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難民聚集在靠近波蘭邊境的白俄羅斯格羅德諾州。新華社發
點睛
今年8月以來,為進入德國等西歐國家,越來越多來自中東的難民取道白俄羅斯進入歐盟成員國波蘭和立陶宛。波蘭政府已在邊境部署大約1.5萬名士兵,立陶宛也于此前宣布在立白邊境實行緊急狀態,歐盟更是出言威脅將加強對白俄羅斯的制裁。一些白俄羅斯鄰國甚至擔心,邊境難民危機或會升級為軍事對抗。這場危機的癥結究竟在哪?如何才能給緊張的局勢降溫?
氣溫降至0℃以下,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上的局勢愈發緊張。來自中東的難民正試圖通過白俄羅斯進入歐盟國家,然而在邊境線受阻,正同波蘭軍隊對峙,沖突隨時有升級的可能。多家媒體報道指出,由于邊境地區沒有足夠食品、水和醫療保障,再加上需要躲避波蘭和立陶宛方面的抓捕,難民處境艱難,已有多人死亡。13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下令在靠近波蘭邊境地區聚集的難民點搭建帳篷,并為難民分發救援物資。
邊境局勢是白俄羅斯和歐盟關系的一個縮影。自去年白俄羅斯政治危機以來,歐盟對其的制裁不斷加碼,盧卡申科試圖通過“難民牌”增加與歐盟談判的籌碼。但究其根本,此次邊境難民危機實則是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的深層次危機。身處歐盟與俄羅斯的夾縫中,邊境難民危機何解,白俄羅斯政局向何處去,癥結或許并不在白俄羅斯本身。
繞道東歐的難民
進入歐洲的難民多來自中東,過去主要經地中海、南歐諸國前往西歐、北歐的高福利國家。而幾個月以來,試圖從東歐方向,經由白俄羅斯進入歐盟國家的移民數量有所增加。
據俄媒報道,2021年初以來,已有3萬多名難民試圖越過白俄羅斯邊境進入波蘭。今年8月起,開始有難民滯留在白俄羅斯和波蘭邊境。波蘭國防部已在邊境地區部署了約1.5萬名士兵,協助邊防部門處理難民危機。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向南方日報記者介紹,白俄羅斯是個內陸國家,但由于與歐盟成員國波蘭、立陶宛和拉脫維亞比鄰,理論上使其成為非法移民進入歐盟國家的通道之一。過去,由于白俄羅斯實行嚴格的簽證管理政策,使得取道明斯克進入歐盟國家的難民數量很少。
今年6月底,白俄羅斯宣布暫停“東部伙伴計劃”,停止履行其與歐盟之間關于阻止難民入歐的協議,此后就有來自敘利亞、阿富汗等地的難民零散穿越邊境。7月,為了反擊歐盟的全面經濟制裁,盧卡申科宣布在難民問題上采取“不合作”立場。8月中旬,白俄羅斯放寬對中東和非洲國家的簽證限制,并運行多個直飛航班,大量難民由此飛往明斯克,并尋求從明斯克進入歐盟國家。
波蘭總統杜達指責白俄羅斯制造了針對波蘭和歐盟的難民危機。立陶宛方面則指責明斯克組織了移民流動,并將這一行為稱為“混合侵略”。但盧卡申科表示,西方制裁使白俄羅斯“無錢也無力”限制非法移民涌入歐盟國家。
針對歐盟的制裁威脅,盧卡申科表示,如果歐盟對白俄羅斯采取行動,白方“一定會進行回應”,比如切斷俄羅斯經由白俄羅斯和波蘭運送至歐洲的天然氣管道。
一個聲音的歐盟
對于此次邊境難民危機,歐盟各國目前以共同立場發聲。
多家媒體報道,10日,正在美國訪問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華盛頓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后表示,下周歐盟將擴大對白俄羅斯的制裁范圍。這將是歐盟對白俄羅斯的第五輪制裁。
