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英國新一屆政府能夠順利跨過“脫歐”這道門檻,那么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系將是其面臨的第二大考驗。
梅政府時期,英國調整了對外戰略,通過塑造“全球性英國”來消弭“脫歐”造成的負面沖擊,而中國是英國發展對外關系中繞不過的對象。因此,無論誰最后問鼎首相之位,維持、發展與中國的經濟關系,均是其對外政策的核心考量之一。
很顯然,英國“脫歐”之后,其對華的經濟吸引力必然會衰落。從金融服務業看,英國擁有一套完整、先進、規范的金融運作和管理體系,是倫敦成為歐洲、乃至世界金融服務行業核心城市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脫歐”,英國將極有可能地被剝奪經營歐元業務的資格。與歐元清算功能脫鉤后,倫敦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從貿易和投資來看,英國對于中國而言是“歐洲的英國”,是中資進入歐洲市場的重要通道。如果英國最終“無協議脫歐”,或無法留在歐洲單一市場,無疑將極大削弱中國公司在英的投資欲望。考慮到關稅、市場規則、商品準入、邊檢等帶來的英國與歐陸之間的“無形”邊界,中國企業將不得不重新考慮其登陸歐洲的地點,英國很可能被當作次優選項。
此外,“脫歐”后的英國為了維持其國際影響力,重新重視“英美協調”必然會被提上新一屆政府的議程。新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美國掣肘,會不會影響未來中英關系,如何降低中英關系中的潛在風險,都將是新一屆英國政府必須解決的問題。
作者為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原文發表在《文匯報》2019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