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唐慧云:華裔女性徐若冰出任美國副防長,美國亞裔的政治參與積極性提高了嗎?

    原文源自文匯報,2021年8月9日
    唐慧云,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原鏈接

    ▲ 徐若冰(前排右二)在美國陸軍駐科威特野戰營。| 美國陸軍

    近日,華裔背景的徐若冰被任命為美國國防部負責研究和工程部門的副部長,徐若冰本人也因此成為美國國防部中級別最高的亞裔文職官員。

    事實上,在拜登政府早期任命的高級官員中,有不少亞裔面孔。美國亞裔政治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嗎?本文認為,與老一代的亞裔相比,以徐若冰為代表的新生代亞裔精英的政治參與積極性有所提高,但是相比拉美裔和非裔,亞裔精英的政治參與多以政府任命型為主,競選型則較少。另外,亞裔大眾的政治參與仍低于其他少數族裔。因此,美國亞裔的政治參與積極性仍有待提高。

    首先,相比老一代的亞裔,越來越多的新生代亞裔進入政治領域。當前,亞裔人口約為1890萬,占全美人口的5.7%,是僅次于拉美裔、非裔的三大少數族裔之一,也是美國移民人口增長最快的族裔。相比其他族裔,美國亞裔有受教育程度高、經濟收入高的特點。據2018年美國大學18-24歲的年輕人注冊率顯示,白人上大學(包括大專)的注冊率只有42%,黑人有37%,拉美裔有36%,亞裔卻高達59%。得益于較高的教育程度和經濟收入,新生代亞裔在政治參與方面比上一代亞裔更為積極。

    當前對美國政治有影響力的亞裔包括華裔背景的前任交通部長趙小蘭、印度裔的副總統哈里斯、印度裔的前南卡羅琳娜州州長黑莉,以及參加2020年總統大選的華裔背景的楊安澤等。在當前拜登政府中,亞裔背景的吳修銘是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六名成員中的一名。除了高層的政府管理職位,美國政府不同部門的中層及其以下的崗位中,亦有不少亞裔面孔。

    新生代亞裔政治精英具有類似的背景和經歷,諸如多為移民二代、三代,名校畢業,英語水平流利,完全被美國文化同化等。與上一代移民相比,新生代亞裔具有顯著的特點:第一代亞裔移民多從事體力勞動以及在技術水平較低的領域就業,移民生活主要是“謀生”。相比之下,二代或者三代的亞裔移民無論在教育、經濟以及文化適應方面,均超越了亞裔第一代。為此,他們的人生選擇不局限于“謀生”,而是“表達自己”和“實現更高層次的人生價值”,其中進入政治領域,實現個人更高層次的價值成為某些亞裔精英的選擇。

    ▲  楊安澤在2020大選初選日向選民發表講話。| 紐約時報

    其次,亞裔精英政治參與的主要方式仍然是政府任命型居多,競選公職型較少,這一點在華裔身上體現的尤為明顯。根據美國皮尤調查中心2021年的數據顯示,當前美國亞裔的主要來源包括華裔、印度裔、菲律賓裔、越南裔、韓國裔以及日本裔等。其中,華裔是人口數量最大的亞裔,占亞裔人口的23%,達到540萬;其次是印度裔,占亞裔人口的20%,達到460萬;再次是菲律賓裔,占亞裔人口18%,達到420萬;之后是越南裔220萬,韓國裔和日本裔分別是190萬和150萬。作為最大亞裔群體的華裔,雖然在政府任命型官員方面,均能看到華裔面孔,但是在競選型官員方面,華裔的數量則較少。

    在當前117屆國會中,華裔背景的國會議員只有三名,分別是國會議員趙美心、劉泰德以及紐約州眾議員孟昭文。人口數量少于華裔的韓國裔和印度裔的國會議員數量卻超過華裔,韓國裔國會議員有4名,印度裔有6名。

    另外,亞裔整體的國會議員數量也遠低于拉美裔和非裔。在當前117屆國會中,非裔議員有59名,拉美裔有46名,亞裔僅有17名。除此之外,在美國歷任州長中,華裔背景的州長只有駱家輝1人,日本裔的州長有2名,印度裔州長有2名,菲律賓裔州長有2名,整個亞裔的州長僅有6名,但是拉美裔州長有15名,非裔州長數量則超過30人。

    ▲ 5月20日,拜登簽署打擊反亞裔仇恨犯罪法案,印度裔副總統哈里斯送上掌聲。| 新華社

    第三, 亞裔大眾的政治參與率低于其他少數族裔。以參與美國總統競選投票為例,亞裔的投票率低于其他族裔。2012年美國總統競選中,亞裔的投票率只有47%,相比之下,黑人選民、非拉美裔的白人、拉美裔選民的投票率分別為66%、64%、48%。在注冊選民方面,亞裔的注冊率也低于其他族裔,2012年美國大選中,亞裔的選民注冊率為56%,拉美裔的注冊率為59%,黑人注冊率為73%,非拉美裔的白人注冊率為73%。另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亞裔的投票率雖然上升到59%,超過了拉美裔,但是仍然低于同為少數族裔的黑人。白人、黑人、拉美裔在2020年總統大選中的投票率分別為71%、 63%、54%。

    2020年美國大選,亞裔投票率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亞裔年輕選民的投票積極性的上升。有數據顯示,18-29歲的亞裔年輕人有47%參與了2020年美國大選的投票,而黑人年輕人則有43%。雖然亞裔年輕人的投票率高于黑人,但是投票熱情低于其他族裔。因為46%亞裔年輕選民通過郵件方式,僅有17%采取現場投票方式。相比之下,采取現場投票方式的白人年輕選民、黑人年輕選民、拉美裔選民均接近40%。由此可見,2020年美國大選,年輕亞裔選民的投票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受郵寄選票廣泛使用的偶然性因素的影響,其穩定性則需要進一步的觀察。

    (本文屬于2021年度“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研究中心資助項目”成果)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