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1日上午,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黨總支組織全體黨員及科研人員開展“進博先鋒?黨員行動”主題黨日活動。本次活動邀請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嚴軍作報告,報告主題為“上海國際進口博覽會與上海的進一步改革開放”。會議由副所長、黨總支書記余建華研究員主持。
嚴軍副主任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與特朗普對外經濟政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講話精神以及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政策要點等問題進行了系統解讀,并圍繞即將在上海拉開帷幕的2018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籌備,探討了上海如何加快推進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嚴副主任首先從長周期視角回顧了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他認為,當前全球市場進入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只有新的技術革命才能打破當前這種均衡,科技創新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根本保證,國家之間關于國際貿易和投資規則的競爭本質上是競爭經濟發展主導權。然后,結合****在2018年博鰲論壇上提出的關于擴大開放的四點要求,即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主動擴大進口等方面,系統地介紹了上海貫徹落實相關要求的優劣勢和具體舉措。最后,從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構筑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建設高標準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打造具有國際市場影響力的進口促進新平臺、創造一流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等五個方面解讀上海擴大改革開放100條舉措,探討上海如何進一步提升全球資源要素的配置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報告結束后,國際所的趙建明、柯靜、吳其勝、張群、束必銓等研究人員分別就國際經濟形勢對進博會的影響、跨國公司對技術轉移問題的關切、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難點、中國倡議的擴散路徑、進博會后續效應等問題與嚴副主任進行交流和探討。劉鳴研究員對討論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點評和補充。劉鳴研究員分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多重原因以及美國對華政策演變的邏輯,結合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和我國國情分析了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重點和難點。他認為,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政府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和示范樣本,加強自主創新、加快產業鏈升級、漸進有序開放國內市場是促進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副所長、黨總支書記余建華對本次主題黨日活動進行總結。他指出,本次活動既是國際問題研究所今年一項結合國情與世情的富有特色的科研活動,也是響應市委部署開展的“進博先鋒?黨員行動”主題黨日活動,是國際所黨組織生活和科研工作相結合的重要活動。作為科研機構,國際所的黨組織生活,包括主題黨日活動圍繞科研中心工作展開。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論壇上提出的深化改革開放的新要求,上海提出擴大對外開放100條舉措并籌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其核心目標在于探索上海如何在全國的發展大局中建設“五個中心”、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根據市委書記李強同志在全市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重要工作精神,上海在全國發展大局中使命光榮、任務艱巨,黨員同志要富有使命感、責任感和急迫感。國際所的科研人員要不斷增強干事創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奮發進取、擔當作為,實現我院學科理論研究、智庫政策服務和人才建設發展的總體目標。未來,國際所的黨組織活動和科研工作將繼承優良傳統,理論聯系實際,通過舉辦報告會和座談會、進行實地調研等多種方式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國際所在做好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工作的同時,努力為國家決策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