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0soc">
  • <nav id="e0soc"><strong id="e0soc"></strong></nav>
    <dd id="e0soc"></dd>
  • <xmp id="e0soc">
    <xmp id="e0soc"><menu id="e0soc"></menu>
  • 國際所舉辦主題為“金磚國家廈門峰會與未來合作機制”學術研討會

    2017627,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舉行了主題為“金磚國家廈門峰會與未來合作機制”的學術研討會。出席會議的主要有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鳴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院拉美研究中心主任江時學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余建華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王磊、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朱杰進、復旦大學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的馬斌博士,以及本所科研人員張屹峰、李因才和孫霞等。此次學術交流涉及內容廣泛,討論熱烈,為金磚國家機制化建設以及如何研究金磚國家提出了諸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本次會議主要圍繞金磚國家的機制化建設和擴容等問題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觀點綜述如下:

    一、關于如何對待金磚國家機制化的問題

    江時學教授認為應當慎重對待金磚國家機制化的問題。他認為關于機制化建設中方應堅持不會主動推動也不會主動反對的態度,如果有其他國家愿意推動我們還是樂見其成的。王磊認為金磚國家機制化問題比較重要,而且被列為今年廈門峰會的四大重點之一。他認為到了這個階段,金磚國家機制化建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關系到金磚國家合作的定位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與會學者還提出了要什么樣的機制化的問題。江時學教授認為機制化就是消除“三無”,無宗旨、無章程、無秘書處,把這三個問題解決了就實現了機制化。馬斌認為機制化建設并不一定要建立正式的國際組織,也可以先發展常態化的聯系性機制。在機制成熟后,逐步發展優化性聯系機制,即在這些機制、聯系當中挑出其中的優勢項目來加強合作。

    關于各國對機制化的態度,與會學者認為,俄羅斯比較積極,自認為是金磚走向政治、安全合作的最重要推動者,希望金磚國家進一步機制化。印度則傾向于維持比較松散的架構,這樣可以進退自如,既可以享受一些比較實際的成果,又可以避免被捆綁采取行動。由于印度同時是“印度、南非、巴西對話論壇”(ISAB)成員,所以,在金磚范圍內參與各種議題討論外,還強調另一部分議題需要在民主國家內的ISAB討論。由于南非在機制化建設方面沒有多少話語權,所以,沒有顯示出對這個問題的積極姿態。巴西受制于國內政治的不穩定,目前在這方面的態度并不明朗。

    二、關于是否擴員和如何擴員的問題

    江時學教授認為我們要向G20學習,吸納更多的朋友。江教授認為應該吸收G20的幾個主要成員國,構成G11,這樣有利于新興經濟體在G20空間與發達國家進行競爭。王磊認為擴大和擴容是“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的內在要求,已經是事實并積累了成功經驗和教訓,金磚國家未來擴大和擴容已是勢在必行。模式,他提出可能還有兩個路徑可以考慮:一是“金磚+議題”的模式;二是金磚國家加入聯合國伙伴的形式。

    李因才博士認為南非地位在逐漸萎縮,不僅是在金磚五國成員國中的分量萎縮,而且在非洲地區的分量也在逐漸下降。擴容需要納入更多的非洲元素。現在整個非洲分為五個區域,這五個區域都納入金磚是不可能的,未來可以考慮尼日利亞和埃及加入金磚國家。朱杰進和王磊都認為南非迫切需要外界承認其世界地區大國的地位,希望捍衛其作為非洲代表的身份,因此南非非常反對任何一個非洲國家加入金磚國家。

    三、關于金磚國家定位的問題

    江時學教授認為,金磚國家當務之急是要在全球治理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城市化問題、社會問題、艾滋病治理等議題是金磚國家共同合作治理的重點。李因才認為金磚的定位有三個方面:一是戰略協作的平臺;二是國際倡議的平臺;三是功能性的平臺。這三方面都要做好未來的定位。王磊認為金磚的定位是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他強調金磚成員國應該是新興市場國家,而不是泛泛的發展中國家,這是一個非常清楚的范圍。

