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潘光接受上觀新聞采訪談王毅訪問塔吉克斯坦等五國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 國際關系研究

    本文來源于上觀新聞,2020年9月10日

    原標題:王毅今起開啟的這次重要外訪,有哪些看點?

    潘光,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上海社科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



    王毅此次出訪雙、多邊結合,是中方著眼推動上合組織合作、深化同四國友好合作關系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動。



    隨著新冠疫情緩解,國際舞臺上也日益看到中國外長奔波的身影。上周剛剛結束歐洲五國之行后,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今又啟程赴俄。9月10日至16日,王毅將赴俄羅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外長理事會會議并訪問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國。

    中國外交部表示,王毅此次出訪雙、多邊結合,往訪四國均是中方的友好鄰國,是中方著眼推動上合組織合作、深化同四國友好合作關系的一次重要外交行動。

    上合外長線下會面

    在上合組織的會議機制中,外長理事會是繼元首理事會、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之后第三大議事平臺,每年舉行一次。

    上合外長會一般在上半年舉行,為同年的上合峰會做前期籌備工作。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延遲至9月召開。

    “由于疫情肆虐,許多國際活動和多邊會議或推遲或取消。作為上合組織2019至2020年輪值主席國,俄羅斯的疫情也未結束。此時仍決定線下召開上合組織外長會,體現了各方對上合組織的重視。”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說。

    分析人士表示,在疫情形勢下,本次上合外長會將聚焦防疫合作、重振經濟、國際與地區熱點等議題。

    首先,將關注應對疫情反彈及幫助成員國恢復經濟。

    “預計各方將探討在疫苗和藥物研發、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同時還會討論如何使上合組織在幫助成員國經濟復蘇方面發揮作用,以及下一步如何開展各領域務實合作。”孫壯志說。

    上海社科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上合組織國際交流合作基地首席專家潘光說,比起安全反恐合作,上合組織的經貿合作相對滯后。現在,疫情又嚴重沖擊成員國的經濟,加強務實合作勢在必行。不過也需要注意到危中有機。此次疫情期間,在飛機停航、人員往來受阻的情況下,亞歐大鐵路意外發揮突出作用,促進了上合組織的經貿合作。

    其次,將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對表,表明上合組織的共同立場。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9日在吹風中表示,本次上合外長會將討論戰略穩定、應對挑戰和安全威脅的措施,以及在阿富汗、敘利亞和伊朗核協議問題上對表。

    潘光表示,當前國際局勢出現新變化,上合組織有必要互通聲氣,協調立場。

    比如阿富汗政府與塔利班近日開啟和談進程。盡管美國積極居間斡旋,但解決阿富汗問題離不開上合組織的參與。尤其是美國臨近大選,特朗普政府出于選舉考量作出一系列決策,包括促成阿聯酋與以色列建交、說服塞爾維亞與科索沃“撐”以色列。這些外交作為固然有助于地區穩定和平,但是需要警惕美國違背安理會決議玩“偷梁換柱”的游戲。上合組織在這些問題上應該會表明態度,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

    專家表示,本次外長會還將為11月上合組織峰會做前期準備,包括對成果文件、主要議題、會議形式(線上還是線下)等細節進行討論。

    此外,俄方還期待討論上合組織機制建設,包括擴容問題。

    目前上合組織擁有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6個對話伙伴國。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周三在接受塔斯社采訪時表示,每年都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加入上合組織。

    不過,潘光認為,擴員并非易事,一是可能引發一些國家之間的矛盾,二是基于成員國協商一致原則。印度、巴基斯坦“入群”就討論了十幾年,擴員之難可見一斑。

    訪問四國重視周邊

    出席上合外長會的同時,王毅還將訪問俄、哈、吉、蒙四國。

    “這四個國家都是中國重要的鄰國和地區伙伴,也是上合組織成員國或觀察員國,還是‘一帶一路’重要沿線國家。此次訪問體現中國對周邊外交以及上合框架內多邊合作的重視。”孫壯志說。

    如果沒有疫情“搗亂”,今年的中俄外交必然好戲連臺。今年以來,迫于疫情干擾,兩國元首只能通過電話、信函等方式密切互動,但尚未實現互訪。王毅此次訪問俄羅斯是疫情緩解之后中國最高級別官員首次訪俄。

    據中國外交部介紹,訪俄期間,王毅將同俄外長拉夫羅夫舉行會談、共見記者,同俄方就雙邊關系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對表,加強中俄戰略協作。

