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孫霞:中東軍售火爆,美歐是最大“軍火商”!


    本文轉載自上觀新聞,2020年3月23日



    直到2019年,最不穩定的中東仍然是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地區,其主要武器供應國是美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

    直到2019年,最不穩定的中東仍然是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地區,其主要武器供應國是美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中東戰場消耗了大量的美國戰斗機和導彈、加拿大的裝甲車、法國的巡邏艇以及英國的導彈和訓練機。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最近發布的《2019年武器交易報告》,2015-2019年期間,中東地區國家的武器進口量比上一個五年(2010-2014年)增長了61%,世界前10名中的武器進口國中,有5名是來自中東國家。其中,沙特阿拉伯仍然維持世界第一武器進口國地位,比2010-2014年間增長了130%,占世界所有武器進口量的12%,占中東地區所有武器進口量的35%。其次是埃及(16%)、阿聯酋(9.7%)、伊拉克(9.7%)和卡塔爾(9.6%)(參見圖1)。阿聯酋是過去五年的第四大武器進口國。卡塔爾的武器進口比上一個五年增長631%,首次步入前十國家。

    美國是中東武器最大供應國

    根據最新數據,美國供應中東地區武器進口量的53%,法國12%,俄羅斯11%,中東地區三分之二的武器進口來自于美國(參見表1)。

    *注:軍售報告主要關注長期國際趨勢,數據是根據交易武器的數量計算的,沒有以歐元或美元顯示武器轉讓的絕對數字。該數據庫適用于以百分比顯示市場份額和變化。

    資料來源:https://www.sipri.org/databases/armstransfers

    過去五年中,美國出口武器的一半銷往中東地區,而其中的一半又銷往沙特。這些合同早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就已經簽署,特朗普政府又與中東國家簽署了更多武器訂單。2015-2019年,中東國家占美國軍事出口總額的51%,較2010-2014年期間增長79%。美國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卡塔爾、阿聯酋、以色列、約旦和科威特等國家的主要武器供應國。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在也門與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作戰,嚴重依賴美國的持續武器供應。盡管國內反對聲音上升,參議院也曾投票試圖阻止美國支持這場戰爭,但美國仍繼續向沙特領導的聯盟提供大量武器和其他物資。

    美國武器出口當然是為了發展其龐大的武器工業,擁有更多的客戶意味著更高的經濟回報。但是,華盛頓也認為武器出口是其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出售武器不僅是為了經濟利益,還是建立聯盟、確保軍事行動合作和政治利益交換的需要。從“二戰”之后沙特阿拉伯與美國的“石油換武器”聯盟關系就可見一斑。特朗普執政以來,許多中東國家急于與美國改善或恢復友好關系,從石油出口中獲得龐大收益的中東國家感到可以從與美國的武器貿易中獲得更多好處。從武器貿易流向也可以看出,美國與其中東武器貿易伙伴有共同的敵人。

    歐洲國家的分歧和競爭

    德國以其擁有最嚴格的武器出口管制而自豪,稱其武器政策為“限制性的”,在中東市場上的份額也在下降。德國武器的買方必須簽署一項最終用戶協議,其中買方承諾不出售武器或將武器轉讓給任何其他集團或國家。除此之外,德國武器準則明確禁止向卷入武裝沖突的國家出口武器,除非這些國家是出于自我防御。然而,數據和資料顯示德國并沒有完全遵守這些承諾。

