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如果數據“不夠好”,美國可能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在美國的施壓之下,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臺積電,以及韓國芯片巨頭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最終還是向美國商務部提交了供應鏈資料。
根據外媒的報道,幾家企業均沒有提交客戶資料等敏感信息。
但美國會就這樣結束這場勒索嗎?
截止日當天她還在施壓
過去兩周時間里,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很忙。
她忙著親自給包括三星、臺積電、SK海力士在內的“供應鏈中所有企業的首席執行官”打電話,要求對方按照美方的要求在11月8日前“自愿”提交包括庫存、產能、采購和銷售,以及客戶信息等26個與供應鏈有關的機密數據。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圖源:路透社
在8日接受路透社采訪時,雷蒙多看起來對結果“樂觀”的表態中透著絲絲威脅:“所有首席執行官都向我保證,他們將向我們提交有力且完整的數據……到目前為止,他們都很配合,并表示他們會向我們發送我們所要求的內容。”
她表示,美國似乎不需要動用《國防生產法》迫使相關企業“配合”。但在彭博社看來,這不過是換一種方式,重申美方的威脅。
一只手已經伸進“工具箱”
雷蒙多指向的企業,尤其是在美國以外地區的企業都很清楚,把機密的商業數據統統交出去意味著什么——不再有秘密,相當于“裸奔”。
而所謂的“自愿”只是一種說辭。
面對美方的威脅,企業紛紛還是選擇了妥協,差別僅僅只是留白多少而已。
市場占有率最高的芯片代工廠臺積電稱,向美方提交信息時沒有透露客戶的詳細信息。三星電子則表示:“在與美國商務部協商后,(三星)沒有披露客戶信息。因為合同條款不允許我們披露。”據《韓國先驅報》報道,三星和SK海力士都表態會盡量少地提交有關客戶、銷售和庫存等敏感信息,省略相關詳情。以色列的芯片代工廠塔式半導體則以“同客戶的保密協議”為由,拒絕透露客戶信息、庫存、產品價格和過去一個月的銷售額等數據。
SK海力士推出的人工智能芯片。圖源:彭博社
不過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柯靜表示,盡管有所保留,但從企業提供的其他信息,依然可以推算出包括客戶信息和需求、技術瓶頸、發展戰略方向等商業機密。
“企業數量多且分散,無法統一對抗美國政府的無理要求。”柯靜認為,美方勢必會再次施壓,直至滿意為止。
而事實上,這45天來,雷蒙多一直在用《國防生產法》以及放有“大棒”的“工具箱”作為威脅。8日,她更是公開將一只手伸進了“工具箱”,表示如果數據“不夠好”,美國可能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
提升半導體供應鏈的透明度,了解供應鏈韌性,應對全球持續的汽車芯片短缺問題,是美國為這番無理要求給出的借口。美國媒體宣稱,拜登政府是迫于芯片的主要消費者——汽車行業的壓力才出此下策。
而白宮和雷蒙多正在催促國會在年底前批準520億美元以推動美國的芯片制造。“它必須發生,這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雷蒙多說。
這讓人很難不深究美國要求芯片企業提交信息的真實目的。
柯靜表示,此舉為將來美國更沒有底線的做法“做出榜樣”,或許會開啟潘多拉的魔盒。
在此情形之下,相關企業有必要抱團、制定相應的行業規則、共同進退。而美國的盟友們也可能會感到膽戰心驚,更加現實地看待今日美國的種種承諾,因為“美國優先”的本質并不會改變。
換一種形式繼續“美國優先”
然而諷刺的是,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7日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依然表示,總統拜登已放棄了前總統特朗普高呼的“美國優先”原則。他甚至用“明確拒絕”這個詞來說明拜登在“美國優先”問題上的立場。
對此,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李開盛表示,給事實上強制性的手段冠上“自愿”的帽子,其實正反映出美國外交的虛偽性,它依舊在堅持“美國優先”的原則。
“美國時時刻刻首先以本國利益為準,只不過是換了一種說法。”李開盛表示,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虛偽性,也源自于美國外交中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孤立主義和國際主義之間的悖論。“最終的結果便是,在利益面前,‘美國優先’隨時都會跳出來。”
李開盛表示,國際社會需要看到美國這般雙重標準和虛偽的一面,并給予更多關注。他注意到,當美國試圖以這般手段挑起“芯片戰爭”時,一些國家和地區不僅沒有給予及時有力的反應,反而拿起放大鏡審視和批評中國。“這也是國際社會仍然缺乏公平正義的一種表現。”李開盛說,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國際秩序任重而道遠,而美國對此負有主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