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召開了“朝鮮半島問題的深層次思考”小型研討會。會議由上海社科院國際所常務副所長劉鳴研究員主持,并邀請國防大學徐緯地教授做了題為“朝鮮半島戰略走向及其相關問題”的主旨演講,復旦大學任曉教授、方秀玉教授、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龔克瑜副研究員、上海社科院國際所研究員李開盛、助理研究員趙國軍、崔榮偉、束必銓、劉錦前、郝群歡等參與了討論。
徐緯地教授對朝鮮核導技術發展背景、現狀與前景進行了評估,指出朝鮮發展核武器,一部分出于安全保障需要,也有一部分在于其戰略野心與幻想。但無論如何,美國不會接受朝鮮擁核,朝鮮擁核不僅解決不了安全問題,還可能引起美韓對其動武,甚至戰爭等。而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與一直懸而未決的朝核問題癥結在于朝鮮半島沒有走出冷戰格局,尤其在朝鮮半島周邊國家都相互建立外交關系、走出冷戰之時,朝鮮卻并未走出冷戰。而朝核問題只是現象不是本質,“就核論核”無法解決,只能在朝鮮半島走出冷戰的過程中加以解決。
徐緯地教授還指出,朝鮮走不出冷戰,朝鮮半島就處于冷戰思維中,就消停不了,要改變這一狀態就要有危機。而朝鮮之所以未走出冷戰雖然有其自身原因,但主要原因還是在美國。美國不愿面對朝韓和解后無法繼續在韓、日駐軍的局面,因此不愿朝鮮走出冷戰,需要朝鮮半島保持適度緊張。但朝鮮半島走出冷戰既是歷史趨勢也是現實需要,因此各方要努力推進這一進程,幫助朝鮮走出冷戰。美國奧巴馬時期的“戰略忍耐”政策實質是靜等朝鮮崩潰,這是不現實的。同時,朝鮮擁核也將促使美韓動武,但戰爭的代價太大,各方都難承受,因此唯有和平和解之路符合各方根本利益。各方對此都應有清醒認識。
此外,徐緯地教授還對各方在朝鮮半島上的利益、中朝關系、朝鮮半島局勢的未來走向等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充分展現出他對朝鮮半島相關問題的深入思考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