“顯然,西方國家試圖團結應對難民危機,包括美歐協調對白俄羅斯的制裁,但這些舉動更多是象征性的。”華東師范大學周邊中心科研主管、白俄羅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萬青松分析,西方多數國家的內部事務和問題纏身,使其卷入白俄羅斯事務的程度有限,影響白俄羅斯內部進程的能力更是顯著下降。
而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嚴峻指出,即使在歐盟內部,各國立場也并不完全一致。“歐盟各國中,波蘭、立陶宛基于歷史和現實原因,反應最強烈。”張嚴峻說,“與這些‘新歐洲國家’不同的是,德法等‘老歐洲國家’在對白立場上較之更穩妥。尤其在對俄立場上,‘老歐洲國家’顯然不想把局面鬧得太僵。”
11月10日、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連續兩日通電話。俄方的態度是“不愿意”直接干涉這次難民危機,但表示愿意保持與德國的溝通,也建議歐盟就難民問題恢復與白俄羅斯直接對話。
“可以預見,如果難民危機持續且對歐盟成員國的消極影響越來越大,歐盟內部的分歧將會更加凸顯。”萬青松說。
張弘指出,難民的目的地并不是波蘭,而是福利待遇優厚的北歐和西歐國家,“表面上看是波蘭在拒絕難民進入,背后實際上是歐洲富裕國家不想再背上‘難民包袱’”。
身處俄歐夾縫中
此次的邊境難民危機,是一段時間以來白俄羅斯和歐盟緊張關系的集中爆發。“歐白關系緊張由來已久。”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副所長韓璐告訴南方日報記者,歐盟指責白俄羅斯民主人權問題,長期對其進行經濟制裁,特別是2020年8月,白俄羅斯總統選舉引發大規模示威抗議,在西方的推波助瀾下,白俄羅斯陷入動蕩。美國和歐盟以選舉舞弊等為由對白施加新制裁,導致白經濟形勢雪上加霜,政治上更加孤立。同時,歐盟又給予白反對派巨大的物質和精神支持,對白政治穩定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歐盟與白俄羅斯關系緊張,是美國、歐盟與俄羅斯三方激烈博弈的縮影,其背后體現的是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的深層次危機。”萬青松表示。
普京在13日播出的電視專訪中回應部分西方國家批評俄羅斯牽涉此次邊境難民危機:“我想要所有人知道,我們與此毫無干系。”他還表示正是西方國家的中東政策導致大量非法移民涌入歐洲。
張嚴峻分析,美國拜登政府上臺以來,持續煽動烏克蘭、格魯吉亞和摩爾多瓦等國加入西方陣營。在西方煽動下,前蘇聯地區的幾大板塊基本已脫離俄的掌控,如果把白俄羅斯也拉入西方陣營,就能進一步削弱俄在歐亞地區的地緣政治地位。
“在美、歐看來,白俄羅斯本身對歐洲不是一個大的威脅,而是在俄羅斯的支持下才能走到地緣政治博弈場上與西方對峙。”張嚴峻說,由于特殊的地緣政治位置,白此前長期奉行東西平衡外交政策,在俄、歐之間不斷游走。去年政治危機后,白外交方向已有了十分明顯的偏向,即選擇與俄加強合作。
此次邊境難民危機何解?
張弘表示,難民危機的解決很可能是以協商的形式,“不排除未來俄羅斯、白俄羅斯與歐盟構建一個多邊的難民對話機制”。
萬青松則認為,就此次難民危機而言,一方面,白俄羅斯的用意顯然是試圖“強迫”歐盟與其對話,包括將其作為與歐盟談判減輕制裁、減少干涉白俄羅斯內政、承認白俄羅斯總統合法性的“籌碼”;另一方面,白俄羅斯顯然清楚西方的主要關切在于其最終完全“倒向”俄羅斯,這將會打破俄羅斯與西方關系的“脆弱平衡”,因此,白俄羅斯也會主動尋求有利時機改善與西方關系。
張弘還提到,難民問題究其根源,在于發展不平衡和地區不穩定,除了對難民進行人道主義援助,更需有效解決貧困及社會穩定問題,特別是消除難民來源國的沖突根源。“解決包括難民問題在內的全球性問題,需要回歸多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