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源自上觀新聞,2021年9月12日
原標題:跳過“9·11就職大典”,阿塔臨時政府低調啟動
潘光,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塔利班也在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頭過河。”
9月11日,此前風傳的阿富汗塔利班臨時政府的“9·11就職大典”并未上演。
相反,在美國隆重紀念“9·11”恐襲20周年時,阿塔只是在阿前政府的總統府低調舉行儀式——升起塔利班的旗幟,以此正式開啟執政。
為何改變計劃
9月11日,塔利班的標志性旗幟——印有《古蘭經》經文的白底黑字旗,在阿富汗前政府的總統府飄揚。
據美聯社報道,塔利班文化委員會多媒體負責人艾哈邁杜拉赫·穆塔基說,當地時間11日上午11時,新任代理總理穆罕默德·哈桑·阿洪德在儀式上負責升起塔利班的旗幟,標志著由33名成員組成的塔利班臨時政府正式開始工作。
這一幕與最初預想的“9·11就職大典”相去甚遠。
最初,俄新社在9月8日以塔利班消息人士的說法報道稱,阿富汗臨時政府擬于9月11日舉行就職典禮,并已邀請俄羅斯、中國、卡塔爾、土耳其、巴基斯坦和伊朗出席。
面對俄羅斯塔斯社的求證,阿塔發言人沙欣8日留下模棱兩可、充滿懸念的回答:“我不掌握關于此事的細節。”
10日,阿富汗塔利班文化委員會成員伊納穆拉·薩曼加尼在推特上發文“辟謠”,否認這一消息,并稱就職典禮數日前已被取消。
同日,塔斯社報道,俄外長拉夫羅夫周五表示,“他們(塔利班)宣布了就職典禮,后來又修改了計劃”。
由于今年9月11日的敏感性和特殊性——“9·11”恐襲20周年、美國撤軍結束20年阿富汗戰爭、塔利班20年后東山再起,阿塔臨時政府的“9·11”就職典禮受到廣泛關注,被視為具有象征意義。輿論甚至解讀為,阿塔想要借此對抗、挖苦美國。
對于塔利班取消“9·11就職大典”的原因,外界也在猜測。
據《華盛頓觀察家報》報道,有消息稱俄羅斯敦促塔利班不要在9月11日舉行就職典禮,但這一消息未經證實。
《今日印度》網站援引俄媒報道稱,美國和北約施壓阿塔與西方溝通的“橋梁”卡塔爾,要求其建議塔利班不要舉行任何就職典禮,因為這會被認為“不人道”,且有可能阻礙塔利班新政權獲得國際社會認可。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阿塔取消“9·11”就職典禮或是多方權衡、三思而行的結果。
蘭州大學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表示,比起是源于俄羅斯或卡塔爾的外部壓力,更有可能是塔利班權衡各方面影響后作出的決定。一是此舉會刺激美國,或將招致美國施加進一步的制裁壓力,甚至威脅發起遠程軍事打擊。二是對國際社會也是挑釁,將影響國際社會承認塔利班政權及后續人道主義援助,同時也會導致國際制裁風險。三是預料到受邀國恐怕不會前來參加,將有損就職儀式效果。
阿富汗問題專家、中國中東學會高級顧問、上海社科院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潘光表示,除了考慮到刺激美國之外,阿塔可能還有其他一些顧慮。其一,可能影響與一些國家的關系。塔利班此前放風稱,邀請六國參加就職典禮,其中未包括阿聯酋等其他國家。對塔利班來說,邀請哪些國家前來很難掌握,一旦處理不當,難免會影響未來與這些國家的關系。其二,對外部輿論反應有所顧忌。其三,內部尚有許多事情有待處理,包括如何完善新政府,使其體現包容性。
此外,還有分析指出,塔利班決定“跳過”就職典禮,是為避免浪費資源和金錢,以便專注于執政。
“摸著石頭過河”
雖然9月11日沒有出現傳說中的就職大典,但是,當天隨著昔日總統府的“改旗易幟”,阿塔組建的臨時政府正式按下啟動鍵。
阿塔方面表示,成立臨時政府是為了盡快恢復社會和經濟秩序。
不過,接手一個長年戰亂、積貧積弱,有三分之一人口每天生活費不足2美元的國家,阿塔在治理上恐怕很難取得軍事上“風卷殘云”的“戰績”。
潘光指出,對“手中缺糧”的阿塔來說,經濟民生、財政金融是當前所面臨的最嚴峻、緊迫的挑戰。
眼下,阿富汗國內財政、金融形勢不容樂觀。
