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潘光接受上觀新聞采訪談以色列組閣協議

    本文轉載自上觀新聞,2020年4月21日

    “這項協議可以說為內塔尼亞胡量身打造,但同時也是一種多贏。”

    20日晚,以色列持續一年多的組閣僵局終于打破。現任總理、右翼黨派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內塔尼亞胡與議會議長、中間黨派藍白黨領導人甘茨在耶路撒冷就聯合組建政府簽署協議。

    兩人在此前三場選舉中針鋒相對、相互詆毀,如今居然實現了輪流執政、權力分享的政治聯姻。內塔尼亞胡將繼續執政18個月;然后將總理之位交給對手甘茨,任期3年。這樣的安排意味著什么?是什么力量讓“權力的游戲”終于走到終點?以色列動蕩的政局會隨著聯合政府的產生塵埃落定嗎?

    意料之中

    自2018年12月議會解散起,以色列陷入“選舉—談判—選舉”的政治怪圈,連續舉行三次議會選舉,三次遭遇組閣危機。內塔尼亞胡和甘茨勢均力敵,誰都無法單獨組建議會多數聯盟。

    今年3月初最后一場議會選舉后,甘茨獲得了組閣權,并得到了左翼政黨、民族主義政黨和阿拉伯政黨的支持。他推翻了時任議長、內塔尼亞胡盟友埃德爾斯坦對議會的控制,并積極推動一項可能阻止總理在受審期間留任的立法。然而3月26日,甘茨不顧黨內推舉的其他人選,突然提名自己為新任議長,并宣布將與內塔尼亞胡進行組閣談判。藍白黨及其支持者一片嘩然。甘茨說,疫情危機下,與內塔尼亞胡共事是唯一負責任的選擇。

    4月15日午夜,甘茨耗盡組閣期限;總統次日將組閣權交給議會。不過美聯社稱,盡管甘茨組閣權“技術上”到期,但他與內塔尼亞胡的組閣談判并未中止。

    如今,持續一年多的僵局終于畫上了句號。“他們正把政治足球踢向前方。”以色列總統前顧問賈森·皮爾曼(Jason Pearlman)稱。

    上海社科院資深研究員、上海猶太研究中心主任、以色列問題專家潘光指出,雙方達成組閣協議并不讓人意外,鬧劇總要收場。如果僵局一直持續,甚至拖入第四次選舉,且不說國內選民厭煩,在全世界也會淪為笑話。

    “其實這份協議半個多月前就見到了,當時雙方已基本達成一致。”中東問題專家、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李紹先指出,但在28天組閣期限將用完時,突然又傳出雙方沒有談成的消息。主要卡在兩點:內閣構成、推遲訴訟——甘茨希望盡可能多地爭取部長職位,來討好黨內支持;因為疫情等方面的原因,內塔尼亞胡的庭審已推遲至5月,結果協議沒能達成。4月16日后,組閣權交回議會,也給兩黨達成協議留下一線希望。

    誰的勝利

    20日晚,利庫德集團和藍白黨就權力分享事宜發表聯合聲明。幾分鐘后,內塔尼亞胡在推特上貼出以色列國旗的照片,外界解讀為呼吁團結。甘茨則發推文稱,他阻止了以色列可能舉行的第四次議會選舉。

    從兩黨聯合聲明看,此次達成的幾項政治安排引人關注。

    其一,輪流執政。內塔尼亞胡將首先擔任總理,為期18個月,甘茨任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待內塔尼亞胡任期結束后,甘茨接任總理,任期3年,內塔尼亞胡任副總理。這一機制將以立法形式加以明確。如果其中一方試圖提前解散政府,另一方將自動成為總理。

    其二,權力分享。政府部門幾乎被分為兩部分:內塔尼亞胡陣營將控制財政、衛生、公共安全、建筑和住房、交通和教育等部門;甘茨陣營將負責國防、外交、司法、媒體、文化和經濟等事務。新內閣的規模將為史上最龐大,內設36名部長、16名副部長;政府成員還將包括宗教政黨、極右翼政黨人士。

    其三,內塔尼亞胡保有司法任命影響力。他對總檢察長、國家檢察官的任命有否決權。英國《衛報》稱,他很可能在案件審理期間繼續留任總理。

    其四,以色列可能吞并約旦河西岸部分巴勒斯坦領土。根據協議,總理可以自7月1日起將特朗普政府提出的“中東和平新計劃”提交政府表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協議沒有明確指出哪些領土將被吞并,而是要求內塔尼亞胡和甘茨“在得到美國充分理解、進行國際對話”的背景下推進這項事宜。

