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新民晚報
就職典禮進入倒計時,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已經準備在上任首日就“火力全開”。
拜登的團隊16日說,拜登將在20日就職當天及就職10天內簽署一系列行政令,以應對新冠疫情、疫情所致的經濟危機、氣候變化問題和種族不平等危機。
美媒認為拜登的這一系列“行政清單”目的明確,既為火速投入到解救當下美國種種困境的節奏里,也為“逆轉特朗普政府的遺產。”
相比拜登的躍躍欲試,此刻的特朗普可謂失落至極。目前,他已明確表示不會出席拜登就職典禮,并打算獨自舉辦告別儀式。
特朗普在維護他最后的傲嬌,但搬離白宮已成定局。只是他四年留下的政治遺產,真會因為他的離開和拜登的出場隨風而逝嗎?
畢竟,美國已經不是那個美國。
聚焦四大議題
16日,即將上任的美國白宮辦公廳主任羅恩·克萊恩公布了一份有關拜登上任后的優先事項備忘錄,其中羅列了拜登將簽署的數十項新政令,重點聚焦了“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種族平等、重建經濟”等四個議題,內容包括重新加入《巴黎氣候協定》、延緩學生貸款償還時間、結束“穆斯林禁令”、延長抵押品贖回權凍結令、發起“100天口罩運動”等。
拜登在威爾明頓宣布其經濟和就業團隊成員。來源:NBC news
“拜登在上任的第一個10天中,將采取果斷行動解決四大危機,防止其他緊急且不可逆轉的危害,恢復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在上任的100天內,拜登還計劃向國會提交一份大規模移民計劃,為美國1100萬非法移民提供獲得公民身份的途徑。”克萊恩還在備忘錄中提及了拜登的“十日”和“百日”計劃。
對于這些舉措的實際效果,克萊恩信心滿滿,他認為美國會在這些議題上“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而美國媒體也覺得拜登政府會“扭轉特朗普政府最嚴重的危害,扭轉特朗普的政治遺產。”
對于拜登政府的籌謀,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李開盛認為,發布行政令是美國總統權力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美國總統緊急處理政務的重要手段,它雖然必須有法律依據,但有很大的靈活性。拜登這樣做主要出于兩點目的:
一是宣示美國“回歸正常”。
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發布移民禁令以及實施寬松控制新冠疫情的措施等,受到國際社會以及國內建制派的廣泛批評。而拜登政府的相關行政令則有利于向國內外發布明確的信息,即美國已回到“正常”的軌道。
2016年4月22日,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協議《巴黎協定》高級別簽署儀式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來源:中新網
二是克服美國面臨的重大危機。
新冠疫情及其造成的經濟危機、種族問題等已對美國的當前現狀甚至是未來前景造成嚴重影響。在拜登看來,特朗普政府對此不但無所作為,反而加劇了這些危機,因此逆轉其措施已刻不容緩。
特朗普“遺產”就此消失?
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當年特朗普打在奧巴馬臉上的耳光,現在拜登通通奉還給了特朗普。只是,特朗普留下的“遺產”真的會就此消失嗎?
李開盛認為這不可輕易斷言。
“對于特朗普的政治遺產,拜登政府基本上是否定的,也致力于改變甚至是推翻,即上臺后密集發布行政令就表現了這一點。但能否改變取決于如何界定特朗普政治遺產。”李開盛表示,“如果僅把特朗普的政治遺產理解為特朗普政府所推動和通過的法令和采取的各種行政措施,那拜登政府或許能較大程度地進行扭轉。與此同時,民主黨已在美國參眾兩院獲得控制權,今后要在立法方面改變特朗普遺產,也因此變得相對容易。”
但李開盛同樣認為特朗普遺產還包括許多無形層面,如深化的國內政治極化與對立、美國國際形象受損甚至破產,這些可能就不是拜登政府能通過行政令輕易修復的。
“盡管特朗普下臺了,但那些認同特朗普主義的人還在。大選中投票支持特朗普的7000多萬人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他們如何影響美國今后的政治值得關注。”李開盛說。
此外,基于一些美國智庫強調“特朗普在外交中也有可取之處”的論調,李開盛表示拜登政府口頭上雖會批判特朗普,但對其留下的“有利”外交遺產可能也會予以接收和利用。
2.5萬名國民警衛隊隊員被派往華盛頓。來源:《洛杉磯時報》
眼下,特朗普一家正在打包準備搬離白宮,但他的支持者是“意難平”的。對于可能在拜登就職典禮當天襲來的“暴風驟雨”,華盛頓甚至整個美國都已進入高度緊張狀態。
不可否認的是,江湖或將沒有特朗普的身影,但他的影響力還將存在,而這股力量顯然不會因為白宮易主而徹底消弭。
正如《紐約時報》所言,扭轉特朗普的政治遺產,治愈支離破碎的美國,對拜登來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