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李立凡:俄反對派人士中毒案最后會成為“不解之解”

    【直新聞按】


    當地時間9月2日,德國政府證實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利內是遭軍用級別神經毒劑“諾維喬克”毒害的。隨后德國總理默克爾、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等人紛紛譴責下毒行徑,要求俄羅斯徹查。


    克里姆林宮表示,愿與德國方面就此事件展開全面合作,呼吁各方勿將這一事件“政治化”。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認為,西方國家有關納瓦利內事件的聲明可能是事先準備好的。


    這起事件最終走向如何,孰是孰非能有一個清晰的調查結果嗎?西方世界會不會借此事加大對俄羅斯的孤立和制裁呢?對此,直新聞3日下午專訪了上海社科院俄羅斯中亞中心常務副主任李立凡。


      

      





    這件事情最后會成為一種“不解之解”




    直新聞記者 羅代姣您怎樣看待這一突發事件?后續俄羅斯能自證清白還是會像之前的類似事件一樣,最終沒有結論?


    上海社科院俄羅斯中亞中心常務副主任 李立凡:


    我個人的判斷,這個事件可能還是和之前類似事件一樣,最后會不了了之。因為俄羅斯之前發生過的類似的事件,包括投毒案,已經有多少次了,之后西方肯定會有一些反應。俄羅斯肯定會出現一些解釋,用一些辦法來論證與俄羅斯無關。因為俄羅斯方面現在已經表述了,可以來聯合調查,所以說這種問題,很難來判定是非,可能會隨著時間慢慢淡化。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今天出現了一條消息稱,俄方證明這個毒藥是來自于格魯吉亞和美國的軍事生物實驗室,這樣的話,俄羅斯是不是又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西方?可以說是讓這些西方的陰謀論又“回打”了西方本身。所以這種事情最后會成為一種“不解之解”,很難說最后會有一個怎樣的結果。



    德俄若想緩和局面 可能會加強雙方之間的調查





    直新聞記者 羅代姣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情報總局上校阿列克謝·孔德拉季耶夫稱,德國有關納瓦利內“中毒”的聲明是出于政治動機的挑釁。此外,他認為德國有關“中毒”聲明可能是美國準備好的,以阻止“北溪-2”項目。您怎樣看待俄羅斯官員的這一表態?事件對俄羅斯與歐洲的合作有何影響?


    上海社科院俄羅斯中亞中心常務副主任 李立凡:


    現在包括默克爾,德國外長馬斯,都對俄方提出了強硬的措辭,現在俄方據說也接受聯合調查。所以我個人認為,如果之后為了進一步緩和一下局面的話,可能會加強雙方之間的調查,會合適一些。具體是不是美國在里面扮演什么角色,現在還沒有證據來論證。包括我前面說的,毒藥是不是來自于美國軍方實驗室,還很難判斷。因為這是神經質的毒藥,具體造成什么樣的結果還不知道。另外當時納瓦利內在俄羅斯醫院治療的樣本是不是會被存下來,是不是能夠作為共同驗證的證據,這個雙方可能還會協調。



    西方會加大對俄制裁 俄羅斯不會低頭





    直新聞記者 羅代姣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新聞處負責人約翰·埃利奧特稱,美國對德國的調查結果表示關切,并稱“美國將與盟國和國際社會一起,將這些人繩之以法。”俄羅斯有官員稱,所有聲明都被政治化了,不排除某些西方政客要求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您判斷西方世界會借此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嗎?


    上海社科院俄羅斯中亞中心常務副主任 李立凡:


    首先,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一直也沒有停止過,包括對俄羅斯很多的企業,人物的制裁。從2014年開始,俄羅斯一直飽受制裁的痛苦,它的經濟也下降,他們也希望減少制裁對俄羅斯的影響。但是這件事情之后,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是西方必定要走的一條道路。特別是對俄羅斯軍方一些人物,企業,這些都是老步驟,是老生常談。西方已經習慣了對俄羅斯用制裁,恐嚇的方式。俄羅斯基本上也不會低頭的。這種制裁估計效果也不大,也可能最后就不了了之。


    目前只能是這樣一個推斷,因為具體怎么樣,還要看俄方是否接受一些聯合調查等,如果俄方拿的出來證據,即前期的證據是完善的,那么俄羅斯也會對西方的抗議更加強烈。所以說我覺得俄羅斯還會頑強抵抗。但最后應該也會不了了之。因為這種事情誰對誰錯很難說,而且這種毒藥的來源,毒藥的特性現在都很難說。而且現在納瓦利還沒有蘇醒,可能他自身的解釋和判斷也非常重要。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