    外媒普遍認為,最新協議標志著內塔尼亞胡的又一次勝利,也是甘茨的一次賭博。

    一方面,內塔尼亞胡背負多項刑事指控,所在政黨連續三次未能在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席位,竟然再次跑贏了“政治訃告”。他不僅鞏固自己“政治幸存者”的聲譽,也為自己爭取了更多解決爭議問題的時間:避免被訴訟趕下臺;擴大對巴勒斯坦被占領土的主權。

    另一方面,甘茨花了一年時間來爭取讓總理下臺,但如今,他放棄了驅逐內塔尼亞胡的長期承諾,甚至不惜與自己所在的藍白黨對立。有人說,作為前陸軍參謀長,他之前從未參加過競選,所以被技高一籌的內塔尼亞胡蒙騙了;有人指責他背叛目標,“爬”進政府;也有人惋惜,他將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研究員戴維·馬克夫斯基(David Makovsky)說,內塔尼亞胡得到了他想要的大部分東西。甘茨的賭注是,他現在做的決定對國家有利……他希望自己的后半段能夠成功。但這可能是一場半場就結束的比賽。

    李紹先指出,這項協議可以說為內塔尼亞胡量身打造,體現了他在黨內外縱橫捭闔后取得的成果,但同時也是一種多贏。一方面,甘茨陣營得到了國防、外交、司法等多個重要政府部門的控制權,也迫使內塔尼亞胡在18個月后離任。作為現任議長,甘茨在促成協議達成方面有“牌”可打。如果內塔尼亞胡遲遲不簽,他可以召集議會投票,限制總理在受到起訴時不得留任。另一方面,以色列政壇多數人都有一種危機感,早日組建聯合政府已成為一種共識。

    潘光認為,從內容看,讓內塔尼亞胡先當18個月,可以說很給他面子;接下去甘茨任職三年,則是順理成章。作為在任總理,內塔尼亞胡目前面臨受賄、欺詐等多項起訴,這種狀況在國際社會較為罕見,民眾對他的反感情緒日益加深。但如果免去他的18個月總理任期,協議可能就無法達成,所以雙方都有妥協。至于外界擔心協議可能無法落實,“我認為,存在變數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以色列民主制度較為成熟,協議是雙方基于契約精神達成,除非國內外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如戰爭、總理被定罪等,否則雙方還是會遵守協議。”

    此外,早日組建聯合政府,也符合以色列應對疫情危機的迫切需要。《衛報》稱,如果沒有全面運作的政府,任何一項財政預算、救市計劃都無法通過。根據組閣協議,內閣將進入6個月抗疫緊急時期,一些棘手的政策爭議,比如啟動司法任命程序、招募極端正統派以色列人參軍等將推遲到6個月后解決。

    回歸平靜?

    外界預計,新政府正式履職可能還需數周時間,還有一些相關立法需要完成。也有觀察人士擔心,即使新政府成立了,以色列政局是否真能回歸平靜?

    CNN稱,內塔尼亞胡的司法訴訟仍是一大變數。案件原定于3月中旬進行庭審,但由于19日發生的暴力沖突導致大部分法院關閉,庭審已推遲到5月24日。根據以色列法律,接下來總統將授權內塔尼亞胡組建政府。一些民眾可能會向最高法院提交新的請愿書,要求將授權裁定為非法的,因為內塔尼亞胡仍面臨指控。如果最高法院支持這項請愿,那么內塔尼亞胡的政治命運仍有很大變數,以色列也可能會在今年夏天跌進第四次議會選舉。

    除此之外,甘茨的執政能力仍有待檢驗。有評論稱,他幾乎完成了一項政治壯舉,摘掉內塔尼亞胡“魔術師”的帽子,但最后卻一手瓦解了近11年來內塔尼亞胡遇到的最強大對手——藍白黨。

    李紹先稱,甘茨選舉后拿到了組閣權,但在組閣過程中確實遇到問題。他領導的藍白黨因為種種矛盾陷入分裂,他無法拿到組建議會多數聯盟,最后不得不與內塔尼亞胡聯手。這是迫不得已的做法,也說明其黨內駕馭能力還有待提升。除此之外,這次的僵局也說明以色列政壇留給各黨的選擇余地不大,其政治制度的發展面臨威脅。

    潘光認為,以色列以前也有過聯合執政、輪流執政,但從未出現過各方僵持一年、政府多次難產的局面。這場鬧劇背后,說明兩個問題。其一,以色列政治的生態已發生變化,一黨獨大的局面很難再維持。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以色列都是兩黨輪流執政;后來工黨逐漸衰落,出現利庫德集團一黨獨大;如今看來,一黨獨大的時代基本結束。藍白黨作為一個年輕政黨,居然能在數次選舉中都和利庫德集團平起平坐。其二,以色列的民主體制仍較為成熟,盡管有很多矛盾,歷經數次選舉,最終還是“闖過來了”。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