        四、關于金磚國家加強合作的領域

    王磊認為,金磚國家可以在傳統安全領域發揮更大作用。烏克蘭危機后,金磚五國外交部長發布了聯合聲明,引起了美國的警醒,認為金磚國家在政治、安全等高級別政治事務上開始有非常切實的行動,正在產生切實的影響力。余建華研究員認為傳統安全合作會產生較大的國際影響,但是比較難以取得突破,目前可以在非傳統安全領域有所作為:第一,糧食安全和農業合作,傳統油氣安全和新能源合作。第二,反極端組織、禁毒和移民管控的合作。第三,在氣候治理的技術教育,自然災害的緊急救援方面可以擴大合作。另外,非洲比較關注安全、難民、經濟援助、基礎設施建設和氣候變化的應對,金磚國家可在這些議題加強與非洲的合作。

    各位學者還對相關問題發表了真知灼見。

    王磊認為金磚國家面臨“成長的煩惱”。第一,金磚國家國內政治又進入了深度的調整,幅度是前所未有的,特別是從2015年巴西整個國內的政局持續動蕩。南非國內的政局也是非常動蕩。印度是最好的,但是從近期來看莫迪也面臨著一定的執政挑戰。在這種情況下金磚國家內部的負面因素使得金磚國家脫離了發展的主線。第二,金磚合作需要明確未來合作的方向、重點。前十年金融是主線,金磚主體合作的重點領域希望突破。但在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需要尋求下一個突破口。

    朱杰進主要從金磚銀行和亞投行的比較分析了金磚框架下南南合作的創新點和難點,提出南南合作確實難度挺大,但是金磚銀行的談判中已經達成了共識和共同理念。他把金磚銀行背后的理念概括成三條:尊重主權互利的發展優勢;經濟發展優先;以及發展導向的全球經濟治理。金磚銀行就是南南的銀行,充滿了南南合作的創新精神。他認為金磚銀行與世界銀行不一樣的理念在于,金磚向發展中國家融資是不附加政治條件的,但是借鑒運用了世行的環境標準和項目標準。

    李因才分析了南非發展態勢及其對中國金磚政策的啟示。他認為目前來看金磚國家分幾個等級。從經濟規模來看巴西1.7萬億,俄羅斯1.3萬億,印度2萬億,中國11萬億,南非相當于中國深圳的水平3000多億的水平,南非面臨的問題非常大。

    馬斌分析了俄羅斯對金磚國家合作看法。他認為俄羅斯首先要在國際上追求大國地位,他需要利用金磚服務于這個目標。其次俄羅斯會利用金磚國家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俄羅斯提出了很多經濟發展戰略,會利用各種各樣的資源來服務于這個戰略。其三,根據俄羅斯的戰略重點,俄羅斯與多邊合作機制的排序是:G20;金磚;上合;中俄印三邊機制。他認為俄羅斯把金磚國家當作可以增強其全球可持續發展管理能力的平臺和機制。由于在經濟上推動歐亞經濟聯盟也是俄羅斯目前對外經濟合作的重點,所以,利用金磚國家于歐亞經濟聯盟合作來推動歐亞經濟一體化,也是俄羅斯的目標之一。

    張屹峰主要談了新形勢下金磚國家與上海合作組織的戰略對接。他提出上海合作組織本身的發展過程當中一開始是從政治安全領域開始的,后來在中國的推動下在經貿合作領域有所作為。而金磚國家是從經濟領域開始的,但是由于俄羅斯要另搞一套歐亞聯盟,導致中國跟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遇到了各種阻力。因此金磚國家合作面臨的瓶頸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曾經面臨的問題。

    但是,兩個多邊合作機制在反恐方面可以合作,議題形式的合作、項目式的合作可以先行進行。

     

     

    www.4466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