過去20年,阿富汗政府約80%的財政預算由美國和國際組織提供。目前,美國已凍結阿富汗中央銀行在美近100億美元資產,以此限制塔利班獲得資金。
另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稱,阿富汗央行下令銀行匯款只能用本地貨幣支付,作為保存稀缺美元的最新舉措。
外界預計,阿富汗尼對美元恐將加速貶值,從而推升通脹。在8月15日塔利班接管喀布爾之前,阿富汗尼兌美元的匯率約80比1,未來可能會跌至100比1。
在此背景下,阿富汗民生堪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9日發布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若無人道主義和財政援助,一年之內,阿富汗將陷入“普遍貧困”,貧困率將從現在的72%上升至97%或98%的水平。
此外,阿富汗還面臨糧食危機。世界糧食計劃署在阿富汗糧食庫存最早可能在9月耗盡。所幸,中國、阿聯酋、卡塔爾已向阿富汗提供援助物資,解其燃眉之急。
從中長期來說,阿塔政權還面臨安全穩定、民族和解的內部變數,以及國際社會承認的外部難題。
國內,在安全方面,反塔武裝、極端組織將影響阿安全局勢,干擾塔利班執政。
盡管塔利班宣布已控制反塔武裝盤踞的潘杰希爾省,但是后者不僅加以否認,還誓言繼續抵抗。
朱永彪認為,反塔武裝能堅持多久,關鍵要看能否挨過今冬。如果經過漫長冬季,塔利班仍未“平叛”,屆時外部勢力或將介入并下注反塔力量。目前,反塔勢力之所以未成氣候,主要在于未獲外部支持。
潘光表示,反塔力量已化整為零,改成打游擊,無法與塔利班正面對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反塔武裝未來可能會將塔吉克斯坦作為自己的后方基地。
極端組織也是蠢蠢欲動。潘光指出,面對“伊斯蘭國”“烏伊運”“東伊運”,以及巴基斯坦塔利班在阿富汗的存在和活動,阿塔能否落實同一切恐怖組織劃清界限、將它們趕出阿富汗還有待觀察。
在民族和解方面,如何協調阿國內各派別力量也是一大執政課題。俄羅斯《消息報》網站文章分析,塔利班主要依賴占阿富汗人口42%的普什圖族。將其他民族和派別的代表納入國家治理體系非常重要,否則混亂和內戰的風險將不可避免。
但是,分析人士認為,彌合民族矛盾、保障少數民族權利絕非易事。“阿富汗其他民族,如塔吉克族、哈扎拉族與塔利班的隔閡非一朝可解。”潘光說。
至于外部挑戰,國際社會何時承認阿塔政權、美國會否施加制裁都還存在不確定性。
潘光認為,目前尚無國家承認阿塔政權,僅表示愿意保持關系、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等。總體而言,國際社會希望阿塔建立開放包容的政治架構,美國、西方還關注人權問題,周邊國家又擔心反恐和邊界安全問題。阿塔政權若要獲得國際社會承認,未來還需回應這些關切。
朱永彪表示,阿塔還面臨美國制裁的壓力。由于阿塔推出的臨時政府名單上有被美國視為恐怖組織的“哈卡尼網絡”成員,不排除美國將來會動用制裁大棒。而美國的制裁與國際社會的承認將與阿塔治下的阿富汗能否成為正常國家、能否獲得外部援助和資金密切相關。
此外,分析人士還指出,阿塔執政能力也將經受時間考驗。
據塔斯社報道,俄外長拉夫羅夫說,在阿富汗政治進程的包容性、新政府的就職典禮等問題上,塔利班“每天都在改變他們的計劃”。
分析人士認為,俄外長所透露的信息反映出,作為一個新生政權,且距離接管國家尚不滿一個月,阿塔還在執政道路上摸索。
朱永彪指出,時隔20年再掌權,阿塔所面對的已不是20年前的阿富汗。一方面,過去,塔利班可以利用較低成本管理所控制的地區,比如“借力”阿富汗政府、國際援助;但如今,昔日政府已不復存在,相反塔利班將承擔之前政府的所有職責,而國際援助卻在縮水。另一方面,塔利班以前主要控制農村地區,現在還要管理城市,面對受過教育的城市人口。在新形勢下,塔利班并未做好準備,內部極度缺乏現代化管理人才。
在潘光看來,阿塔在軍事、安全方面具備優勢,但是經濟、社會治理能力不足。臨時政府目前只是采取臨時措施,一切仍處于調整、變動之中,難言穩定。“塔利班也在走一步看一步,摸著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