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美國耶魯大學客座教授董云裳女士一行來我院座談

           2019516日上午,前美國國務院代理助理國務卿、耶魯大學法學院高級研究員董云裳(Susan A. Thornton)女士、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白莉娟(Jan Berris)女士訪問我院,就影響中美關系發展的諸多因素、中美關系發展的前景與挑戰等相關問題,與我院內外專家學者進行座談。

    座談會現場

    座談前,我院黨委書記于信匯教授、副院長朱國宏教授會見了董云裳女士一行。座談會由國際所副所長李開盛研究員主持,上海美國學會名譽會長丁幸豪教授、上海美國學會秘書長潘銳教授應邀出席本次座談會。我院參加本次座談會的人員包括國際問題研究所傅勇研究員、趙建明副研究員、孫霞副研究員、吳其勝博士、唐慧云博士、陳永博士和張群博士,世界經濟研究所徐明棋研究員、趙蓓文研究員、劉芳博士、徐乾宇老師,世界中國學研究所焦世新副研究員,以及國際合作處吳雪明處長、項目官李麗女士。

    董云裳女士認為,中美雙方如果只關注兩國之間的競爭因素,將注定無法實現各自的戰略目標。關于中美之間存在文明沖突或者類似于冷戰的意識形態競爭的觀點是不理性的,很難讓人信服。當前中美之間最難解決的問題并非貿易談判,而是雙方對彼此的憂慮,即美國憂慮中國的未來走向及其不確定性、中國憂慮美國對中國轉型發展的態度和措施。董云裳強調,中國的戰略目標包括國內和周邊形勢穩定、國家經濟實力持續增長、國際社會尊重和認可中國國家治理模式、國家邊疆穩固等四方面;美國的戰略目標為在維持全球領導地位同時增加其他國家對國際體系的貢獻、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并引領科技創新、維持在亞太地區的安全部署、尊重國際規則和公平競爭、提升全球治理水平和普世價值等五個方面。雙方首先要準確解讀彼此在處理雙邊關系時的戰略目標和戰略需求,明確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才有可能通過管控分歧尋求互利共贏。

    董云裳女士發言

    白莉娟女士認為,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開始逐漸被西方世界所接受,但近年來一些美國人士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出現了倒退趨勢。一些中國人士則認為美國在遏制中國發展,而美國人士不認同這種觀點,認為美國對中國采取的戰略不同于蘇聯,不能稱之為遏制。但她強調,現在美國對中國進行遏制的可能性正在上升。此外,觀察中美雙邊關系,不能僅僅關注政府之間的交往,還要關注微觀層面的交往,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目前來看,中美經貿合作的微觀基礎仍然存在,但雙方對中美關系的信心確實不如從前。

    白莉娟女士發言

    徐明棋研究員、丁幸豪教授、趙蓓文研究員、潘銳教授分別就中美競爭加劇的態勢及可能的解決方案、中美雙邊外交的歷史經驗和核心要素、中美貿易摩擦對微觀經濟體的影響及解決思路、中美關系中的變化因素與不變因素等問題發表觀點并與外方學者進行交流。焦世新副研究員、趙建明副研究、張群博士分別就中美關系中的臺灣因素以及特朗普政府對臺政策、經貿因素在雙邊關系中的角色變化以及中美政治互信、美國亞太戰略與印太戰略的本質區別等問題向外方學者提問。本次座談和交流有利于我院研究人員對于中美關系發展動態及其諸多影響因素形成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有助于美方學者更為準確地理解我國的外交政策和立場。

    會后合影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