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在臺海闖“黃燈”也很危險

    以下文章來源于環球時報,2020年9月28日

    李開盛,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本公眾號刊登作者原文完整版



    絕不允許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一直是中國政府的堅定立場。正因如此,面對臺海對岸的臺獨勢力,大陸制訂了《反分裂國家法》,擲地有聲地宣布:“臺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面對兩岸統一的最大干擾勢力美國,中國一直毫不動搖地堅持三個聯合公報,堅持“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立場。

     

    面對一個無論實力還是國際影響不斷增強的大陸劃出的紅線,無論是臺獨分子還是親臺勢力都不敢輕易觸碰。但是,他們卻處心積慮,在“去中國化”、掏空“一中原則”方面動足了腦筋。臺獨分子采取的措施不但包括在教育、文化上與大陸做切割,甚至還在政治上、對外關系上做出接近或侵蝕大陸紅線的種種舉動,其中既有謀求臺灣所謂國際生存空間、領導人出訪“過境”美國這樣的大動作,也有在護照中放大“臺灣”兩字、在教科書中將鄭成功從“民族英雄”改為“入侵者”的小伎倆。最近,臺陸委會新聞中心背板在更新時將原印有的幾何型大陸地圖刪除,其駐美代表將個人推特改名為“大使”,不過是臺灣當局在紅線面前大打擦邊球的最新舉動。

     

    美國親臺勢力也是“一中”原則重要挑戰者,但這與他們與宣稱的“共同價值”無關。上個世紀7080年代,美國放棄臺灣與大陸建交,并簽署承認“一中原則”的三個聯合公報,當然不是出自對當時社會主義中國的同情,而是出于在冷戰中拉攏中國、打壓蘇聯的戰略需要。后來美國不斷謀求密切與臺灣的政治往來,甚至對臺軍售不斷升級,完全違背了八一七公報中關于“逐步減少對臺灣的武器出售”的承諾,自然也不是出于對臺灣“民主”的同情,而是出于遏制中國崛起、維護自己霸權的地緣政治計算。正是基于這一邏輯,我們才能夠理解為什么越是中美關系緊張,美國就越是致力于操弄臺灣議題。前些日子美國派出副國務卿訪臺,就是這些惡性事件的最新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臺獨分子與親臺勢力一方面小動作不斷,另一方面面對大陸的嚴肅反對,卻往往宣稱“無意改變現狀”、“不追求法理臺獨”或是繼續宣示“堅持三個聯合公報”、尊重“一個中國”原則云云。對此,許多人形容為“切香腸”戰術,也就是以一種漸進方式搞臺獨和支持臺獨。臺獨分子與美國親臺勢力的潛在邏輯是,在切下最后一塊“香腸”之前,他們的所作所為都不能算是“臺獨”和“支持臺獨”;沒有觸及紅線就是綠區,只要他們沒有公然亮出法理臺獨的旗幟,當然就可以暢行無阻,大陸不能反對,也不應該反對,如反對就是“無事生非”。

     

    這種對臺海局勢進行“紅綠”二元劃分的邏輯具有極大的危害性。正是在這一邏輯的基礎上,臺獨分子與親臺勢力試圖把大陸的底線由一道“粗紅杠”壓縮成一根“細紅線”,即只有公開宣布或支持臺灣獨立才是踩紅線之舉,企圖把各種事實上破壞“一中原則”的種種行為都劃在所謂的綠區之內。其如意算盤是,在無限放大的綠區里大切“香腸”,真正等到只剩下最后一塊“香腸”要切、“紅線”不得不踩的時候,臺獨也就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大陸想反對也無效或無能為力了。

     

    因此,我們必須打破對這種“紅綠”二元劃分的認識邏輯。一方面,要進一步明確相關紅線、絕不允許美臺對大陸底線故意進行狹窄理解。另一方面,有必要在確定紅線的基礎上,再劃出一片黃色警戒區域。就像交通燈一樣,紅燈亮起之前并不都是綠燈,中間還有一個黃燈。黃燈的作用就在于督促車輛及時踩剎車,以為路口的車輛交錯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

     

    當前臺海局勢極其復雜,各種政治、軍事勢力縱橫交錯,就像交通路口一樣路線復雜、車輛眾多,黃燈的警示作用極其必要。而且,黃燈不只是用來宣示的,就像大陸一些地方已出臺對闖黃燈行為的處罰規定一樣,對于臺海“闖黃燈”的行為也應該有明確的警示、處罰措施。只有這樣,才能迫使那些蓄意且危險的擦邊球、“切香腸”戰術提前“剎車”,避免臺海出現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重大“交通事故”。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