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潘光接受上觀采訪談內塔尼亞胡連任前景

    以下文章來源于上觀新聞,2021年5月31日
    原標題:連續執政12年后,以色列政治強人真的危險了?
    潘光,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即便不再擔任總理,內塔尼亞胡也不會消失,他可能會以反對派領袖的姿態繼續戰斗……

    剛剛過去的周末,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過得有點郁悶。他的前幕僚、以色列右翼小黨領導人貝內特宣布,將與最大反對黨領導人拉皮德組建聯合政府,以期在本周三(6月2日)的最后期限前達成組閣協議。如果組閣成功,已連續執政12年的內塔尼亞胡恐將下臺。

    為何回心轉意

    回望過去12年,在黨派林立的以色列政壇,內塔尼亞胡被視為能夠平衡各方勢力的政治強人,擅長打“安全牌”。在本月巴以新一輪沖突中,外界普遍認為,內塔尼亞胡是政治上的贏家。可是為何停火協議墨跡未干,內塔尼亞胡就要被貝內特和拉皮德聯手擠下臺了?

    現年49歲的貝內特曾是內塔尼亞胡的親密盟友,出任過國防部長,兩人政治理念相近。不過由于個人分歧,兩人漸行漸遠。如今,貝內特的身份是科技富豪,并領導著極右翼黨派統一右翼聯盟。

    現年57歲的拉皮德曾是知名電視主播、暢銷書作家,深受以色列世俗中產階級和年輕人的歡迎。2012年4月,拉皮德創立中左翼政黨“擁有未來”黨,代表多數中間派、部分左派和少數阿拉伯人的利益。他曾以反對黨身份出任聯合政府的財政部長,如今已站在內塔尼亞胡的對立面上。

    3月23日,在以色列兩年內舉行的第四次議會選舉中,內塔尼亞胡領導的利庫德集團再次成為議會第一大黨,拉皮德領導的反內塔尼亞胡陣營贏得第二多議席。但是,過去三次選舉的劇情再次重演。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組閣權落到拉皮德的手中。為了得到議會簡單多數支持,他需獲得貝內特等中小黨派的支持。否則,以色列很可能滑入第五次議會選舉。

    5月30日晚,貝內特突然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將與拉皮德共同組建政府,將這個國家從混亂中拯救出來。他在講話中表情輕松,略帶笑意,稱拉皮德為“我的朋友”,說到興頭上還會挑挑眉毛。

    幾分鐘后,內塔尼亞胡一臉嚴肅地隔空回應,批評貝內特背叛右翼選民,制造“世紀騙局”,“為了成為總理不惜任何代價”。

    輿論普遍認為,貝內特的戲劇性轉變,將對結束內塔尼亞胡總理任期產生關鍵作用。過去30年來,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政壇最重要的人物。但貝內特以擅長“政治魔術”聞名,曾多次挽救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本屆以色列議會中,貝內特所領導的右翼政黨雖然席位不多(7席),但地位重要,被視為‘造王者’,可以決定哪個陣營能上臺執政。”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國家研究院院長李紹先指出,在內塔尼亞胡組閣時,他首先想拉攏的就是貝內特,但貝內特離他而去。隨后,拉皮德與貝內特一直在接觸談判,開出的條件和內塔尼亞胡的幾乎一樣——輪流當總理,雙方各執政兩年。但在本月中旬巴以沖突升級后,貝內特所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和阿拉伯政黨的主張格格不入,貝內特退出了組閣談判。內塔尼亞胡阻止反對派組閣的目標似乎實現了。

    但是,在巴以停火后的10天里,局勢又有新的變化。“貝內特又回到談判桌上,這恐怕是內塔尼亞胡始料未及的。”李紹先說,貝內特之所以改主意,可能有兩方面因素起作用。一是,拉皮德一旦組閣成功,承諾讓貝內特首先出任總理,任期兩年;二是,不希望內塔尼亞胡借巴以沖突延長政治生命的算盤得逞,希望盡快結束后者的總理(哪怕是看守內閣總理)任期。

    組閣勝算大嗎

    消息人士稱,目前,拉皮德和貝內特正圍繞權力分享進一步展開磋商。按照組閣程序,一旦達成組閣協議,拉皮德將把消息告訴總統里夫林。后者將召集議會進行信任投票。隨后,新政府的宣誓就職以及現總理的去職,將在一周內完成。

    外界觀望,組閣協議真的呼之欲出?內塔尼亞胡正遭遇執政生涯的最大危機?

