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富汗總統加尼。| 資料圖片
阿富汗總統加尼8月15日宣布,為了避免流血沖突,他已離開阿富汗。不過目前加尼去向成謎。
同日,阿富汗塔利班發言人穆罕默德·納伊姆宣布,塔利班武裝人員已進入并控制了首都喀布爾,阿富汗的戰爭已經結束,正等待“和平接權”。
16日,美國駐喀布爾的大使館一片慌亂。美國一邊加足馬力撤離外交人員,一邊卻將駐阿美軍增加至6000人。承諾在9月11日之前撤軍的拜登政府此時“逆向”增兵,被外界痛批“戰略潰敗”。
加尼可能去向何方?塔利班如何“和平接權”?未來阿富汗及其周邊地區地緣政治安全如何維持?長達20年的阿富汗戰爭又給這個國家留下了什么?
▲ 15日在阿富汗喀布爾拍攝的政府軍車隊。| 新華社
塔利班需團結絕大多數人應對內外挑戰
8月15日,多個不同消息源稱,加尼離開喀布爾后前往鄰國塔吉克斯坦,《紐約時報》則稱加尼和妻子飛往烏茲別克斯坦。不過這兩則消息都未得到塔、烏官方證實,兩國均表示加尼不在本國境內。16日,哈薩克斯坦也表示加尼不在哈國境內。
加尼究竟去往了何方?中國中東學會高級顧問、上海社科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由于現在時機太過敏感,塔、烏、哈等國都會否認相關消息,但不排除加尼就在其中一國的可能。也有一種可能是,這幾個中亞國家是加尼前往第三國的中轉站,阿曼、卡塔爾等海灣國家是其可能的目的地,“其中一些國家與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都保持著不錯的關系,當地又有美軍基地,可能會是加尼的選擇之一。”
潘光認為,加尼倉皇出逃正說明了阿富汗局勢發展太快,從4月14日拜登宣布撤軍,到8月15日塔利班進入喀布爾,也僅用了4個月時間。
“相比加尼,更需要關注還留在喀布爾的阿政府主要官員,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級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阿卜杜拉、前總統卡爾扎伊等都沒有離開,未來他們可能會發揮一定作用。”潘光說。
目前阿、塔雙方正在商談和平交權問題。塔利班一些高層人士16日對英國《泰晤士報》聲稱希望擁有絕對權力,不同意組建過渡政府。不過塔利班駐卡塔爾政治辦公室發言人沙欣則稱,希望能夠建立包容性伊斯蘭政府,這也就意味著除了塔利班,一些“知名人士”也可能加入新政府。
潘光認為,在新政權初建階段,塔利班肯定會試著團結絕大多數人,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個關鍵問題亟需解決:對外能否得到國際社會承認、對內能否發展經濟。在這兩個問題上,塔利班需要最廣泛的認同。
“之后還有政治體制問題、國內武裝沖突問題、社會法制問題……對阿富汗而言,未來的不確定性很大。”潘光說。
▲ 8月15日在位于阿富汗喀布爾的美國駐阿富汗使館上空拍攝的美軍直升機。| 新華社
窮兵黷武20年,美國將阿富汗變成“帝國墳場”
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15日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美國將在48小時內把部署至阿富汗的美軍增加至6000人,以確保數千名美國公民撤離阿富汗。在潘光看來,起初信誓旦旦保證撤軍,最后卻由于倉皇撤離外交人員不力之時“逆向”增兵,此舉實在糟糕。
歷史上美國如此慌亂的景象數不勝數:上世紀70年代,美國從耗時20年的越南戰爭泥潭中心懷不甘地抽身而去,越共閃電般解放了西貢,美國支持的南越政權不久即灰飛煙滅。如今,即使拜登政府不愿意承認,美國媒體還是將發生在喀布爾的這一刻稱為“西貢時刻”的再現。
2001年10月,美國以打擊“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為名發動阿富汗戰爭,卻將阿富汗變成“帝國墳場”。20年里,2000多名美軍在阿富汗戰場喪生,數萬人受傷,戰爭耗資總額超過2萬億美元。20年來,阿富汗已有3萬多名平民被美軍打死、炸死或因美軍帶來的戰亂死亡,受傷人數超過6萬,約1100萬人淪為難民。
“窮兵黷武并沒有帶來成功,人們直到今天才愕然發現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并沒有因為20年的戰爭而消失。‘基地’組織雖然基本匿跡,但還有‘伊斯蘭國’、‘烏伊運’、‘東伊運’、哈卡尼網絡……這些組織長遠來看會對地區安全帶來怎樣的挑戰很難預判。”
對于美國自身而言,20年窮兵黷武帶來的還有外交失敗和國際信譽的崩塌。新西蘭前總理海倫·克拉克16日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阿富汗是西方政策最大的失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盟國20年的努力一夜化為泡影。
美國外交學會主席理查德·哈斯表示,美國及其盟友原本在阿富汗維持著某種均勢,“如今混亂的撤軍或令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搖搖欲墜、信譽大打折扣”,“作為敵手,我們軟弱無力;作為盟友,我們背信棄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