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潘光:美國與塔利班如期簽署和平協議,但阿富汗距離真正的和平還很遙遠

    本文轉載自上觀新聞,2020年3月1日

    潘光,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高級顧問

    特朗普對阿富汗真正的和平其實并不感興趣,從這一意義上說,“和平協議與和平并沒多大關系。

    持續近19年的阿富汗戰爭終于走向尾聲。經過一年多的談判,美國與阿富汗塔利班于2月29日簽署和平協議,有望為美國歷史上耗時最長的戰爭劃上句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又多了一個可以給自己貼金的大選加分項,但是,對于飽受戰亂和分裂之苦的阿富汗民眾來說,這份和平協議距離真正的和平還很遙遠。

    無關和平?

    自2月22日起執行7天“減少暴力”協議后,經受了象征性的一周“考驗”,美國與塔利班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如期簽署和平協議。

    給這份和平協議圈下重點,似乎各有所得、皆大歡喜:

    第一,美國明確撤軍時間表。駐阿美軍將在135天內從1.3萬人減少到8600人,剩余的美軍和北約聯軍士兵將在14個月內撤離阿富汗。當然,前提是塔利班履行和平協議。

    第二,塔利班承諾不再讓阿富汗成為恐怖分子的庇護所。

    第三,阿富汗將開啟內部對話。協議規定,阿富汗各方在2020年3月10日開始內部談判,將討論永久停火的時間和方式。

    此外,協議還要求制定交換戰俘和釋放所關押人員的計劃。美國還將與聯合國安理會合作,在5月之前解除對塔利班成員的制裁。

    如果時針撥回19年前,當年,為了報復“9·11”恐襲,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以閃電速度摧垮在它看來“窩藏”“基地”組織恐怖分子的塔利班政權,誰又會想到19年后,昔日敵手今天會握手言和?

    美國與塔利班關系的戲劇性轉變,還是應了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和平協議簽署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及國務卿蓬佩奧、防長埃斯珀等一眾官員歡呼雀躍。“我們通過努力,最終結束了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特朗普說。他還計劃在不久的將來與塔利班領導人會面,并喊話塔利班抓住和平的機會。

    然而,在觀察人士眼中,這份協議與其說是終結戰爭走向和平,不如說是各取所需的結果。

    對渴望連任的特朗普來說,他兌現了撤軍的競選承諾,又為大選攢了一個亮眼的加分項。

    對一心趕走美軍、重返政治中心的塔利班而言,“在地盤縮小、財源被斷、傷亡較大的逆境下,通過與美國和談,并簽署和平協議,塔利班取得一定的合法性。中國中東學會高級顧問潘光說。他曾從頭至尾參加了關于阿富汗問題的中美及多邊對話。

    同時,和平協議也再次證明了阿富汗是“帝國的墳墓”,美國只是拿“和平”的美好說辭來掩飾從泥潭中黯然抽身。

    “這是所謂的阿富汗和平,還是只是一個出口?”美國《紐約時報》2月29日的一篇文章問道。該報稱,美國想打贏阿富汗戰爭,但是結局與之前侵入阿富汗的英國、蘇聯一樣:失意沮喪、動彈不得,不愿再承受巨大代價,最后都灰溜溜地撤出。阿富汗戰爭已經變成一個沉重的負擔,美國要卸下這個重擔。

    據統計,阿富汗戰爭發動以來,已造成逾2400名美軍死亡,每年耗費450億美元。

    “美國打煩了,打疲了,也沒有精力再重建阿富汗。”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所長胡仕勝說,美國打著反恐旗號進入阿富汗,19年來,除了建立一個有限的民選政府,在重建上乏善可陳。而重建是個無底洞,特朗普在乎的只是實現連任,所以想盡快達成協議。據總統的一些前國家安全助理透露,特朗普對阿富汗真正的和平其實并不感興趣。從這一意義上說,“和平協議與和平并沒多大關系。”

    紙上講和?

    2月29日的簽約現場,背景幕布上印滿了“給阿富汗帶來和平的協議”的紅字,洋溢著喜氣。然而外界卻擔憂,無論是和平協議的執行,還是接下來的阿富汗和解進程,都將充滿不確定性。

    首當其沖的問題是,和平協議能否真正得到落實?

    美國與塔利班都作出承諾,一方說會逐步撤軍,一邊說不再庇護恐怖分子。“紙上講和”會否成紙上煙云?

