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胡志勇:《南海問題正成為中美博弈的戰略節點》

    評論 > 原創評論 > 正文

    胡志勇:南海問題正成為中美博弈的戰略節點

    ——“中美關系再思考” 系列解讀之七

    2018-05-28海外網

    摘要:南海問題正成為中美博弈的戰略節點,也成為目前中美關系中的最重大問題,嚴重影響了兩國關系的全面發展,也嚴重降低了兩國之間戰略互信,在南海問題上發生政策誤判的風險依然存在。

    據路透社27日消息,兩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表示,美國“希金斯”導彈驅逐艦和“安提坦”導彈巡洋艦當天駛入西沙群島12海里以內。中國外交部和國防部確認這一消息并指出,中國海軍已依法對美艦實施查證識別,并予以警告驅離。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于5月27日回應稱,西沙群島是中國固有領土。美方再次派遣軍艦擅自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違反中國法律及相關國際法,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破壞有關海域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中方對美方有關行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強烈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此類侵犯中國主權、威脅中國安全的挑釁行動。中方將繼續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

    特朗普上臺執政一年來,南海問題正成為特朗普對華政策的一個籌碼,特朗普政府強調“美國優先”、 推崇“以實力求和平”的理念,積極以“印太”戰略取代“亞太再平衡”,主動將印度與太平洋地區相連接,強調軍事力量的前沿部署,尤其是在西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以制衡中國日益增強的軍事力量,在彰顯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存在的同時,繼續維持美國在西太地區的主導地位,導致中美戰略競爭與對抗的風險日趨上升。

    特朗普政府繼續強硬介入南海問題,南海地區成為美國加大軍事部署的抓手,美國在南海問題上動作頻頻,并以此為由加強在西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南海可能成為中、美雙方正面碰撞的熱點地區。南海地區亦成為中美關系的“晴雨表”。 南海問題正成為中美博弈的戰略節點,也成為目前中美關系中的最重大問題,嚴重影響了兩國關系的全面發展,也嚴重降低了兩國之間戰略互信,在南海問題上發生政策誤判的風險依然存在。由于特朗普政府不愿挑起沖突與戰爭,在南海問題上總體將呈現出一種漸進式的對華攻勢。盡管如此,中國必須高度警惕特朗普對華海洋政策及其影響,早做各種應對準備,不至使南海問題成為影響中、美兩國關系走向的主要因素。

    第一,中國應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權益意識,加強中國海上力量建設。中國在提高國民海洋權益意識的同時,應繼續加強海上力量現代化建設,增強軍隊實戰能力,努力實現由近海防御向遠洋防御轉型的戰略目標。堅決維護好中國的國家海洋權益、保障中國的海外利益已成為中國海軍走向世界的戰略目標,以形成滿足隨中國快速發展而不斷增長的全球利益安全的需要,也是增強中國突破美國戰略圍堵的根本之道。

    第二,中國應積極加大向南海地區提供公共(公益性)產品力度。例如:為過往船只提供通訊服務、過往安全服務等,建立和完善海上應急救助機制等,以增加中國對周邊海洋國家的吸引力和安全感。

    第三,積極深入發展與中國周邊國家的友好關系,減少沖突與摩擦;繼續與直接有關爭議方妥善處理海上分歧;在不斷推進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進程中,積極與東盟等地區力量保持溝通,推動海上合作,共建互信,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通過管控爭議、增進互信、促進合作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致力于實現南海局勢向好的方向發展。

    第四,從戰略高度積極發展與美國的關系,加強與美國的高層互動和溝通,避免戰略誤判,努力維護中美戰略關系的長期穩定。促使美方與中方共同管控分歧,為南海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中、美應在南海問題上保持軍事溝通,以增信釋疑、避免誤判、減少對抗,繼續構建危機管控機制;應共同致力于防止因為美方頻繁開展“航行自由”行動而引發的對抗升級;中、美兩國在海洋多個領域積極展開了對話與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總體呈現出非敏感領域進展順暢、海上執法與安全合作有序推進、機制化建設不斷加強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美關系的發展。

    第五,中國應加強輿論引導,揭露美國制造的“航行自由”偽命題。中國學界應在國際平臺發聲,闡述國際法中的“航行自由”與美國語境中“航行自由”理念的差異,戳穿美國在各種場合無端渲染所謂“航行自由”問題的實質就是以此為借口強化美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存在,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國際海洋秩序構成挑戰。

    第六,中國應反復向外界強調中國在南海不追求武力化的態度。中國應積極利用國際舞臺,向世界反復強調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運用和平手段解決包括南海在內的領土爭端。隨著中國海上力量不斷上升,中國維護南海主權的行動將制約美國控制南海的企圖,由于中美兩國結構性矛盾突出、戰略互信不足、雙方對國際海洋秩序和國際海洋法的理解存在分歧等現實制約,中、美兩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而中、美之間力量對比的變化又加劇了這種戰略利益的沖突。

    中國應做好南海問題出現最壞局面的預案,隨時準備應對南海的不測變化。美國不會放棄在南海對中國的騷擾和挑釁,中國必須有所行動。中國現在不是缺少解決南海地區各種事端的軍事力量,而是沒有強化自己的力量使用頻率。美國對于南海地區的“攪局”行為也不會偃旗息鼓,美國在制衡中國的同時也會謀求與中國的協調,在南海問題上還會繼續對話強硬。

    眾所周知,一個健康穩定的中、美兩軍關系,符合中、美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加以維護。中、美兩國應相向而行,相互尊重,相互關照,相互調試,加強溝通,避免誤判,推動兩國、兩軍關系在正確的軌道上向前發展。同時,中國軍隊將繼續履行防衛職責,加大海空巡邏警戒力度,堅定捍衛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堅定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胡志勇,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上海海洋戰略研究所所長,海外網專欄作者)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