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崔榮偉:美俄軍控談判陷入僵局,誰之過?

    以下文章來源于文匯報,2020年10月24日

    崔榮偉,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原鏈接


    近日,隨著針對《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續約問題的不同表態,美俄兩國圍繞該問題的談判已經陷入了僵局。

    在美方10月10日首先釋放出“美俄原則同意繼續凍結核武庫、框架性協議會在11月3日前公布”的消息僅僅過了一天之后,俄方官員馬上進行了駁斥,聲稱美俄雙方還沒有走到接近達成協議的程度。雖然這種明顯打臉對方的行為在國際談判中屢見不鮮,但鑒于《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當前美俄之間僅存的唯一一項重要軍控條約,并且在該條約有效期只剩下僅僅一百天左右的緊張情況下,美俄談判陷入僵局為本就已經緊繃的國際軍控談判形勢蒙上了一層更加暗淡的色彩。

    美方“強者通吃”是軍控談判陷入僵局的主因

    造成當前美俄軍控談判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在美方。正是由于美方在相關議題上抱著一副咄咄逼人、強者通吃的心態,導致其只顧謀取本國私利而毫不顧及其他國家的安全關切,表現于外就是對他國極盡威逼利誘之能事,從而犯了“野心過大、欲望過多”的老毛病。

    具體而言:首先,置美國在核裁軍中的特殊、優先責任于不顧,推諉扯皮,妄圖讓他國背書。

    原本美俄兩國有充足的時間來推進《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續約談判,但自2018年起,在隨后近兩年時間里,美國卻大肆鼓吹中國核導力量帶來的威脅,開始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不斷要求中國加入美俄軍控談判。直到今年7月底,在硬拉中國加入談判基本無望的情況下,特朗普終于松口,表示可以先推進美俄雙邊談判,然后再考慮拉中國加入。

    就此議題,中國代表團團長、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曾表示,中國堅持自衛防御核戰略,始終將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過去沒有、今后也不會與任何國家進行核軍備競賽。中國的核力量與美俄完全不在一個量級,要求中國參加三邊軍控談判不公平、不合理、不可行。中方不會同意,也絕不接受任何脅迫與訛詐。

    除了逃避自身責任外,特朗普政府還采取了相關的退約行為。典型例子就是美國在5月底宣稱決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這嚴重損害了國際軍控體系中的核查機制,沉重打擊了美俄之間、俄歐之間的戰略互信。

    特朗普政府的種種做派帶來的后果是,白白浪費了寶貴的軍控談判機遇,最終將國際軍控體系推向瀕臨破產的境地。

    其次,對俄強勢出擊,威逼利誘,堅持“強者通吃”,不留后路。

    美方在軍控談判中對俄始終保持著頤指氣使的強勢姿態。在美俄接下來的續約談判中,突出美方的利益訴求,只強調要將俄方所有類型的核力量納入新條約的限制范圍,卻對俄方就美國反導系統及遠程常規導彈表達的憂慮置之不理。同時在具體談判過程中,動輒以退出談判、炫耀美國的軍備發展潛力、渲染俄方新式戰略武器帶來的威脅等由頭來對俄施壓。美方談判代表馬歇爾·比林斯利在9月底的表態更被俄方視為“最后通牒”,認為這嚴重傷及俄方自尊,根本無法與之達成協議。可以說,正是美方這種“強者通吃”、絲毫不讓、缺少戰略靈活性的強硬立場使得美俄軍控續約問題再也談不下去。

    最后,追逐短期利益,工具性地利用軍控談判。《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續約談判攸關全球安全平衡穩定,是個不折不扣的戰略問題,但卻被特朗普政府官員的交易型外交行為帶偏了方向。從俄方近兩天的表態看,其追求的是將軍控續約問題作為一個整體來處理戰略穩定問題,而不是計較于一時半刻的利益得失。俄方的政策立場可謂無可指摘,相較之下,美方的舉止在眼界上就差了一個大檔次。

    美俄軍控談判的發展走向

    美俄軍控談判淪落到今天兩國各說各話這般境地,本質上并不符合各方利益,更與各方的期望相差甚遠。盡管目前陷入僵局,但核裁軍問題對于全球安全戰略平衡至關重要,作為當事國,美俄不可能無限期放任談判停滯下去。綜合目前各種情況看,筆者認為圍繞續約問題的談判最終還是要啟動起來并維持下去,這大致會產生以下幾種走向:

    第一種:美俄重啟談判,就續約問題及時達成新條約,國際核裁軍事業進入新階段。這是一種相對比較完美的結局,然而考慮到美國對新協議的過高期望以及對自身核優勢的最新追求,這又是不大可能實現的一種結果。

    第二種:美俄重啟談判,圍繞各自關注議題再次激烈交鋒,最后勉強達成一個過渡性的短期協議。在這種情況下,國際核裁軍緊張形勢暫時得到緩解,但長期的挑戰——例如核武小型化、中短程導彈生產及部署、超高音速武器及太空武器化等問題繼續高懸,仍然會時不時地刺激大國的政治神經,成為國家博弈的焦點議題。換言之,或者一年或者五年的短期協議只是暫時掩蓋了美俄之間的矛盾,但隨著后續形勢的不斷變化,雙方圍繞核裁軍議題在新的問題上又齟齬不斷,各執一詞,國際核裁軍形勢再次面臨動蕩不安的局面。

    第三種:美俄重啟談判,但雙方理念差距始終無法彌合,加上美國總統大選存在的巨大變數,雙方在條約最后有效期之前沒能達成妥協。這種情況意味著存在三十多年的國際軍控體系真正要被終結了,世界核裁軍形勢恐將進入多國爭鋒的混亂時代,屆時美俄兩國是否還能像今天這樣繼續掌控國際軍控大勢是存在疑問的。

    概言之,在當前關鍵時刻,面對談判僵局及并不光明的未來,美俄兩國尤其是美國的確需要作出權衡取舍,真正承擔起其肩負的特殊、優先責任。這樣做,既是為了世界安全穩定,也是為了美國自己。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