    對于塔利班能否遵守承諾,不少美國官員持懷疑態度。特朗普政府一名前官員對美國“政治”新聞網表示,許多人擔心,塔利班簽協議的目的就是讓美軍走人。

    阿富汗總統加尼曾表達過隱憂。他擔心,和平進程可能是塔利班使的一出“特洛伊木馬計”,目的是破壞他的政府。

    不過一名美方官員表示,美國已在當地建立了“監督與核查程序”,以確保塔利班履行承諾。

    對于美國會否真的全部撤軍,觀察人士也都打一個問號。

    “打了近20年仗,不留一兵一卒,不符合美國的行事風格。”胡仕勝說,當年從伊拉克撤軍后,美國駐伊拉克使館的留駐人員規模最大時近1萬人。這次是否會援此先例,值得觀察。至少美國會留下一部分軍事力量,一則打擊“伊斯蘭國”(IS)等恐怖組織,二則便于搜集情報、管理地區代理人。

    美國國務院前官員、華盛頓政治分析人士J·邁克爾·斯普林曼也認為,美軍和其他北約國家士兵完全撤離的概率非常小。“美國人一旦進入一個國家,他們非常、非常不愿意離開。二戰結束75年后,仍有美軍駐扎在德國和日本,表面是為了維護和平,打擊恐怖分子,遏制俄羅斯和中國,誰還知道有沒有其他心思?”斯普林曼說,尤其是阿富汗的重要戰略地位,以及與伊朗接壤的事實,美國會設法找到借口留在阿富汗。

    事實上,美方也反復強調是“有條件”撤軍,前提是塔利班信守諾言。特朗普放話,如果有壞事發生,美軍將重返阿富汗。防長埃斯珀警告,如果塔利班食言,美國將“毫不猶豫地”廢除協議。

    “我認為雙方都不值得信任。別忘了,上次特朗普總統發了一條推特就叫停談判。誰能保證這種情況不會再次發生?另外,如果美國繼續空襲或塔利班仍然發動襲擊,誰來對違規作出裁決?”阿富汗政治活動人士伊德里斯·斯坦尼扎伊說。

    和談艱巨

    另一個關鍵的問題是:阿富汗內部和談能否順利推進?

    美聯社認為,內部對話可能比美國與塔利班之間的談判更艱難、復雜。

    首先,談判主體尚不明確。

    “阿人內部和談是決定阿富汗未來和平的關鍵,但是喀布爾政府在談判成員的選擇和組建上仍不明確。”胡仕勝說。

    在與塔利班談判之前,總統加尼與政治對手阿卜杜拉必須完成的任務是組建一個與塔利班面對面的談判小組,決定哪些官員、反對派成員和活動人士能參與談判。

    其次,談判雙方力量失衡。

    塔利班與喀布爾政府的當下境遇對比鮮明,一方勢頭正猛,風頭正健,一方卻相當弱勢,地位尷尬。

    胡仕勝指出,目前,塔利班是一支有武裝、獲得國際社會一定認可度的政治反對力量,與美國和談提升了它的政治合法性,現在又有和平協議背書,塔利班明顯比喀布爾政府有談判優勢。

    反觀喀布爾政府,在美國與塔利班的整個談判過程中,不僅完全被排除在外,而且至今仍被邊緣化。塔利班一直把喀布爾政府視為“傀儡”,質疑其合法性。

    眼下,加尼政府由多股力量組成,內部分化嚴重。此前阿富汗公布大選結果,加尼獲勝,但是阿卜杜拉指認其操縱選舉,誓言另組平行政府。“如果加尼無法統合各方力量,相反塔利班若能團結地方政治勢力,構筑統一戰線,雙方強弱態勢會更趨失衡。”胡仕勝說。

    再次,分歧嚴重,難達共識。

    潘光指出,在政體、選舉、婦女地位等各種問題上,喀布爾政府與塔利班意見分歧根深蒂固,不易調和。

    比如關于政體的分歧。塔利班要建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拒絕現行憲法,這意味著阿富汗要實行君主制,不接受選舉。但是阿富汗現在是伊斯蘭共和國,政府是需要選舉產生的。所以,政體問題將是一個尖銳的分歧點。

    又比如婦女地位問題。有著原教旨主義傾向的塔利班曾經剝奪婦女的各種基本權利,所以很多人擔心塔利班一旦回歸,婦女又無地位可言。

    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塔利班表示,他們將允許女性在“伊斯蘭框架”內工作。潘光透露,他與塔利班代表進行過一些交流,他們承認曾經犯了一些錯誤,將來會有所改變。

    此外,阿富汗內部各派勢力林立,除了喀布爾政府和塔利班,還有軍閥割據、黨派紛爭、民族矛盾,“和解恐怕不會一步到位,很可能是談談打打、打打談談。”潘光說。

    和平協議能否帶來和平?國家未來何去何從?對于那些幾十年來、甚至一輩子都生活在戰爭陰影中的阿富汗民眾來說,他們深感懷疑。

    賈拉拉巴德的居民哈米德說:“我對整個和平進程都感到懷疑……每件事都是秘密進行的……我不確定這個協議是否會有結果。”

    “我們沒有辦法從戰爭中逃脫,”喀布爾警察阿拉什說,那些政治領導人“只渴望權力,而不是和平”。

    來自喀布爾的納吉布拉·埃爾哈姆卻表示謹慎樂觀。“減少暴力協議的執行說明結束這場戰爭是可能的……但是建立和平機制,需要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共同付出巨大努力。”

    如果一切順利,3月10日將開啟阿富汗內部談判,和平前景如何,屆時可能會顯露一些端倪。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