    沙特阿拉伯記者卡舒吉被暗殺事件發生之后,迫于國內和國際輿論壓力,德國宣稱于2018年10月停止對沙特武器出口,并呼吁今年3月份結束也門戰爭。德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還在2018年初簽署了一項聯盟協議,明確禁止批準向“直接”參與也門戰爭的任何國家出口武器。但是由于英國、法國和德國武器生產企業的聯盟關系,德國政府實際上延期了武器出售的禁令,有確鑿的證據表明德國制造的武器仍然在也門空中、海上和陸地使用。沙特阿拉伯希望德國取消出口禁令,強調沙特面對來自伊朗的威脅,必要時可以從其他國家獲得所需武器,如美國、英國和法國。這給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造成壓力,是否進一步延長對沙特武器出口禁令仍然懸而未決。此外,德國還在過去幾年與阿爾及利亞和埃及簽署了幾項有爭議的協議,更多的德國潛艇和護衛艦將運往中東,這將明顯提高德國武器在中東市場的份額。因此,其他歐洲武器出口國對德國所謂“限制性”武器政策持批評和懷疑態度,歐盟決定出臺新的軍事禁令以監督針對沖突國家的武器禁運,這將涵蓋空中和衛星監視以及軍艦領域。

    法國在世界武器市場上排名第三。與前五年相比,2015-2019年間法國銷往中東的武器猛增363%,埃及、卡塔爾、科威特和黎巴嫩是法國武器出口中東的主要客戶。在法國出售給中東武器數量大幅增長的同時,在質量和性能上也在提高,更復雜、更先進的戰斗機和軍艦等武器系統,將可能出現在中東戰場上。

    英國對中東的武器出口一度有所下降,但仍然在沙特阿拉伯、阿曼和巴林武器市場上位居前三甲。此外,荷蘭、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瑞典等歐洲國家也與中東地區國家有重要武器貿易訂單。

    中東和平不需要武器訂單

    一方面中東地區持續動蕩不安,國際社會譴責人道主義災難,呼吁實現持久和平;另一方面,全球武器貿易蓬勃發展,多方持續出售沖突中所用武器。中東地區持續的武裝沖突和戰亂是對武器貿易的強力支撐,而沙特、阿聯酋等海灣盟軍的武器供應國美國、法國、英國等持續提供武器,大大延長了也門、敘利亞和利比亞等國家的戰亂。

    首先,武器出口不應違反用于防御性原則。很明顯,沙特等中東國家進口武器并不是主要用于防御性的,而是有目的的用于軍事行動和對外干預。盡管國際社會譴責沙特盟軍對也門的戰爭導致了世界最大人道主義危機,美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西方國家仍然違反多項多邊協議,大量出口武器到沙特,為沙特的武裝干預提供了軍事條件。埃及成為中東地區第二大武器進口國,進口量比上一年度期間增加了兩倍,主要用于在鄰國利比亞的軍事干預。除了與庫爾德武裝作戰,土耳其近年來還加大了對敘利亞和利比亞的軍事干預。由于土耳其對敘利亞東北部的庫爾德民兵組織發動軍事攻擊,幾個歐洲國家限制了武器供應。但是土耳其已經具有建造和發展自己武器的能力,特別是在軍艦和裝甲車領域,并大量用于中東北非地區出口。

    其次,武器出口不應違反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根據聯合國規定,成員國不得向非政府武裝組織出售武器,只能向聯合國承認的政府出售用于自我防衛的武器,而且需要向聯合國提出申請。利比亞國民軍與聯合國承認的利比亞政府之間的沖突從2014年持續至今,交戰雙方都在購買來自土耳其、約旦、阿聯酋、白俄羅斯和埃及的武器。這違反了2011年聯合國對利比亞武器禁運的規定,但是沒有一個國家因此被制裁。

    最后,作為世界主要武器出口國的北約成員國不應向非北約成員國提供武器。事實是,德國等北約成員國也在向非北約成員國,即所謂第三國提供大量武器。

    正如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軍備問題專家皮特·韋澤曼(Pieter Wezeman)在采訪中所說,“國家出于各種不同目的出口武器,中東國家也出于各自不同目的進口武器,但是考慮到該地區持續不斷的沖突,以及沖突進一步升級的風險,如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之間的對抗,國際武器貿易流向及其合法性應當引起關注。”武器出口國應當利用他們的影響力來說服相關國家改變行為,盡快結束中東地區沖突和戰爭,而不是持續提供武器和資金支援。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