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晚,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赴醫院看望部分受傷同胞。圖自新華網
觀察者網:潘老師,您好,中企班車在巴基斯坦遭遇爆炸,巴方稱“機械故障導致氣體泄漏,引發爆炸”,但同時表示“進一步調查正在進行當中”。王毅外長最新表態中也沒有排除恐襲的可能性。您對于此事性質有何看法?從中方項目、事發地等因素,尤其聯系到最近阿富汗局勢,周邊態勢變化較為復雜,您能否做些解讀?
潘光:我個人還是懷疑有恐怖襲擊的可能,目的是破壞中巴經濟合作項目。但就目前透露的公開信息而言,暫時沒法下定論,所以恐怕還要再等一下,看看最終調查結果如何。
那么,假如是恐襲事件,背后制造恐襲的勢力大概有三種可能,第一種可能是巴基斯坦塔利班,過去“巴塔”一直在巴基斯坦國內制造爆炸等恐怖襲擊;這里要注意區分“巴塔”和阿富汗塔利班,因為目前阿富汗塔利班對中國還算友好,且公開聲明要跟中國合作。
第二種可能是“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的殘余,他們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邊境地區仍舊很活躍,這次中企班車爆炸案的地點就在兩國邊境地區。
第三種可能就是“東突”,“東伊運”分子雖然人數不多,但活動能量很大。
觀察者網:不過,依過往情況來看,像“巴塔”等恐怖組織策劃襲擊,事后往往會主動認領,但這次事件截至目前還沒有任何極端組織表態,這可不可以作為一個分析指標?
潘光:關于恐怖組織是否出來認領的問題,這不是絕對的。以前確實有案發后立即認領的情況,但現在問題比較復雜。
以“巴塔”為例,它下面還有很多分裂的小集團,如果爆炸案是下屬某個小集團策劃實施、而“巴塔”總部并不知情,也可能出現無人認領的情況。
當然,因為現在還沒有確切線索顯示是恐襲或指向某一方,所以還是要看下一步的調查信息。
巴基斯坦當地時間7月14日早晨,中企一輛出勤班車在赴施工現場途中遭遇爆炸,已造成9名中國不幸遇難。圖自AP
觀察者網:另一種分析涉及巴基斯坦內部的分離主義,地方勢力與巴政府之間的對抗,不滿巴基斯坦政府以項目的方式“干涉”地方利益,對此您怎么看?事實上,就在今年6月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前往達蘇水電站項目視察。
潘光:巴基斯坦內部的分離主義搗亂是非常有可能的,但巴基斯坦的分離主義勢力主要在西南部的俾路支斯坦等地。2004年,“俾路支解放軍”針對中企的瓜達爾港項目實施過爆炸襲擊,三位中國工程師上班途中乘坐的小面包車遇襲,不幸遇難。后來,我們在瓜達爾港加強安保,就沒有再發生過類似的重大事件。
這次事件涉及的達蘇水電站項目是在巴基斯坦北部,當地分離主義勢力并不是很明顯,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這一可能性。
不過,倒是有一種可能性是當地居民反對,可能認為水電站項目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所以搞一些破壞,但如果是這種性質的破壞,其能量不會很大。而且總體來說,現在巴基斯坦缺電非常嚴重,中國幫助修水電站可以大大緩解巴基斯坦的電力供缺口,一般說來老百姓還是支持的。
圖為正在施工中的達蘇水電站 截圖來自google earth
觀察者網:由于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關系千絲萬縷,最近阿富汗塔利班的公開表態會對該區域的各方勢力產生什么影響?
潘光:阿富汗塔利班最近的表態肯定會對巴基斯坦國內輿論、以及巴基斯坦內部的極端組織造成影響。因為“阿塔”明確表示中國是友好國家、歡迎中國來投資、安全會有保障等等。這些表態還是比較正面的,對于中阿關系、中巴關系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如果個別極端組織真要搞恐怖襲擊,也不會在意這種影響。
當下無論是阿富汗還是巴基斯坦都面臨國內建設難題,阿富汗是戰后重建,巴基斯坦則是內部基礎設施建設缺乏,比如電力缺乏,幾乎每天都要停電,因此巴基斯坦政府非常重視達蘇水電站項目,普通民眾當然也是支持的。
如果這次事件是恐怖襲擊,恐怕會對中國的援助,特別是“一帶一路”及中巴經濟走廊產生負面后果。未來對于巴基斯坦政府的安全保障是一個重大考驗,同時我們之前也談到過中國企業自身也要考慮組織一定的安保力量,才能做好更周全的應對工作。
此外,這兩天正在塔吉克斯坦召開的上合組織外長會議傳出了一些新消息,一方面會對阿富汗問題做一些重要決策,另一方面也已經決定吸收埃及和沙特作為上合組織對話國,這應該是一個向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