化。我認為其實這兩個狀態是有區別的,多極化是不同的多個點之間形成力量張力,注重各個極點之間的相互依存;而多中心化是每個中心形成不同渦旋,持續吸附周邊力量,壯大自我,并注重各個中心之間的力量爭奪,這樣才能形成一個穩定發展的中心。盡管在目前國際格局中,中俄官方依舊倡導多極化,但不排除未來俄羅斯轉向多中心化的可能性。第五,局部戰爭爆發等不可抗因素。歐亞地區內,俄烏關系走向、北約東擴步伐等問題都可能會對中俄關系產生系統性、綜合性的影響。


    未來10年,中俄之間盡管存在競爭,但一定不能走向敵對,雙方在回首過去時,更應認清兩國對彼此的重要性并珍視當下的高水平關系。其實現在雙方經過了這些過去的歷史的發展,應該都能認得清楚兩國如果真的交惡的話,對雙方都沒什么好處。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