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顧煒:黑海對峙牽拉美俄新較量

    2020 年 1 月 9 日,在克里米亞半島附近的黑海海域,俄羅斯艦船和直升機參加演習

    “不幸的是,我們不得不承認,黑海正在從一個和平、睦鄰友好的地區,變成危險的軍事對抗區。顯而易見,這類演習會引發沖突而不是防止沖突。”俄羅斯外交部分管黑海沿岸數國事務的官員尤里·皮利普松近日受訪時表示。

    皮利普松所說的演習,指由美國和烏克蘭自1997年發起、多國聯合參與的“海上微風”聯合軍演。今年的“海上微風”聯合軍演于6月28日至7月10日在黑海地區舉行,32個國家的5000名軍人、32艘艦艇、40架飛機和18支特種作戰和潛水部隊參加了演習,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就在軍演開始之前,英國一艘軍艦在黑海侵犯俄羅斯邊境,遭俄方驅逐。

    俄衛星通訊社指出,美國正不停試探,跨過俄方底線并產生沖突。系列跡象表明,俄羅斯與美國(包括美國一些盟友等)的較量似乎出現了一個階段性拐點,形勢呈現新變化。

    給幾顆棗,再來一悶棍

    6月的美俄首腦會晤賺足了眼球。盡管雙方都沒有對會面抱有過高期待,且在俄美關系數年低水平徘徊的大背景下,也很難通過一次峰會就有所突破,但此次會晤的象征意義依然明顯。

    拜登擔任美國總統后首次出訪行程就將俄羅斯納入其中,雙方就軍備控制、戰略穩定等問題進行談判,顯見美國對美俄關系的重視,似乎也給了俄羅斯“面子”。盡管這并不是一次建設性的會面,但具有防止俄美關系繼續下滑的作用,至少不至于雪上加霜般失控。正如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會談后所言,俄美雙方都明白彼此的“紅線”。

    然而,塵歸塵,土歸土。盡管給了幾顆小棗,但悶棍還是要打。在美國看來,給俄羅斯胡蘿卜的同時,不能少了大棒。規模空前的“海上微風”聯合軍演稱得上明晃晃的“展示”。軍演期間,大量軍事裝備被運往烏克蘭,這將有利于提升烏軍的裝備水平,表明美國和北約有意通過演習等多種措施提高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能力。而烏總統澤連斯基按計劃將于8月30日訪問美國,繼續爭取美國的支持。

    普拜會的成果之一是雙方大使重回駐在國工作。但就在俄羅斯駐美大使安東諾夫飛往美國的途中,美國表示要繼續制裁參與(俄德合作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北溪-2”建設的俄羅斯公司。在人權、網絡安全等領域,雙方的口角仍然不斷。安東諾夫在美國開展外交活動,與議員會面的請求仍舊遭到回絕,索回被美國查封的外交財產的工作同樣進展緩慢。這些都從多個側面表明,美國無意與俄羅斯真正緩和關系。

    “盟主復位”,盟友跟隨

    拜登上臺之初,各方就普遍預測,建制派領導人將首先修復盟友關系,尤其是被特朗普政府破壞的跨大西洋伙伴關系。拜登的歐洲之行安排了七國集團峰會、與歐盟和北約領導人的峰會,顯然是一派“美國歸來”“盟主復位”的架勢。

    如何對待俄羅斯,是美國與歐洲盟友討論的重點話題,美歐峰會通過了意向聯合外交政策議程,其中就包括成立“俄羅斯問題高級別對話”小組。之后,盟友跟隨采取的一系列舉動,顯示了美歐的“團結一致”,它們將協調立場,共同應對其眼中俄羅斯對國際安全的挑戰。

    6月11日,德國外長表示,應對俄羅斯需采取統一的跨大西洋政策,德國將繼續對烏克蘭輸入武器。6月23日,英國海軍“保衛者”號驅逐艦在黑海西北區域活動時越過俄邊界,遭俄方開火驅離。大約同一時間,荷蘭海軍“埃弗特森”號護衛艦也曾向刻赤海峽方向移動,俄羅斯為此出動戰機。

    8月,俄羅斯南部軍區空軍第四軍和防空部隊司令戈斯捷夫稱,2021年北約偵察機在黑海的飛行次數幾乎增加了兩倍。烏克蘭、羅馬尼亞、格魯吉亞、保加利亞、阿塞拜疆和美國海軍在黑海海域舉行“潛水”多國聯合反水雷軍事演習,繼續保持對抗態勢。烏克蘭副總理阿列克謝·列茲尼科夫甚至提議在烏境內部署美國防空系統。