    潘光指出,在當前背景下,中俄尤其需要加強戰略協作。兩國都面臨來自美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威脅和壓力,俄羅斯承受北約東擴壓力,中國則受到美國持續打壓。雙方此時需要緊密協作,相互給力借力。同時,針對美國的單邊主義政策,中俄加強戰略協作將有助于維護多邊主義和世界穩定和平。

    在訪問哈、吉、蒙三國期間,王毅將分別同三國領導人會見,并與三國外長舉行會談。中國外交部表示,此訪將鞏固同三國的傳統友好,加強抗疫合作,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密切在國際事務中的協調與配合。

    專家指出,哈薩克斯坦疫情較為嚴峻,現為中亞地區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如何防范第二波疫情已成哈抗疫工作重點。王毅訪哈預計將聚焦抗疫合作。同時,這也是去年哈實現政府更迭、托卡耶夫當選總統并訪華后,中國外長首次訪哈,將鞏固并提升中哈永久全面戰略伙伴關系。

    在第三站吉爾吉斯斯坦,除了討論防疫合作,“安全反恐合作也是雙方關注重點,因為東突在吉十分活躍。”潘光說。

    選擇訪問蒙古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今年2月蒙古總統訪華的回訪。潘光表示,蒙古總統巴特圖勒嘎是疫情發生以來首位訪華的外國元首,現在中國派出副總理級官員回訪,顯示外交上的禮尚往來。

    孫壯志指出,上合峰會框架內設有中俄蒙元首會晤機制,王毅此次訪蒙凸顯中國對蒙古的重視,預計此訪將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并在疫情期間加強互相支持。

    專家表示,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也是王毅訪問四國的一大看點。在潘光看來,未來中國與中亞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的關鍵在于提升品質與技術含量,要發展一些有影響力、可持續的先進項目,比如拓展電子商務、智慧城市、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應用等高新技術領域合作,使中亞國家跳出“一帶一路”橋梁角色的局限。

    中印外長有望單聊?

    王毅此行還有一大關注點,即在中印邊境局勢緊張的當下,中印外長有望會面。

    三天前(9月7日),中印邊界突然響起的槍聲打破平靜,把原已緊張的局勢推向更復雜的境地。印軍不僅非法越線,還向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首次打破45年來邊界無槍聲的平靜。在這一背景下,外界高度關注此次中印外長能否會面。

    不過,關于中印外長雙邊會晤,目前尚無官宣消息。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9日表示,王毅將同上合組織有關成員國外長舉行雙邊會見,出席中俄印外長午餐會,但并未證實兩國外長會單獨會談。

    但據《印度快報》9日報道,兩國外長計劃周四在莫斯科上合外長會期間舉行會晤。

    如果消息屬實,印媒稱,這將是自5月中印發生邊境對峙以來兩國外長首次面對面會談。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干城認為,兩國外長應該會舉行雙邊會晤。

    一則印度外長蘇杰生已釋放積極信號,表達對話意愿。二則當前邊境局勢非常緊迫,已經到了雙方必須亮底線、尋求妥協與讓步的時候。三則由于中印最高領導人今年可能因疫情無法在雙、多邊場合實現會晤,這次中印外長會將是兩國高層給局勢降溫的一大機會,雙方應該不會錯失良機。反之,“如果中印外長會未能舉行,那就意味著局勢非常嚴峻。”趙干城說。

    自今年5月中印邊境發生對峙以來,兩國之間不乏溝通協調,以避免局勢升級,但是摩擦依然不斷。

    9月4日,中印防長在莫斯科出席上合組織防長會期間舉行雙邊會晤。誰知,3天后就發生鳴槍事件。這使得外界擔心,即使兩國外長會晤效果幾何?

    謹慎樂觀者認為,雖然會面不可能化解所有矛盾,但至少可鞏固對話氣氛,有望使兩國找到緩解邊境爭端的途徑。

    悲觀者則表示,由于中印在邊界爭端上都很強硬,在莫斯科舉行的這場高風險會談恐怕難以取得突破,緊張對抗態勢或將持續到冬天,《南華早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觀點這樣指出。

    在趙干城看來,這次外長會將是緊迫形勢下的一次關鍵會面,為雙方尋求政治解決方案提供難得機會。“危機當前,或將迫使雙方痛下決心找到出路”。但是,期待一次外長會就打破僵局并不現實。自2003年中印特別談判代表開談邊界問題至今進行了24次會談,但迄今未取得進展,外長會效果幾何還將拭目以待。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