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李開盛:美朝“硬碰硬”背后的三國博弈

    本文轉載自新民晚報,2020年6月25日

    李開盛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以“脫北者”傳單為由,切斷南北聯絡、爆破朝韓聯辦……朝鮮自六月初以來動作頻頻。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預備會議23日舉行,決定暫緩執行針對韓國的軍事行動計劃。日前進行一系列舉動,朝鮮考量主要有哪些?下一步又將有何舉動?韓國政府是否會調整對朝政策?美國政府對朝政策又可能如何變化?本期論壇特請專家解讀。

    1 推進打韓逼美  朝鮮舉動頻頻


    問:朝鮮日前一系列舉動的背后考量主要有哪些?下一步又將有何舉動?


    答:朝鮮一系列動作最直接起因是在韓“脫北者”團隊通過氣球向朝散發反朝傳單事件。“脫北者”團隊不但送去反朝傳單,還有大量小額美元與包含朝鮮官方不愿意其民眾看到信息的內存卡等,其試圖滲透、動搖朝鮮政權的意圖顯而易見,朝鮮的憤怒事出有因。

    但根本原因還是朝鮮對朝核問題一直陷于停滯的長期不滿。自2019年2月美朝河內峰會不歡而散以來,美國始終堅持所謂的CVID(全面、可驗證、不可逆的無核化)原則,在解除制裁方面不松口。文在寅為推進北南合作而采取的各種措施,也因美國以“違反制裁決議”為由被阻止。在當前美國主導的制裁之下,朝鮮大部分進出口都受限,甚至海外務工人員都必須遣返,其經濟發展被套上了層層“緊箍咒”。美國樂見這種局面,在它看來,制裁帶來的長期困難要么強迫朝鮮最終屈服棄核、要么誘導其內部發生政變,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從奧巴馬推行“戰略忍耐”,到特朗普取得外交資本后把朝核問題棄置一旁,兩者政策邏輯其實一樣。

    朝鮮對此心知肚明,也知道問題關鍵在美國,不可能長期容忍。所以,去年朝鮮提出要求美國改變立場的“年底大限”,但可能由于新冠疫情突然暴發,當時的外交危機無果而終。今年以來,朝鮮屢次試射短程火炮,也旨在引起外界對半島問題關注。但朝鮮可能發現,短程火炮試射“不痛不癢”,特朗普政府回應也輕描淡寫。但再次測試核武器與洲際彈道導彈的政治、外交以及經濟成本巨大,朝鮮也不敢輕易嘗試。權衡之下,“三八線危機”可能就成了最能直接彰顯半島緊張局面、通過施壓韓國從而“打臉”美國的最可行手段。今年是美國總統大選之年,謀求連任的特朗普一直吹噓其半島政策“業績”以及與金正恩的良好個人關系,朝鮮半島任何負面新聞,都不能不牽動特朗普注意力。

    在這種背景下,那些旨在反朝的在韓“脫北者”無意中就成了朝鮮政策最佳配合者。“脫北者”散發氣球行為由來已久,以前朝鮮雖然表示“毫不留情打擊”甚至因為在邊界槍擊越界氣球而發生緊張態勢,但總體來說多半被當成個別事件處理。時過境遷,今天反朝傳單點燃的是朝鮮不斷升級的“怒與火”,從宣布切斷朝韓之間一切通訊聯系,到宣布“對南工作”轉變為“對敵工作”,直至炸毀朝韓聯絡辦公室大樓,包括各種政治、軍事、外交措施的“三八線危機”將成為朝鮮打壓韓國、打臉美國的重要手段。

    但朝鮮最終需要的不是沖突,而是一份對其有實質意義的朝美或朝韓協議(如解除或至少是部分解除制裁),因此朝鮮接下來的行為還會留有余地,主要會集中在宣示性、造勢性內容等。在打擊對象上,也主要批判韓國及文在寅政府,對美國及其特朗普政府目前還很少提及。

