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胡志勇接受環球時報采訪談莫迪政府監聽丑聞

    原文源自環球網,2021年8月30日
    原標題:“間諜黨”!莫迪政府監聽丑聞引議會騷亂 專家:印政黨體制難實現國家長遠發展
    胡志勇,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美國借涉疆涉港事務,炒作所謂人權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遭到中國的強硬應對。美國在涉疆涉港問題上不能如愿,更突顯美國‘又壞又蠢’的可笑做派。”沈逸認為,自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美國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的系統問題不斷暴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政府抗疫不力、“退群”“甩鍋”的事實,更是讓美國的國際形象嚴重受損。自由民主的樣板房塌了!美國曾經打造的“民主自由能帶來幸福美好生活”的邏輯被現實擊穿,“美式價值觀”在全球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印度莫迪政府涉嫌利用以色列間諜軟件“飛馬”實施竊聽觸發的政局亂象仍在持續。在7月19日至8月11日印度聯邦議會召開季風會議期間,國大黨等反對黨議員要求莫迪政府對此舉行辯論,執政的印度人民黨予以拒絕,并一味強推莫迪政府提出的系列法案。《印度斯坦時報》報道稱,“季風會議一開始就遇上暴風驟雨”。印度問題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在這個自詡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當中,“民主”早已淪為口號和擺設。印度議會作為所謂民主載體目前只能做到低效、重復的運轉,印度當前的政黨體制難以實現國家的長遠發展。

    印度總理莫迪(資料圖)

    美國《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和法國《世界報》等十余家國際媒體發起的聯合調查顯示,300多個印度手機號出現在“飛馬”被監聽者名單中,包括國大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的兩個手機號,國大黨選舉策略師基肖爾的手機也被檢測出曾遭到“飛馬”入侵。甘地對印度“連線”網站表示:“監聽事件是對印度民主基礎的攻擊。必須徹查此事,查明和懲處責任人。”基肖爾則在接受新德里電視臺采訪時稱,從2017年到2021年,他換了5次手機,但黑客的攻擊仍在繼續。

    據悉,“監聽名單”中還包括印度中央選舉委員會前委員阿肖克?拉瓦薩、基層國大黨領導人阿比謝克?班納吉、印度通信和信息產業部部長阿什維尼?瓦希納以及旅游和文化部部長普拉拉德?帕特爾等。

    在7月19日至8月11日印度聯邦議會召開季風會議期間,國大黨等反對黨借此“大做文章”,強烈批評莫迪政府實施非法監控,并指控其犯下“叛國罪”,在印度政壇和社會引發軒然大波。面對反對黨的“炮轟”,莫迪政府官員堅決否認對國民實施監聽。據路透社等媒體報道,印度議會季風會議的第二天,國大黨等反對黨擾亂議會,多名議員高喊反對莫迪政府的口號,要求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辭職,并調查總理莫迪在“監聽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國大黨首席發言人蘭迪普?蘇爾吉瓦拉在新德里召開的記者會上表示:“通過外國企業制造的間諜軟件對印度的安全部隊、司法部門、內閣部長、拉胡爾?甘地等反對派領導人、記者等實施間諜活動,難道這不是叛國罪行嗎?難道不是對國家安全不可原諒的破壞嗎?”蘇爾吉瓦拉還將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稱為“印度間諜黨”。據悉,為表達抗議,反對黨在會場舉標語牌、高喊口號抗議,并發展至圍攻沖擊主席臺,撕毀部長講稿,與保安人員推搡。會議幾乎每天都在混論中提前草草收場,并被迫提前2天結束,整個開會時間不到預定的1/4。

    印度《電訊報》分析稱,由于被“飛馬”間諜軟件監控的對象多為莫迪政府的批評者,其目的性和指向性非常明顯,反對派不可能善罷甘休,由此引發的印度版“水門事件”或將繼續發酵。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29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印度自詡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大肆宣揚吹噓其政治制度。實際上,印度當前的政治體制完全照搬英國,雖然在過去75年里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國家政局穩定和制度延續,但矛盾沖突愈發突出,特別是建國以來朝野黨派針對經濟改革政策等無休止的矛盾和爭論,漸漸暴露出印度式民主的低效和政治亂象。

    錢峰說,印度所謂的“民主”制度實際上已經深陷困境。雖然選舉過程民主,普通選民選舉時有權,但在選舉后往往無權,使得民主淪為口號和擺設。印度朝野政黨以贏得選舉為首要目標,極力迎合其背后利益集團和選民基本盤的訴求,無法推出符合廣大人民利益和國家長遠發展的政策。

    這名印度問題專家表示,有些反對意見出于黨派之爭,為了反對而反對,看似有利于決策的民主性,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淪為政黨之間權力斗爭的工具和犧牲品,導致權力分散相互掣肘,大大阻礙經濟改革、生產力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印度自獨立以來,從未深刻反思發展落后的根源所在。印度式民主只是一個口號而已。”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胡志勇2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我曾長期生活在印度,切身體會到,由于宗教影響太大,英國式民主無法在印度本土生長、發芽”。

    印度近年來多次發生議會騷亂。去年9月,為阻止兩項農業改革法案通過,多個反對派議員大鬧上議院,沖上主席臺搶話筒,當場撕毀法案文件。今年3月,印度比哈爾邦地方議會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騷亂,議員發生肢體沖突,法警上前阻止,導致議會暫停5次,現場亂作一團。

    胡志勇分析認為,印度議會騷亂表明印度式民主存在三大問題。第一,印度式民主“華而不實”。印度號稱“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實際上,印度只繼承了英國殖民者留下的民主的外表形式,其內核根本沒有學會。第二,印度式民主體現了“一黨獨大”的不民主態勢。第三,印度式民主低效,反對黨往往只注意細節而忽視了運用民主的權利爭取更大的利益,導致印度式民主根本矛盾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作為長期觀察印度政局的專家學者,錢峰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每屆印度政府都“雄心勃勃”,有“宏偉藍圖”,但結果往往都是紙上談兵。即便簡單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同的利益方也要“討價還價”,相互博弈,最終導致項目流產或錯過最佳時機。

    “印度的腐敗現象依然嚴峻,”錢峰說,地方議會里家族化政治嚴重、裙帶關系帶來的問題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決。印度的官員貪污腐敗,即便被指控犯罪,最后真正受到懲罰的情況比較少。正因如此,很多政客爭奪選票并非為了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而是個人的政治利益。印度全國大小黨派的數量一度超過700個,說明選舉對于小黨派具有很高的政治誘惑。為了爭奪選票,有些黨派免費派送贈品,還曾引發過踩踏事件等各種鬧劇。

    在談及印度未來的發展局勢時,胡志勇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由于印度人民黨沒有關注底層人民利益,印度政府不可能提出解決貧富差距過大等問題,印度社會發展仍將呈現“金字塔式”。他表示,印度議會作為所謂民主載體目前只能做到低效、重復的運轉,印度當前的政黨體制難以實現國家的長遠發展。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