    不僅黑海方向對峙加劇,外高加索地區同樣存在壓力。就在“海上微風”聯合軍演進行的同時,土耳其與阿塞拜疆也在舉行聯合演習。2020年重新激化的納卡沖突盡管在俄羅斯調停下暫告平靜,但土耳其繼續支持阿塞拜疆鞏固戰果。7月26日至8月6日,有關方面在格魯吉亞境內舉行了“敏捷精神”演習,格魯吉亞、美國、波蘭、愛沙尼亞等15個國家的約2500名士兵參加了此次演習。如果這些地區的矛盾再度激化,美國顯然會利用地區形勢和盟友力量,再度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地區分割與聯動

    2014年烏克蘭危機后,俄羅斯改變了黑海地區的己方戰略形勢,但向西的通道被阻斷,合作零散,對抗是主流。俄面臨整體外部環境惡化和僵化的局面。為求破局,俄羅斯在中東尋求突破,改變敘利亞局勢,之后與土耳其、伊朗密切合作,提升了本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俄羅斯在2019年舉辦首屆俄羅斯非洲峰會,試圖將非洲與地中海、黑海連通起來,形成非洲、中東、歐洲之間的地區聯動,改變自己的整體外交形勢。

    由此,在美國與歐洲“團結”之時,美歐針對俄羅斯的形勢變化也在調整戰略布局。從美國來說,在波羅的海、黑海和地中海三個地區共同發力,對俄羅斯形成高壓,可以實現三個方面的功能。

    一是打破俄羅斯構建地區聯動的進程,促成地區分割。受國力所限,俄羅斯對地區聯動的構建雖有思路,但推動力不足且并不連貫。美國及時施壓,可以避免俄羅斯繼續增強聯動性,并促成地區分割,從而削弱俄羅斯的影響力。

    二是鞏固地區分割,分地區與俄羅斯較量,形成己方的地區聯動。在破壞俄羅斯戰略布局的同時,美國在每個地區結合具體形勢,與不同盟友配合,分地區與俄展開較量,鞏固地區分割態勢。利用西方盟友數量眾多的優勢,在不同地區協同配合的基礎上,形成美國與盟友之間的地區聯動態勢。今年的“海上微風”演習,就有埃及、阿聯酋、摩洛哥和突尼斯4個阿拉伯國家參與,顯然美方有意將黑海與地中海甚至非洲聯合起來。

    三是戰線前壓,在歐亞地區西部及南部形成內外壓力。烏克蘭危機后,美俄在烏東地區形成一個僵持帶,俄羅斯不主動越界,美歐也避免牽扯其中,彼此相對克制。但此番以英國驅逐艦試探行動為標志,美國欲在團結歐洲的基礎上,戰線前壓。考慮到歐亞地區2020年下半年出現的凍結沖突再度激活的情況,美國的意圖更加明顯,借歐亞地區局勢不穩之際,將戰線前移,形成內外聯動態勢,使俄羅斯外交環境愈加嚴峻。

    兩個層面的非對稱較量

    但俄羅斯并不示弱。俄羅斯7月發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明確表示來自國家和國家集團的威脅對俄羅斯影響最大,需要在傳統安全領域與北約等西方國家對抗。在行動中俄羅斯也顯示了其強力和堅決。

    英國驅逐艦越界之時,俄邊防軍艦果斷開火警告并將其驅離;美國空軍巡邏機接近俄邊境時,俄出動戰機攔截。俄宣布成功試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在地中海進行海軍演習,與白俄羅斯開展聯合演習。8月,俄推動獨聯體國家舉行“戰斗聯合體”演習,演練解決外部邊界危機時的跨國協作。俄羅斯甚至出動艦隊抵近美國夏威夷海域。

    這些行動顯示了俄羅斯對地區競奪的信心。在俄羅斯看來,地區分割的結果是俄在各個地區的競奪中可以取得優勢。無論是對波蘭、烏克蘭還是英國,俄羅斯在軍事領域都依然具有優勢,競爭是非對稱的,俄羅斯可以取得其想要的結果。

    而另一個層面的非對稱較量,將更直接地影響美俄博弈走勢。在分地區的非對稱較量中,沖在美國前面的是烏克蘭、波蘭等中東歐國家,而即便是英國這樣的傳統強國,俄羅斯仍在軍事方面具有優勢。不過,如果美歐的地區聯動態勢形成,在盟友數量優勢的影響下,俄羅斯很可能成為非對稱較量中的弱勢一方,精力被地區分割所牽扯,很難集中力量取得突破。因此,如何在美國緊逼的狀態下繼續推進地區聯動,防止地區分割,改變本國不利的外交局面,是接下來俄羅斯面臨的主要課題,也將影響俄美較量的走向。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