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聯合早報,2020年7月15日
束必銓,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6月22日,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以多數贊成,表決通過市長中山義隆提交的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更名議案。10月1日起,尖閣諸島將正式更名為“登野城尖閣”。
石垣市以改善行政事務為由對島嶼名稱更名,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重大挑釁行為。這也反映出,日本國內部分政治保守勢力,從未放棄對中國領土主權的侵害行為。要維持中日關系的穩定,就必須對當前日本國內政治生態,及其對釣魚島的認知予以理解。
日本國內負面看待中國在釣魚島等東海海域的行動。今年以來,中國海警船繼續在釣魚島海域執行常態化巡航任務。據日方統計,2020年1月至5月,中國海警船進入釣魚島毗鄰海域達495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8%。
截至6月21日,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連續巡邏69天,體現出中國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并實施有效管轄的意志。同時,中國海空軍在東海的軍事活動,也不斷遭遇日方的侵擾。自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日本戰機針對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軍機升空攔截次數達675次;而今年第一季度疫情期間為152次。
2014年,中日就處理和改善兩國關系達成“四點原則共識”,其中指出雙方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
這些年,雙方在東海海域的緊張局勢呈現總體緩和態勢,但日本國內從未停止對中國在東海海域活動的批評,認為中國在對日言論上有軟化態勢,但敵對性的對日政策絲毫沒有改變。據此構建積極和平主義防衛體制,強化應對東海各種事態的威懾力和應對力。可以說,作為管轄釣魚島的石垣市,在國內就具有了更名的社會輿論氛圍。
中國海警船對釣魚島領海內日本漁船進行執法。自2010年中日釣魚島“撞船事件”以來,日本國內對于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海域的巡航活動高度敏感,國內保守勢力更是渲染中國海洋維權活動威脅日本安全,聲稱中國要單方面改變東海現狀,特別是釣魚島附近海域的現狀,最終以武力奪取釣魚島。日本要強化日美同盟和自身遏制中國強占日本島嶼的能力。這種說辭不但日本民眾深信不疑,國際輿論也漸趨認同。
中國已經被日本在國際上塑造為破壞地區穩定、破壞日本對釣魚島管轄的“安全威脅”。5月初,中國海警船在釣魚島領海內,對日本漁船實施跟蹤監控,并要求該漁船停止有關活動退出相關海域。日本海保廳船只卻強勢進入日本漁船和中國海警船之間,導致現場局勢陷入緊張。日本官方指責中國在東海單方面改變現狀,這給日本國內保守勢力造勢的空間,也給了石垣市推動更名計劃的契機。
中山義隆長期操縱釣魚島議題強化島嶼控制力。2010年2月,無黨派人士中山義隆受自由民主黨、公明黨支持,參加石垣市市長選舉。當選后,中山義隆和市議會就向日本政府申請,登陸釣魚島調查自然生態,但遭到拒絕。
2012年4月,石垣市議會通過一份意見書,批評日本政府為避免刺激中國而沒有充分采取措施,要求日本政府購買釣魚島,并將行政管轄權轉讓給石垣市。6月,中山義隆參加日本保守團體組織的“集體釣魚大會”宣示主權。同年10月,日本政府以購買方式實現釣魚島“國有化”。
前些年,中山義隆就已經開始謀求釣魚島的更名計劃。2017年12月,石垣市明確表示將釣魚島更名為“登野城尖閣”,但之后以更名事務手續等頗費時間為由,推遲提交議案。
當時中山義隆就真實原因表示,安倍首相要實現訪華,改善中日關系而不予“幫忙”。盡管如此,石垣市議會還是在2018年6月通過更名決議,完全無視中日領導層加強良性互動,建設性管控分歧矛盾的努力;而中山義隆則在這場釣魚島更名行動中,扮演著并不光彩的角色。
安倍執政基礎動搖,急須保守派穩住基本盤。安倍再次執政以來,三次當選自民黨總裁、六次全國選舉連勝,創下日本戰后歷任首相在任時間之最,但其爭議性安保政策、國內政治丑聞不斷和冠病疫情應對不當等,也導致安倍內閣支持率持續走低。
5月23、24日,日媒《朝日新聞》民調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跌至29%,不支持率上升至52%。同日的《每日新聞》民調也基本維持在這個水平。常規上,內閣支持率跌破30%對首相來說就是進入危險區。
安倍作為日本保守勢力的代言人,其執政以來推行的外交安保政策得到保守勢力的支持。但去年以來,日本保守勢力對安倍內閣在涉及中國國家主權的諸多爭議性議題上的立場,表現出極大不滿。他們認為,安倍過于討好中國,在事關日本利益問題上沒有對中國采取強硬立場。
這種情緒通過不同方式傳遞至政府層面,對安倍內閣的執政根基形成有力沖擊。這就迫使安倍必須對保守勢力的訴求做出適度回應。有日本問題學者就指出,石垣市此次更名實際得到了安倍的默許。
因此,石垣市此時更名并不僅僅是地方行為,它是在日本國內政治社會保守勢力,不滿中國東海維權等活動,安倍內閣支持率急速下跌,執政基礎出現不穩的態勢下,利用中國海警船針對日本漁船執法為由,通過非法手段侵占中國對于釣魚島主權的實際管轄。
在石垣市2018年的釣魚島更名決議中,宣稱釣魚島為日本固有領土,劃歸石垣市行政區域沒有爭議,但又提及針對釣魚島引發的嚴峻形勢,采取何種對策表示憂慮。
這本身就體現出石垣市在內的日本政府保守勢力的矛盾心態。一方面,不愿正視現實,不承認中日間圍繞釣魚島主權存在爭議,不斷采取挑釁措施,單方面強化實效控制。另一方面,又無所適從,憂慮于這種持續的挑釁,時常激起兩國間激烈的政治對抗和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導致兩國關系的全面緊張,將中日關系拖入“時好時壞”的死循環之中。
當前國際格局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冠狀病毒疫情仍未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有效抑制,其對國際地緣政治、經濟的破壞性影響仍在蔓延。中日作為地區乃至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都有責任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兩國本應樹立大局意識,延續雙邊關系改善的勢頭,為充滿更加不確定的世界注入新的積極元素。
然而,石垣市和日本政府的戰略短視行為,是真的要為來之不易的中日關系按下暫停鍵?日本真的準備好兩國關系再現變數的代價了嗎?也許雙方是時候對最近兩年多的中日關系進行回顧、評估與反思了,這對兩國關系長遠發展是必要的。中國也應對日本國內政治社會生態有更為客觀、全面且深入的認知,才能避免未來中國對日外交政策出現重大誤判或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