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7至21日,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李開盛副所長和陳永博士應邀赴臺灣調研。調研組走訪了相關高校、智庫和基金會,與這些機構的學者、研究人員就當前東亞局勢、中美關系和兩岸關系等議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
在赴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調研過程中,柯玉枝所長詳細介紹了她對中美經貿關系、中美貿易戰對臺灣經濟的影響以及美國與拉美的經濟關系等。李開盛副所長、陳永博士與柯玉枝所長和其他人員交流了對中美經貿戰、臺灣地方選舉和海峽論壇等問題的看法。
(調研組赴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在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陳秉達助理教授詳細談了對美臺關系、美國的印太戰略和兩岸關系的看法。陳秉達助理教授認為,美國對臺政策取決于兩岸平衡和克制。他還認為日本在兩岸之間漁利的可能性不大,更愿意與大陸和臺灣積極發展關系。調研組就感興趣的問題與他進行了詳細交流。
(調研組拜訪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調研組拜訪了臺灣國際戰略學會,與王崑義會長和張明睿秘書長進行了深入交流。王教授重點介紹了對當前兩岸形勢的看法,并分析了臺灣地區選舉的選情。他認為,兩岸僵局打破要等到民進黨下臺,韓國瑜很可能會贏得臺灣地方選舉。張明睿秘書長則重點談了兩岸統一的路徑,即“和統”“武統”“勢統”。他們均認為統一是大勢所趨,兩岸關系要著眼于長遠。李開盛研究員還就臺日關系、中美貿易戰等話題與二位專家進行了交流。
調研組在臺北拜訪了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孫教授從兩岸經常往來者的角度談了對兩岸關系現狀和未來的認識。他談了自己對大陸對臺政策的認識,建議大陸對臺釋放善意時要更準確,尤其是不能有“歷史錯誤”。李開盛研究員和陳永博士與孫教授就以上問題進行了探討,并請教了其他問題。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研究院為調研組安排了座談會,調研組一行與王高成院長和其他老師廣泛交換了意見。王院長認為,美國外交受特朗普個人影響大,在經貿問題上對華強硬。目前,特朗普的政策圈、幕僚群和整個行政團隊視華為對手,美對華競爭政策將長期延續。之后,調研組就兩岸、印太戰略和臺灣地方選舉、臺灣對日政策、英國脫歐等感興趣的話題與王院長、蔡錫勲教授和張福昌副教授等進行了交流。
(調研組拜訪淡江大學國際事務研究院)
調研組拜訪了臺灣“國家政策研究協會”。著名日本問題專家李明峻理事長詳細介紹了日臺關系的歷史和現狀。他認為當前日臺關系并沒有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好,其基礎在削弱,關系在疏離。李教授還談了對中美貿易戰的獨特觀察。之后,調研組與副理事長張人杰教授就臺灣原住民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調研組拜訪臺灣國家政策研究協會)
最后一天,調研組與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中心主任寇健文研究員和其他專家進行了座談交流。寇主任認為,新形勢下,中美正在進行全面競爭,這對兩岸關系有相當負面的影響。湯紹成研究員重點談了對“維持現狀”的看法以及美國可能打“臺灣牌”的影響。蕭琇安老師認為,美國海岸警衛隊是第一次通過海峽,反映印太戰略框架下的航行自由,美日這方面可能會擴大合作。李開盛研究員與陳永博士與國際關系中心專家還就兩岸關系前景、臺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作用和中美競爭的未來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調研組拜訪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
本次調研日程安排緊湊、內容豐富,基本達到了預期調研目標。
(文字:王成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