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國際問題研究所南海研究平臺、“一帶一路與周邊機制”創新團隊共同主辦“當前南海局勢評估、展望與中國對策”研究會,會議邀請了廣東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海軍指揮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海洋法與海洋事務研究中心、中國南海研究院、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圍繞當前南海局勢發展、中菲南海仲裁案兩大主題展開討論。
會議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劉鳴主持,社科院副院長黃仁偉致辭,他對當前南海發展態勢的復雜性表現出憂慮,中美南海較量短期內難以結束、周邊聲索國突出法律、軍事手段的運用、域外國家紛紛插手南海事務、臺灣民進黨執政后的南海政策等,這些要素都加大了中國南海維權的難度,處理不當也將影響國家發展的大局,未來需要對各種可能出現的事態早做預判并制定有效預案。
隨后,學者就中美南海戰略博弈態勢、中菲仲裁案裁決預判及對我南海維權挑戰、菲律賓新政府的南海政策走向、日本南海政策、中國的應對策略等展開討論。大家普遍認為,實現南海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中國在內的各方利益,中菲仲裁案不會影響中國致力于地區和平與發展的努力。美國等域外國家插手南海事務也不能阻止中國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與安全的決心。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理應加強同南海區內國家間的海洋安全合作,為南海地區和平提供更多的國際公共安全產品。
同日下午,南海研究平臺、“一帶一路與周邊機制”創新團隊與澎湃新聞網外交學人欄目共同策劃組織了第七期政策坊,主題為“后南海仲裁案時代的南海局勢展望”,圍繞南海仲裁案對中國南海維權影響、菲律賓政府換屆后中菲關系、仲裁案裁決之后的美國等國家的對華舉措、以及中國應對外交輿論壓力的方式手段等進行了充分討論。