    6月23日,金正恩主持勞動黨第七屆中央軍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預備會議,暫緩執行人民軍總參謀部日前提出的對韓軍事行動計劃。其中就可能包含某種“調整節奏”的考慮。

    在體現金正恩掌握大局的同時,讓韓國體驗一種無法掌控的被動與陣痛。如果美韓繼續堅持原有政策,不排除朝鮮會采取進一步舉措,如實質性廢除開城工業園并沒收韓方財產,在南北海陸邊界出現軍事摩擦事件,以及在輿論、外交上將批判矛頭直接對準美國與特朗普,甚至是重啟核試驗與洲際彈道導彈試驗。

    總的來看,朝鮮這次政策轉變并不是追求短時間內就要達到效果,而是將以一種逐級施壓、時緊時松的方式,視情況與時機推進其“打韓逼美”策略。

    2 韓國反應克制  難掩兩面被動

    問:如何理解韓國對朝鮮舉動的回應?文在寅政府是否會調整此前的對朝政策?

    答:朝鮮舉動讓一心追求對朝和解與合作的文在寅政府相當難堪與不滿。但總的看,為了盡可能維持其視為執政理想的對朝和解政策與南北合作局面,文在寅政府的反應是克制的,而且宣布對涉事“脫北者”團隊采取限制措施,包括對其進行調查、取消其法人資格并擬通過立法限制在非軍事區對朝鮮施放氣球等。文在寅也在公開講話中呼吁朝方不要中斷溝通,應南北攜手尋求突破口,推動自主合作項目等,并表示韓國將為此尋求國際社會的理解。

    但這只是說明了韓方對當前局面的根源以及面臨的問題仍缺乏明智的判斷。朝鮮之所以不顧過去兩年來南北雙方密切互動、三次峰會積累下的“濃情蜜意”,毫不猶豫地在輿論上、外交上對韓國甚至是文在寅本人“開打”,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在寅政府固然內心追求對朝和解,但行為上不敢突破美國劃定的界限,他所承諾的朝韓合作項目因此遲遲難以落地,朝鮮看清了已不太可能再寄希望于文在寅政府。顯然,所謂的“自主合作項目”,朝鮮已然不屑一顧,而“追求國際社會(主要是美國)理解”的承諾,朝鮮也不會再相信。

    文在寅今日所處的困局,實質上是其政策內在矛盾的必然結果。他一方面熱心追求對朝和解,并提出了許多不切實際的目標。另一方面,他在外交安保政策上與保守派政府實際上并無二致,仍然視美國為基石,在改善對朝關系上面子做足但實質問題總是有所保留,這就決定了其對朝政策仍然依賴美國,也必然受限于美國。這既不利于整合所有東北亞國家協同解決朝核問題,其附美姿態更從根本上降低了韓國在整個半島事務中的重要性,直接沖擊到其對朝合作承諾,結果不但不能使朝鮮高興,反而激起其不滿與憤怒,從而釀成今日局面。所以,對韓國來說,根本之計還是需要在朝核問題上發揮一個更加獨立自主的角色,在美韓同盟有關東北亞安全、朝核問題的事務上贏得更大的發言權,這樣才能匹配其追求對朝和解與合作政策、建設所謂“東北亞責任共同體”的目標。

    但這樣的政策調整并非一日之功。從文在寅政府的一貫政策以及當前的反應來看,短期內韓國既無心也無力做出這樣的改變。據報道,先前惹事的“脫北者”團體“自由朝鮮運動聯盟”宣布將在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70周年紀念日前后再次散播反朝宣傳單。文在寅政府能否克服這些“脫北者”團隊及其支持者保守派的阻力管控當前局勢,仍然還是未知數。另一方面,顧及自身的既定對朝政策,文在寅政府又無法像朝鮮那樣破罐破摔,像保守派政府那樣加大對朝鮮制裁。這也就注定了接下來韓國只能被朝鮮當作怒火傾泄的直接對象,對朝外交上有節制地回擊以盡可能維系南北關系,軍事上保持緊密戒備以免受到突然攻擊,加強對美協調以求得美國的支持與介入。總體來看,只要美朝不建立起積極互動,韓國不從根本上解決其政策的內在矛盾,就會一直處于兩面被動的尷尬境地。

    3 不輕易“隨朝起舞”美打小算盤

    問:美國日前宣布延長對朝制裁。特朗普政府對朝政策將如何變化?