    外媒稱,自2019年底被控貪腐、欺詐和濫用公款以來,內塔尼亞胡已成為一個兩極分化的人物。最近10個月來,要求內塔尼亞胡下臺的呼聲不斷高漲。每個星期六晚間,他的居所門前都會出現示威抗議的民眾。

    但內塔尼亞胡沒有也不會輕易放棄。過去兩年的四次議會選舉,均被視為以色列民眾對內塔尼亞胡的信任投票。每次,內塔尼亞胡都能長袖善舞,團結自己的支持者。

    就在5月30日早些時候,內塔尼亞胡還在孤注一擲,拋出一份三方輪流執政的新方案,即由右翼政黨“新希望”黨領導人薩爾先當15個月總理,而后內塔尼亞胡當兩年總理,剩余任期由貝內特接任。然而,薩爾迅速予以拒絕。

    以色列分析人士猜測,內塔尼亞胡仍可能阻止反對黨組閣成功。他的主要策略是呼吁極右翼政黨中的強硬派放棄支持聯合政府。只要有一兩名議員變節,拉皮德就可能無法獲得多數席位。

    “以色列左中右各派政治觀點和意識形態差異明顯,很難結合在一起。但在解除內塔尼亞胡權力問題上,他們又有很多共識。”中東問題專家、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指出,一方面,受到貪腐等指控的影響,以色列國內很多民眾,包括右翼、左翼和宗教極端派,都對內塔尼亞胡頗有微詞。另一方面,過去兩年舉行四次選舉,民眾希望擺脫選舉僵局,讓國家走向安定。當這些意見形成一種共同觀點,那么,內塔尼亞胡的執政時間就屈指可數了。

    李紹先認為,從貝內特的表態看,以色列呈現出罕見的政治特點,議會形成兩大陣營,一方支持內塔尼亞胡連任,另一方反對內塔尼亞胡連任。除了貝內特,拉皮德還需爭取阿拉伯政黨的支持,這樣才能在議會獲得穩定的多數。不過,從以色列媒體的報道看,已出現“內塔尼亞胡執政可能終結”這樣的標題。可見,拉皮德組閣成功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

    局勢仍然脆弱

    不難發現,如今的以色列,任何一黨都難以獨領風騷。傳統的“英雄政治”色彩淡化,政治強人魅力下降。政治極化和民粹主義嚴重,利益沖突日益加劇,脆弱的聯合政府似乎成為政治常態。人們擔心,即便這次組閣成功,新組建的聯合政府成員如此多元,會不會隨時分崩離析?

    “如果組閣成功,貝內特順利出任總理,以色列新政府仍很脆弱。”李紹先指出,這將是集合左、中、右政黨的大雜燴政府:左派有已淪為小黨的工黨、阿拉伯政黨等;中間派以拉皮德為代表;右翼則有貝內特、薩爾、前外長利伯曼等。薩爾和貝內特在政見上甚至比內塔尼亞胡更強硬。上述黨派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反對內塔尼亞胡。可見,未來政府政治見解尖銳對立,可能舉步維艱。

    潘光認為,新政府即便組成也是不穩固的。以色列以前也有過左右翼聯合執政的例子,比如利庫德集團和工黨曾組建聯合政府,但往往運行一兩年,各種矛盾暴露無遺,包括左右翼之間、教俗之間、阿拉伯政黨和猶太人之間。從國際形勢看,分歧主要是阿以之間的對立,但在以色列國內,涉及教俗矛盾,有很多問題難以預料,比如宗教正統派可以不當兵等,隨時可能成為矛盾爆發點。

    展望未來政局,李紹先說,總體來說,右翼在整個以色列政壇仍很強勢。在貝內特講話后,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一名官員表示,未來的以色列政府將是“極右”政府,與內塔尼亞胡領導的政府沒有什么不同,所以他們并不抱希望。

    潘光還給出幾個觀察點。其一,阿拉伯人在以色列的人口比例將近30%,雖然議員只有10名左右,但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在國內問題上,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最近斗得不可開交。立場相對中間的政黨上臺,可能有利于團結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也有利于與巴勒斯坦繼續維持和平。其二,在以色列政治中,美國因素一直很重要。相比極左和極右,拜登政府更支持以色列的溫和派,并表示希望回歸巴以“兩國方案”。這也是工黨和阿拉伯政黨所支持的。其三,以色列頻繁選舉,可以說是其較為松散的政體所呈現的特點,帶有猶太色彩。但當選舉僵局造成政局不穩,民眾希望將其回調到安定狀態,人們也希望迎接新面孔,期待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歷史告訴我們,把內塔尼亞胡一筆勾銷并不明智。”以色列分析人士提醒稱,即便內塔尼亞胡不再擔任總理,他也不會消失,他可能會以反對派領袖的姿態繼續戰斗。當聯合政府分裂或垮臺時,他可能卷土重來……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