    答:對特朗普來說,通過兩次正式峰會以及一次板門店握手,他已利用朝核問題充分吹噓了其外交業績以及展示了能夠解決問題的外交高手形象。他是不愿意讓這種形象破滅的,所以即使今年朝鮮屢次試射短程火炮,特朗普政府一直淡化此事,說朝鮮沒有違反停止洲際彈道導彈和核試驗的承諾。

    這次朝鮮選擇在“三八線”上開展外交斗爭,一個重要因素也是看準了今年是美國大選之年而特朗普選情堪憂,打算轉換方式對美施加刺激,將其作為逼特朗普妥協以維護其半島政策成功形象的最好機會。

    從另一方面看,如果拜登當選,朝鮮追求與美國領導人直接打交道的愿望可能會成為泡影,所以這也可能是朝鮮同特朗普達成交易的最后機會。無論哪種考慮,都使得朝鮮必須要對這一機會善加利用。朝鮮外務相李善權在6月12日的談話中宣布:在沒有任何代價的情況下,我們再也不會向美國執政者提供政績宣傳用包裹。但如果把這句話反過來理解,其意思就是:如果美國能夠提供相關“代價”,朝鮮也樂意做出一些讓步讓美國去宣傳自己的政績,其試圖與美國達到進一步協議意圖其實十分清楚。

    但自詡為交易高手的特朗普當然不會輕易跟著朝鮮的步伐起舞。這一是因為其國內選情尚未到需要非打對朝外交政績牌不可的地步,目前其民調雖然落后于民主黨對手拜登,但各種情況表明其基本盤尚十分穩固。二是因為朝鮮當前的“板子”主要還是打在韓國身上,美國感覺不到“痛”,朝鮮“打韓”的程度也尚未到讓人徹底質疑美國政策的地步。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的交易藝術實際上同朝鮮一樣,就是以強硬對強硬,對朝鮮發出的信息不但不加理睬,反而報以冷拳。6月17日,美國宣布把針對“朝鮮(威脅)的國家緊急狀態”再延長一年,以保持美國對朝制裁。這既是一個常規性動作,也正好符合特朗普的應對邏輯。

    接下來的問題是:朝鮮的行為不會到此為止。

    目前朝鮮尚克制對美,但已通過一些相對邊緣的渠道發出了對美斗爭的信號,如近日朝鮮駐俄羅斯大使館發布聲明表示“朝鮮擁有核武器,如果爆發戰爭,美國將走向滅亡”。一旦“三八線”上發生實際的軍事沖突,甚至波及駐韓美軍的話,特朗普可能會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是要采取一切措施(甚至包括武力)以兌現對盟友安全、自身信譽的承諾,還是通過外交上的讓步與朝鮮達成大交易,以再次換取可以讓特朗普吹噓的勝利?動武的措施危險萬分,不但中、俄會堅決反對,美國的盟友韓國也會堅決不干。

    但外交上的讓步可能不會像新加坡峰會上發表空洞的宣言那樣容易,這次朝鮮會堅定地提出解除至少是放松制裁的要求。盡管這在外交上是務實之舉,但可能給特朗普的國內政敵帶來更多的攻擊理由。

    特朗普如果不想走到那樣的話,就應該與朝鮮早接觸、早協商,爭取早日達成協議。如果他像對待新冠疫情那樣處理朝核問題:對問題的嚴重性輕描淡寫,在危機爆發后仍然漫不經心,那么后果只能是一場災難。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